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增强小学英语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2018-03-27

成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句型情境语言

龚 芹

邳州市港上镇卢庄小学 江苏徐州 221000

学习英语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得以形成、熟练与完善。为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务必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情感的陶冶。

一、对小学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违反情境的真实性原则,失去了语言实践活动的意义

教师没有全面领会新授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开展的交际活动不真实,导致训练失去了语言实践的意义。比如,一位教师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l0 Do you play……,她向学生新授了 basketball、volleyball、football、baseball等球类运动单词和句型 Do you like…? Yes,Ido./ No,Idon't.之后,又设计了一个调查任务:了解自己的同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到很兴奋,学习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一问一答说得很好。然而,学生回答时随意性较大,绝大多数同学的回答都是不假思索的,多用肯定句式Yes,Ido。有的回答还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活动过程中,教师只关注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现实的生活与爱好,违反了情境的真实性原则。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

(二)语言实践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热衷于机械操练

教师预设的语言实践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比较热衷于机械训练。课堂上尽管也能针对一些重点句型进行模仿、训练,但最终依然没有摆脱机械操练,对新旧知识的整合度不够,没有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把知识从课堂向生活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这样的语言实践收效甚微。比如,在五年级的一节英语课堂上,教学内容为 The English Club,执教者在新授了关于国家、国籍、语言的句型及单词之后,组织学生开展了语言实践活动:假设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了,你作为一名记者去采访外宾。学生模仿记者的样子,手持“话筒”,兴致勃勃地去采访客人:“Hello。”“Where are you from?”“Do you speak……”客人们也一本正经地回答:“I'm from……I'm……Ispeak……”三言两语,交际活动就此结束。尽管学生较为兴奋,但因为任务的设置太简单,学生只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所教的句型与单词,没有真正领会在何时何地会用到这些内容。学生能力的提高及情感的升华,皆没有得以实现。

(三)任务型教学活动超出了学生现有水平,导致活动流于形式

任务型教学活动倘若超出了学生现有水平,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教师教学五年级Unit 8 A camping trip这一单元的第1课时,在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课文Part A之后,便给学生创设了“Set up a camping group”这样一个交际情境,要求学生仿照Part A进行小组活动,而该教师又没有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学生不知如何操作,表现出一片茫然。操练活动蜻蜓点水,没落到实处。

二、关于增强小学英语语言实践活动有效性的思考

(一)追求活动情境的真实性,让情境紧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创设情境要追求真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创设的语言情境及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将学生引入一种较为自然、真实的情境中,理解与运用语言。只有借助真实的情境才能产生交流的动机与热情。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 8 0pen Day,教师可以结合校园开放日活动,让学生当导游来带领家长们参观和介绍自己校园内的一些场所和设施。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较为合理的参观路线。总之,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及英语水平,在掌握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设计难易程度适中、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二)追求活动设计的可操作性,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设计操作性较强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寓学于思,寓学于乐。同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即时评价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不仅要动眼、动耳、动口,更为重要的是要激活学生思维,使之处于活跃状态。比如,教学五年级上册 Unit 9 Shapes,笔者呈现出相关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一下其中有哪些形状;还可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由各种不同形状组成的事物,并简要介绍自己的作品。

另外,活动的难易程度对活动的可操作性有着很大的影响,难易程度的设定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做到难易适中。过于简单,无挑战性,学生做起来易如反掌,导致参与热情降低,缺少实质性的促进;难度太大,学生望而生畏、不知所措,打消学生的自信。因此,任务型教学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超出学生现有水平。

(三)追求活动开展的互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课堂上要追求活动的有效互动,为学生多多创设运用语言交流的时空,以促进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及对语法的理解与运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师生或生生交流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要能够从所学内容拓展开来,将新旧知识加以整合,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 7 At a snack bar,当学生掌握了购买食物的相关句型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句型运用于购买服装、文具等物品的场景中,以达到目的巩固运用的目的。再如,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 5 the seasons,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相关句子了解他人对季节的喜好及原因之后,应该将所学句子拓展运用到了解他人其他方面(如对食物、颜色、城市等)的喜好及原因,这样的实践性语言活动,彰显了《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及想象能力的提高,丰富学生体验。

综上所述,为增强英语语言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在真实性、可操作性及互动性三个方面下功夫,做到精心设计与扎实推进,让学生乐思善做,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句型情境语言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语言是刀
典型句型大聚会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护患情境会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