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高职语文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对策

2018-03-27张存根

成功 2018年3期
关键词:误区人文国家

张存根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农垦河西分校 甘肃酒泉 735000

一、绪论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天生的秉性 一样,会自然而然地呈现。一个人的正确成长之路离不开的就是人文的培养,这一切都需要工具那就是语文,正如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如何正确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走出语文教学的认识误区,从而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重视语文教学的一致性、连续性,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质就能够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使得中高职语文教学发挥积极作用。

二、语文教学的误区

从上幼儿园伊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无论那个阶段无一例外都会开设语文课程教学,然而在中高职语文教学中,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语文教学无外乎就是识字、造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文,就是机械的照抄照搬的一种递延,甚至于有部分人对语文产生无用论的说法,擅自更改国家法定教学计划,如中职教育或者技校教育重视了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文教育,部分教学阶段教学计划不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或轻或重存在重工具与人文不统一的误区。

(一)内部认识误区

1、学校与教师存在重技术培养而轻语文教学

中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国家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在第一学期就要开设语文课程或者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课程的必修课,但受到实习单位、就业单位或者部分学者的鼓吹或者影响,急功近利,学校认为公共课程语文在设置上不合理或者没有开设的必要,总认为技校、中专、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技术,从而尽快就业上岗,认为理论尤其是公共课程开设意义不大,中高职学生本来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理论学习意义不大,公共课程开设对就业影响不大。从而导致由学校跳过公共课程直接开设专业课程的违反教育规律的事情发生,一个学校里面公共课程尤其是语文教师处境尴尬,专业课程教师吃香,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方面更显不公平。

本人所在中专院校教学设置中根本不予开设语文课程,而是用应用文写作课程代替。这样做的结果直接导致学生层面上对语文课程的排斥心理,认为我到职业院校来的目的就是学技术来的,语文与我无关,为技术而技术,为就业而就业。技术技能与诗无关、与文无关、与德无关,

2、学生认为不学无术唯术不学

经历过初中或者高中未能升学的学子大多数进入到中高职院校学习,由于突出技能合计数的培养以及宣传,学生们都认为不学无术,只有提高技术技能学点技术,真正学到技术才是唯一,这当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不可以唯术不学,因为学习技术而忽视或轻视语文学习。中高职学生按照国家教学计划,三年制教学。其中两年在校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所有课程设置都是经过科学了论证与实际的研究,是毋庸置疑的。

人才的培养是双刃剑的,一定是以道德支撑和一定素质的,如果我们只是认为自己只要技术好了就一好百好,可以不用学习其他文化知识,尤其是语文学习,在受到外界干扰和不良影响的时候那一定会是走入一个极端。

(二)外部认识误区

1、家庭认识误区

家庭成员受到社会影响,或者是家庭成员就业单位影响,认为学生就业需要的就是技术、技术还是技术。理论知识和公共课程意义不大,尤其是语文,基于家庭成员的肤浅认识,以为语文就是写字、打字,与技能或者技术关系不大,只要认识汉字、数字就可以了。家庭成员没有阅读习惯,也没有提高阅读能力的办法,人文教育更多的是除了讲些戏文中的道理变全盘交给了学生自己,造成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

2、社会认识误区

企业或者用人单位等认为中高职学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重心放在如何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上,培养企业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理论教学次之。甚至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社会人才派遣单位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应该给予中高职学生更多时间实习而不是理论教学,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取消公共课语文等理论课后课程教学。企业是出于人才的动手能力还说得过去,对于后一种说法我们认为就是一种谬论,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内,这种以打着解决学校学生实习、就业为导向实质是出于缓解经济发展用工紧张尴尬局面的做法获得了一定程度、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认同感,主要集中时间段是2007年—2015年这个阶段。

三、语文教学的实质

基于以上语文教学的认识误区,如何解决认识上的

(一)语文是现代人类沟通交流的最好工具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说:“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语文作为现代人类沟通交流最佳工具,其价值和意义不可小觑。

(二)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无论是识字、阅读、造句、写作、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都是基于一种认识,就是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者理解能力。洋洋洒洒几千字、几万字甚至更多内容精炼出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

(三)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增强人文性教育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准确定义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视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

鉴于以上人文性的理解不难看出,人文性的重要性部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技能技术,重要的是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教育,从而到受教育者的心智、道德的培养,真正做到习惯成自然。

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理解能力(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正确理解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紧紧抓住国家教学计划不放松认真开展好语文教学工作,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都要认真落实。建议把中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监督管理提到国家必修课程和抽查、抽考主干课程,拟开设学期增设至两年。

(二)认真落实国家相关专业教学计划

大力开展教学计划的落实和考核力度,在职业教育系统开展教学计划督学落实工作,把语文教学督学工作落到实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家庭联动起来,舆论宣传部门调动起来,让舆情监督语文教学的落实情况,中高职语文教学要有长远眼光,不能短视只顾眼前利益,或者满足部分群体利益而破坏国家教育大政方针,这是坚决不容许的。

(三)认真组织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努力达标

把新课标中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而是一种对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社会进步负责任的态度,素质教育就是全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我国技术人的一线工作者的主力军,不仅是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更是有着历史的、时代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创造和技术革新,尤其是社会稳定,这就需要劳动者的稳定,重点是集成技术技能人才的稳定。技术好不代表心智好,技术好不代表道德好。国家长治久安需要道德品质优良、技术技能过硬的人才,这个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1、把人文性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个人语文知识的欠缺可以从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不断去补充再学习二弥补,但是但一个人人文性教育缺失,就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纠正和弥补的,很可能因为人文性教育的缺失在受到到外界不安因素的影响使得受教育者走火入魔、极端化,从而对社会、国家、家庭进而对个人构成危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从事非法枪支的制造、非法化学品的合成、造假、豆腐渣工程等等都是有大量的技术工作者在进行操作,从而推波助澜、助纣为虐。这些现象并不是个案,我们应该深思。致使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就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性教育不到位或者缺失,导致技术高超而道德低下。因此在中高职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强化语文教育中人文性教育想的尤为重要。

2、人文性教育是高素质、高级能人才培养的前提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是我们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前提而不是附属化可有可无。由于国家对中高职教育全面实现补贴教育,中高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把人文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前提,把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集体做贡献教育作为重点,把道德教育作为否决毕业的手段。绝对不能出现国家补贴占便宜,学成回家骂国家。

国家对中职教育实施免学费和生活补助的普惠政策,高职院校采取国家财政投入学费补充的模式,可见国家对中高职教育是花了大力气、下了大本钱的,国家的投入是要减轻中高职学生家庭负担,为实现中国制造的新腾飞而持续投入大力支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定位要准确。

对此绝对不能让花着国家的补贴确在社会上、网上充当无知的愤青,将个人工作上的不如意和政治上的失意发泄到对国家的不满和谩骂、甚至于侮辱。中国职业教育要守住底线,我们不能也绝不做第二个“伊拉克、叙利亚”在教育上的帮凶。我们站在国家教育的立场上对这种现象坚决说“不”,对教育中人文性教育绝不能因为个别人、个别势力所干扰而请示或者放弃。

五、结论

目前中高职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出现种种与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相悖的一些现象,我们应该认清楚、弄明白,真正认识语文教育的实质和内涵,把实现新课标关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做到极致,为高素质高级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教育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误区人文国家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人文绍兴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人文社科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