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3-27丁丰华

成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原则意识政治

丁丰华 凌 晨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我国正处在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许多挑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育手段单一、教育内容陈旧等,忽视服务和个性化教育,导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中,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道德观念滑坡,部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如部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学生诚信缺失、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低,考试作弊等等;

(二)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敬业意识不断弱化,相反,他们的经济意识、个人意识、闲散意识不断增强;

(三)政治观、价值观带有较明显的功利性。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呈现出多元化,而且存在着较明显的功利性取向;

(四)思想困惑多,心理矛盾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由于市场经济下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等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产生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也在思考,当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时,他们就会迷茫,会出现政治观、价值观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强化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对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他们自主意识增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容易受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

(二)网络文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获得信息、了解社会、相互沟通的重要载体。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同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拓展青年大学生视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各种不实的信息必然会影响和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引起思想的困惑和迷茫。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现实。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跟不上学生思想的变化。内容较枯燥,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失去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着远离社会现实的现象,而一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变得高不可攀,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三、以人为本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原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需要、主体选择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体验情感、意志、塑造人格,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和自我澄清,最终使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一)民主平等原则。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首要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就是要尊重个人、维护由、平等相待,杜绝侵犯个人、强迫与不平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侵犯了大学生群体的自由权利,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教育中,坚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和平等民主的方法,把尊重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贯彻到教育管理实践中。

(二)贴近生活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实际困难,诚心诚意地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着力满足其正当的需要,切实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双向互动原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是“单向原则”,将受教育者看作是被动的、被加工的对象,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差异。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不断证明,教育的过程应是“双向互动的”,而不应该是单一方向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沟通、思想交流的过程。

(四)有效服务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心,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围绕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薄弱点和需求点,展开全方位服务,促使其全面健康成长。既要服务学生的当前需要更要服务学生的长远需要,既要服务学生本人又要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既要服务于学生本人主观的要求又要服务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猜你喜欢

原则意识政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