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创造潜能开发
2018-03-27罗梅
罗 梅
南丹县大厂镇龙更小学 广西河池 54720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逐步养成落实课程标准这一理念,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题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空间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自身独特的理解,这种好奇心好独特性来源于未被经验模式化的先天性(或者说是天生的),保护好孩子们这种个体的好奇心好独特性,是挖掘出他们潜在创造能力的基础,同时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基于这些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解放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从根本上克服以往那种师生之间等级森严、界限分明,教师以“真理拥有者”自居,以自己或书本是非为是非,用唯一的答案作为衡量标准“框主”学生把他们的思维引向单一的轨道,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弊端,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设计开放、多元的训练平台,为学生开拓广阔的创造空间
让学生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是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以学生思维的多元为突破口,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计多元化、开放性的训练平台,为学生开拓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此,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显性训练外,还可设计一些隐性的训练。一位老师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中,将学生对鲁提辖性格的不同看法分成两部分板书出来,不置可否,而是当堂举行了一场辩论赛,双方各自捍卫本方的观点并反驳对方的意见,一场唇枪舌剑过后,学生对鲁达性格看法的分歧明显变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位教师设计的此种辩论的训练形式就是一种隐性的训练。表面上看起来,教师好像是袖手旁观了,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实际上,学生正是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进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在不断的在寻找素材,陈诉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故事的背景和特定的人物性格,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积极迅速的调动着,以往的知识、经验被积极调出大脑,为各自的论证服务。通过辩论学生不仅更加了解了鲁提辖的性格也学会了在分析性格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结合人物所处特定时代和生存环境,这样才能把握课文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课文思想脉络。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对学生今后问题的分析、综合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他们突破思维的局限,不断在更广泛的空间内开拓自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良好的创造素质。
3、以教学问题的展示为切入点,播撒创新种子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提出一些“牵一而动全身”的教学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全货参与的 热情,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如上《太阳》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太阳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这一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各抒己见,人人参与,积极发言。上《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本要点,提出“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体现在何处“这样的问题,然而引导学生从烈士们的壮言、壮行、壮举、壮志等方面展开讨论,使其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4、以课文素材特点的巧妙利用,培育创新之苗
课文中存在着大量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准确把握、巧妙利用这些素材,以服务于学生创迄潜能的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
(1)标新立异,开拓思路
标新立异就是强调别致新颖,推陈出新。让学生通过问题分析将思维引入更广阔的天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构想、方案、结论,实现创新。如学习《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提出:“谁能比曹冲更聪明?”引发学生向曹冲挑战——有的学生说:“曹冲用的是石头,比较麻烦。可以用水,用一定容量的容器舀水,累积相加,非常方便,无须运送!”有的学生说:“我用人,因为人听指挥,更加方便。”等等,学生的思维拓展,标新立异,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对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一定意义。
(2)质疑问难,激发创新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本身表现了一种求知欲,蕴含着一种探索精神,孕育着一种乐于创新的情感。因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也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结尾:“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半”对“一半”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在这种看似无疑的地方引导、激发、鼓励学生质疑、思考,就会使他们更深层地理解“富绕”的含义,强化了本课主题,升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丰碑》一课中的“碑”在字典中指“石头”,但文中为什么称“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此引导学生质疑,就会启发学生从当时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中进行思索,领悟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在释疑的基础上为深入理解全文铺垫下基石。
(3)鼓厉想象,促进创造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像。想像是连接已知和未知的桥梁,是孕育创新思想的温床。因而,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在自己思想的天空里翱翔。
(4)演示实验,激发灵感
心理学研交表明,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创迨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一些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演示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的创造灵感得到激发。如《捞铁牛》一课中,“怀丙和各穷意是如何利用水的浮力,将冲走的铁牛捞回来?”对这样不易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道,利用实物进行演示,边讲边做边讨沦。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教育则要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来实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立足创新,勇于创新,不断创新,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才能培养出一批一批创新人才,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