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下的高三生物教学
2018-03-27陈石煌
陈石煌
兴宁市第一中学 广东梅州 514500
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高三生物教学的课程内容应该向着创新要求靠拢,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锻炼其创新思维,从而使其突破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其学习效率。尤其是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以创新思维角度入手可以提高其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使其增强学习信心。
一、发散性创新思维下的高三生物教学策略
在高三生物教学中,习题训练占据着较大比重。而以往的习题变通不足,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无法使其发散思维去有效解决问题。而新课改下要求生物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而这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的目的之一。在这一思维模式下,学生能够真正看懂题目的内涵,并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展开发散性的思考,使其在良好的变通思维下提高解题效率,甚至可以提高其解题正确率[1]。比如在人教版高三生物的《光合作用》教学中,有一道习题:“某一绿色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在这个基础上降低CO2浓度,那么在这一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其五碳化合物含量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请说明原因。”教师可以针对这一习题展开变式训练,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学会解决包括这些知识点的习题。如教师可以对该题目中的设问方式进行改变,将题中的五碳化合物含量更改为三碳化合物含量,学习更多的知识点。又如教师可对题设条件进行改变,将正常光照改为撤去光照,引导学生去思考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五碳化合物含量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具体条件等相关知识。
二、反向创新思维下的高三生物教学策略
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认知结构,也具备了较高层次的思维水平。高三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立足于反向思维,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制造问题的矛盾,通过设疑问难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反向性创新思维,促使其更快更好地解决生物问题。比如在人教版高三生物的《顶端优势》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贴近生活的原则来设计问题:“为什么在对果树进行修剪、对棉花进行适时打顶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其产量?”在这个问题引导下,学生很快地就展开讨论与交流,得到“打破顶端优势,促使果树或棉花的侧枝生长良好”这一答案。而教师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反向提问:“比如梧桐树这一树木,待其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若是不采取打顶措施,它会成长为遮荫大树吗?”在这样的提问方式下,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在遇到冲突问题时,可以积极展开反向性的思考,探索其正确的答案,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与理解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
三、基于连续性思维活动的高三生物教学策略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若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可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高三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连续性的提问而为学生铺就思维的阶梯。而这些连续性的提问必须做到前后问题的有效衔接,使其形成有效的问题链。教师要立足于创新思维来展开教学,就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依托于问题的探索与思考[2]。而有效的问题链可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明晰知识内在联系时,有效获取相关知识,促使其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人教版高三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合成的基本知识,结合相关示意图,提高其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设置问题链,在连续性的问题之下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生物的遗传信息一般储存在哪里?思考一下为什么生物的基因可以储存遗传信息?生物的遗传信息从基因传至蛋白质,其具体路径是怎样的?通过层层递进的生物问题,可以有效促使学生深入到相关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其知识理解能力。
四、基于求异创新思维的高三生物教学策略
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不可忽视的内容,在这一思维下,可以让学生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转换思维,利于提高其创造性能力。而这也是高三学生学好生物这门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要求高三生物教师能够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在人教版高三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课程中,多倍体这一知识点是一个难点,教师可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立足于求异目的,去转换思维。比如学生可能会想到:“动物是否有多倍体?”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倍体的动物比较罕见,是何原因导致?有的学生甚至还会想到矮小的人在染色体加倍的情况下,其后代可能会出现高个体。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去发展求异思维,在推想与实践中去验证动物与植物在发育与繁殖方面的差异。
总而言之,创新思维在高三学生学习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生物教师能够立足于创新思维角度,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其生物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