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平理论的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探析

2018-03-27罗新宜

陕西水利 2018年3期
关键词:公平理论补偿款公平性

罗新宜

0 前言

公平理论也被称之为社会比较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ohn Stacy Adams提出。应用该理论衡量水利工程移民补偿问题,是支持移民补偿政策更加倾向于公平性的方法。如果在移民补偿方面无法体现出最为根本的公平性,其移民者心理落差也会造成不公平体现,也无法精准度量补偿款的落实维度。本研究基于水利工程移民补偿在现实维度的落实方向,分析公平理论对于补偿条件的优化策略,为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

1 水利工程移民补偿中的现实困境

1.1 移民总经费预测精准度偏低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实施建设,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迁移当地居民是保障建设进展的必要措施。虽然我国一度提高了移民总经费,但是在本质上并未完全补偿当地居民的移民损失。其中主要因素在于并未全面考量物价增长、实物成果等方面的经济因素。如果依据“原规模、原标准、恢复原功能”的基本补偿原则,而不考量迁移地区的差异性,随时间推进迁移居民的经济条件往往并未达到迁移前的状态。此时,物价和实物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无法支持其迁移成本。以三峡移民为例,最初以1994的物价水平估算了补偿款金额,但是截止1999年底完成移民安置,其中跨越了5年时间,移民成本核算本身失去了时间精准度。因此,其补偿款往往脱离了时代发展背景,无法真正弥补移民者的经济损失[1]。

1.2 移民补偿经费脱离现实维度

移民补偿是为了顺利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其补偿本质在于公平性。但是基于现实维度的考量,这样的公平性很难真正体现。一方面,实物补偿标准依据地方经济和物价标准度量,但是某一建筑的造价成本很可能高于评估价位。以粮油仓库的建设成本为例,其成本往往高于一般住房,但是补偿标准则以普通住房来衡量。另一方面,当地居民商业地产的升值空间很难度量,如果该地产处于地段繁华地区,其商业价值往往高于补偿款。而当前的移民补偿政策,并未将其商业价值列入其中。除此之外,最为普遍的补偿标准中对于原有建设项目的评价条件过低,砖混结构补偿标准为350元,而砖木结构仅为300元。移民后统筹建房造价为600元,几乎所有移民者都需要补全成本差额才能恢复原有居住面积。因此,在补偿行为中很难真正达到居民心理预期,从而产生了移民补偿的被动性,对移民安置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

2 我国水利工程移民补偿中存在的不公平性体现

水利工程移民补偿的公平性是支持移民政策的根本,然而在实际度量补偿标准时难以就其时间、身份、地域的差异性中寻找突破口,因此造成了不公平现象。

2.1 补偿时间差异

补偿时间差异体现在物价上涨后的补偿优势弱化。当初始核算的补偿经费随时间推移而产生了波动性的下降,其安置费用很难抵扣迁移成本。此时物价、地价等生活成本的增加,造成了客观的消极因素。如早期三门峡水库移民经济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必然形成移民心理的不衡量现象。

2.2 补偿身份差异

补偿身份差异体现在城乡差异之中。如浙江省某市的房屋重置价格为760元,而农村仅为268元。这样的差异性如果在空间距离上较远并不能代表公平性弱化,而现实情况是混居城集镇移民中,空间距离极为接近,但补偿条件差异性过高,因此造成了移民者的心理不平衡现象[2]。

2.3 补偿地域差异

地域性差异的补偿条件随行政级别不同而产生较高差异。浙江省某水利工程项目横跨两个毗邻村落,但是这两个村落分别隶属于嘉兴市与杭州市。相同的房屋结构,杭州市补偿标准定位在3000元,而嘉兴市却仅为500元。这样的补偿价位落差直接造成了公平性弱化。

3 基于公平理论对水利工程移民补偿的因素分析

依据公平性理论判定公平性程度的分析方法,能够明确水利工程移民补偿中不公平感知的由来可以划分为两个区间。分别为:横向区间的不公平性限制因素,纵向区间的不公平性制约因素。

3.1 横向补偿不公平性的限制因素

横向区间的不公平性限制因素中涵盖了:补偿时间差异、补偿身份差异、补偿地域差异。这些差异性特征令居民并未得到相应补偿,甚至随时间推移而造成了实物量的比值缩减,已经严重违背了社会整体发展的公平性[3]。

3.2 纵向补偿不公平性的制约因素

纵向区间的不公平性制约因素体现在:移民总经费预测精准度偏低,移民补偿经费脱离现实维度。移民者自身的原始投入并未得到精准评估,后期实物价值增长造成了心理平衡下降,此时补偿款能够抵消的心理差异十分有限,从而产生了不公平感知。

