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研究

2018-03-27李忠卫

成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布置分层

李忠卫

勐海县第一小学 云南西双版纳 666200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是他们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性格特征,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布置作业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各自的学习效果,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转变老师传统的作业观

目前很多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是按照传统的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一样的,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都完成相同作业,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已经沿用很长时间了,老师与学生已经在心理接受了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少有老师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完成相同的作业肯定会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又会有一部分学生感觉没有难度,均会使学生降低对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感到学习索然无味[1]。由此,老师要不断改变布置数学作业的观念,实施分层布置数学作业的方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从而达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特点的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考虑,这样每个学生通过做作业都会有所进步,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的原则

1.科学性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从多方面去关注,其实学生的分数并不能反应什么,是最应该忽视的内容。基于此,老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工作时要综合分析学生全面的情况,从而使作业具有科学性,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主体性

新课程倡导老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人,老师是教学的辅助者,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要布置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作业,尊重学生的建议,用分层布置数学作业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学习中。另外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可以请学生参与到其中,真正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人这一理念,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为布置作业垫定良好的基础。

3.隐蔽性

在数学分层作业布置过程中,为了防止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使学生产生自卑以及攀比的心理,要对学生开展保密工作,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有信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数学分层布置作业实施的主要方法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学习小组

在决定构建学习小组之前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老师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等多方面情况。要建立起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这样不但有利于按照层次建立学习小组,并且还有助于维护教学程序的稳定性,通常我们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A、B、C三个小组。A组学生是学习方法完善、学习态度比较好、学习能力高的学生。B组学生是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中等、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C组学生是学习成绩差、学习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但是老师要注意小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要定期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小组成员。

2.分层布置数学作业

布置作业不是简单的事情,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考虑的情况较多,老师要在全面分析教学与学生情况之后再布置作业,让数学作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在分层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要有选做题和必做题,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完成题目,其中必做题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选做题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不做,这样,作业具有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每个学生作业完成度都很高,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3.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评价

布置作业需要分层,在实施作业评价的时候也要分层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老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老师要注重针对性,依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多表扬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不断进步[2]。

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相对低年级数学难度较大,作业相对低年级来说在量上也不断增加,而老师们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有些老师认为作业越多、难度越大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老师沿用着传统布置作业的方法,使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新的教育观念要求老师对布置作业的观念要不断改变,实施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这种新型的布置作业方式更加科学有效,具有针对性,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兴趣高昂地投入到学习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布置分层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