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3-27苏伟新

成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关键德育语文

苏伟新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花侨小学 广东广州 51089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一、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德育责任

(一)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她促使青少年积极向上,勇往直前,语文教育承担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光荣感责任心,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

(二)继承优良传统。优良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优良社会风尚和道德精神品质,比如:团结奋斗、勤俭节约、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百折不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鲁迅先生所说的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如此种种的传统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作为语文教师就义不容辞的肩负着引导学生继承这个优良传统的使命。

二、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原则

(一)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

(二)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是关键。小学儿童,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是他们的心灵是纯洁无瑕,对什么事物都充满着好奇,爱表现自己,喜欢问喜欢听,同学之间相互争强好胜是他们的优点。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虽然他们还年幼,可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教师应对他们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对于犯错误的儿童,一般采用课文中的一些例子进行对照,使其自发的产生向好榜样学习。

(三)与时俱进,结合现实生活,给予学生符合时代的德育精神。语文教学要树立“大教育观”,就要有时代气息和超前意识,要放眼世界。教材的更新与时代的快速发展相比往往具有滞后性。很多课文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以前,所承载的是特定时期的文化,有的已经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形成新的价值观。

三、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提供写作背景,感受创作心态写作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作品的表达内涵,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老师须要对此进行适当补充,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

(二)抓住关键词句,深化情感体验文章中的每个字词句读都是凝结了作者思想感情和心血在内的。课文的关键内容基本都在关键段落内,而关键段落的关键内容又是文章主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抓住关键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情绪内容。

(三)利用多种手段,强化情感渲染。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也需要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解读途径与之对应,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的言传身教是最直观的教学感染手段。老师须要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对相应的小学课外读物进行仔细筛选,推荐相关的作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并学会如何品析作品,使他们从中受益。

(四)把握作文教学,触发思想感情。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除了阅读外,另一大模块内容的写作,也有着很强的德育作用力。学生在对特定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后,产生一定的思想感悟,进而写下自己的系列想法或看法。这个过程也可以作为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部分。

(五)实践活动渗透德育。针对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很多孩子在家甚少做家务,习惯被家长纵容溺爱,老师可以开展主题活动,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劳动观念,学会体谅和关怀家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六)通过评价渗透德育。传统教学观念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都是依据老师个人的评判标准进行,以具体分数作为结果,作文评分尤其是如此。然而,这种片面的应试教育思维是错误的,评估方法更是不可取的。新课标对此业已着重强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当包括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广大老师在分析课文和作文评价阶段都需要注意这一点,扭转错误的评估观念。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只有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及民族精神,才能为以后的发展铺垫道路。

猜你喜欢

关键德育语文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考考好是关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