4 基于公平理论解决水利工程移民不公平性的具体措施

在给予移民者经济补偿时,横向不公平性造成了心理落差,纵向不公平性造成了实物价值落差。双向落差最终表现出的不公平性是限制和制约水利工程项目顺利推进的根本。

4.1 增强横向补偿公平性

4.1.1 完善移民经费的现实度量标准

度量补偿经费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性、客观性是增强补偿经费适应度的基础条件。而设定补偿标准时,必须充分考量居民以往时期获取的经济价值,否则补偿标准则会始终低于时间推进后的补偿预期。尽量延伸预算时间,是降低物价上涨的主要方法,可以依据各地区的平均GDP增长规律,将移民完成度时间进行调整,从而保障补偿经费的公平性。

4.1.2 扩大移民地区物价信息采集度

物价评估标准应当以移民者所处环境进行划分,原有物价水平很可能在移民后产生波动性增长。此时居民并无法从移民款中获得相应补偿,反而降低了原有的生活质量。因此,扩大物价信息的采集范围,从时间与空间上度量补偿标准,也更加契合移民过程的公平性。

4.1.3 开发差异性补偿的总体同化度

虽然行政级别的补偿差异性很难达到预期的统一性标准,但是弱化这样的差异性程度,也能够从侧面基于迁移者精神补偿。此时的公平性可以通过地域归属和身份转移逐步完善。一方面,可以将地域差异调整为后期统一的行政级别,调高政策补偿的行政认可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身份转化降低初始补偿条件的制约性,从而获取民众心理支持,弱化不公平感知。

4.2 加强纵向补偿公平性

4.2.1 补充移民补偿经费的后期度量标准

由于历史形成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落差,实际上并无法通过初次补偿给予公平性。只有通过后期分阶段补偿款的增加性补偿,才能真正体现出公平性。可以将迁移过程分为若干补偿时间节点,在后期反复度量补偿成本与生活成本的差异性,从而估算移民者随时间推移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的调整补偿款接近实际需求。

4.2.2 增加移民动态信息的调研数据参考

动态信息是见证移民款项落实程度的考量维度,在移民过程中周期性较长的工程项目,可以将动态信息作为评估条件,核算可持续发展阶段的物价因素、地产因素、商业因素、以及造价成本因素。将动态信息作为衡量公平性的重要指标,通过物价真实度较强的动态信息评估补偿款的真实购买了,才能完善和优化补偿款的应用率和覆盖率。进而增强民众对于补偿款合理性与公平性的信心[4]。

4.2.3 增强人文引导力与政策落实补偿性

争取最大限度的公平性不仅要在经济价值上予以度量,更加要在人文角度给予评价。此时验证补偿款指标并非唯一体现公平性的措施,精神支持往往更加契合移民者心理诉求。恢复初始建筑的功能性仅为建设指标,而补偿移民者在移民后的经济收入、生产资本、生产技术、生产力等重要指标,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公平性体现。因此,在给予经济补偿的同时也有为移民者的后期生产生活注入人文关怀,真正辅助移民者完成迁移带来的经济过度与心理调整。

5 结语

综上所述,公平性的体现是水利工程移民补偿落实于现实的基础保障。如果失去了经济补偿效果,丧失了心理平衡感知,水利工程移民补偿将失去真正意义。为此,需要精准度量补偿款落实阶段的时间变化特征,从物价、商业、地域、身份等信息中剥离出具备评估价值的精准信息,以便分析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款与现实对接的真正价值。通过横向区间与纵向区间的公平性对比,最终明确补偿方法和补偿方式的适应度,真正增强和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模式的实用性。消解不公平现象对于移民者造成的心理落差,并支持移民者后期经济发展的时效性,真正发挥水利工程移民补偿的公平性作用。

[1]余文学,王丽娇.耕地制约和政策局限:水利工程移民安置问题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分析[J].农村经济,2016(11):94-99.

[2]王丽娇,余文学.农村水利工程移民社会保障方案研究——以江苏省“里下河洼地治理工程”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6(05):73-81.

[3]余文学,胡义浪.公平理论下的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补偿问题[J].水利经济,2011,29(03):67-70+78.

[4]周毅,胡义浪.运用公平理论对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公平性的探讨[J].浙江水利科技,2011(03):59-62.

猜你喜欢

公平理论补偿款公平性
公平理论在医院薪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公平理论的大学生学习绩效研究
一种提高TCP与UDP数据流公平性的拥塞控制机制
基于公平理论模式下的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策略剖析
公平性问题例谈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拆迁款引发两起官司 离婚儿媳也要分一杯羹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正义价值论——以代际公平理论为视角
面向多路径并行传输的拥塞控制及公平性
面向多路径并行传输的拥塞控制及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