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2018-03-27高永跃
高永跃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六小学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4400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必须加强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量,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且提出了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明确指出课外阅读量不能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阅读量呢?笔者做出如下探析。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处不在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让学生有阅读的意识,必须将学生置身于能使其安静阅读的环境中,营造一种人人阅读的氛围。如教学课把教室布置成微型“图书馆”,设立阅读角,同时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有意思的书籍带到教室来。还可以在教师和楼道展示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同样可以询问学生的意见,把他们看到的、有触动的名言警句设置在展示橱窗内,使学生体会参与的快乐。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会说话”、有阅读氛围的环境中,不由得受到熏陶,自然就会慢慢形成阅读的意识和习惯了。教师也可以增设阅读课,定期开展班内阅读交流活动。
二、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
(一)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作用
小学生年龄偏小,又刚踏入校园不久,对书籍的认识都比较缺乏和片面,一下子让他们改变活泼好动习性来精心读书是行不通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渗透读书的好处和实用性,同时利用趣味性强的、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如故事书、图画书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就能慢慢培养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
(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和学生们一起读书,帮助和指引他们开展书籍的选择、读书计划的制定、读后感想交流等各个环节,用自身的行为感化和影响学生。如何学生一起做读书笔记,编辑阅读小报,在阅读交流会上发表自己的感想得等等。
(三)进行适时的激励和表扬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会渐渐失去当初的阅读激情,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列的措施保持其阅读的积极性和热度。在每次阅读教学的进行中,都要对每个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点评和赏识,欣赏他们的闪光点,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对其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使学生增强读书的内在动力。也可以给学生一些精神奖赏。
三、教授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
(一)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方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必须交给他们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第一选读法,有选择的阅读自己需要了解的篇章和文段,一般是为了满足写作和解决某些问题的需要所采取的方法。第二是精读法,对文章中重点的、精彩的内容和段落等集中精力进行深入分析阅读,全面彻底的学习其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思想内涵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项感官,边阅读边做批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专注的、聚精会神的态度。第三是读法,要去学生快速的对文本进行浏览,整体上了解大意和有效信息。第四是摘录批注法,在阅读中把文本内容中自己喜欢的、精彩的、有意义的、有参考价值的语句、内容进行勾画摘抄,在旁做好批注。在读的时候仔细思考,思考之后反复品读,得出自己独特的体会,最后写读书笔记。
(二)在阅读活动中培养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活动一般没有老师的陪伴和监管,学生的阅读全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按阅读计划进行阅读活动。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果,要经常开展阅读检查和评比活动,开展各类读书竞赛,及时对学生自身和他人的阅读进行监督。
(三)在评价中积累阅读成果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读了许多佳作后也会有自己动笔写作的欲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对学生文章中运用到的新写作方法和优秀的句子进行鼓励性评价,促使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学4会语言的灵活运用。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学生互评作文的活动,教他们在对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时使用课外阅读中新学会的语言和技巧,学会欣赏他人。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必须要增强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促使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指导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将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值得借鉴的精彩内容写下来,并留出空白以便补充资料。然后要积极提供口头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养成语言交流的习惯,阅读后交流感想,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进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多动笔的习惯,做批注、读书笔记、读后感,并在写作中运用阅读中积累的经验,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自身语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视野,储备知识并且获得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