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民族团结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开展
2018-03-27杨楠
杨 楠
江汉教育集团新疆准东项目组 湖北潜江 433123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动乱、就衰败;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今世界仍然充满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恐怖主义在全世界的蔓延,让世界各国都如令大敌。而我国的新疆一直处在与“三股势力”的斗争中,特别是中学校园成为了双方斗争的主阵地。因此,在中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使新疆的青少年从小受到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是一所民汉合一的一所全日制学校。因此,民汉合署办学,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将教学设施、教师、教辅人员、总务后勤、德育、教务、党工团以及办公室、学生教室统一部署协调,达到高效的管理目标。因此,民汉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实行统一;民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学习活动同步进行;民汉教师的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协调进行实属必要。
总而言之,民汉合校是克拉玛依教育局和准东教育中心以及准东中学,认真贯彻的党的民族政策,践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也是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中小学双语教学管理的重大举措。民汉合一的学校是普通学校教育中的特殊群体,除具备一般学校教育的属性外,还有其突出的“民族性”特征。而一所民汉合一的学校,不同民族、不同民族成分的学生长期在一起相处,难免不发生矛盾和摩擦,如果学校不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在平时,就有可能导致同学之间的一般矛盾,被少数敌对势力所利用演变为不同民族学生间的冲突而出乱子。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甚至殃及当地社会稳定的。因此,在中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尤其必要。以下是我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强化措施,抓住关键,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开设民族教育课。将民族常识课纳入课程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上好8节民族教育课。内容有“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丰富的语言和文字”、“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等进行系统的民族教育。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在开展民族常识教育中,我们积极引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教师在授课时把激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目的之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可在其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素材,搞好渗透、补充和延伸,使民族常识课教学和各相关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拓宽渠道,注重结合,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民汉合校是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质量和实行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作为双语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教师无疑是一个关键环节,利用民汉合校的资源优势,开展民汉结对子、互拜师活动,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形成群体性学习组织。为了使双语教学在校园中蔚然成风,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兴趣与热情,我校坚持以形式多样化的活动推动教学工作。
(1)积极创设条件,营造浓厚民汉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利用各种活动形式,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走向深入。如国旗仪式下的讲话要求用汉语进行;红领巾广播站用汉语广播;师生间用汉语问候;各班出一期汉语板报、墙报、手抄小报;班队会用汉语进行;校园广播选拔汉语水平高少数民族学生播音主持;按年级开展汉语口语、朗诵、作业展览等竞赛活动;举行学校文艺汇演和知识竞赛活动都有少数民族主持和参与;寒暑假德育处都用维汉两种语言进行安全教育;民汉教师结对子,相互听课相互教研。
(2)丰富校园文化。为充分反映民汉合一学校的特色,借班级文化建设的机会,使每位学生了解学校校史和民族知识,宣传中突出保持、传承和弘扬各个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
(3)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接触与交往理论认为增进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包容必须以一定程度的民族接触与交往为基础。
富有成效的民族团结教育既来自于主观意识形态上的引领与教育,也源于不同民族成员的接触与交往。社会实践强调学生的社会参与与体验,促使学生从认知转化为情感。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我们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自主、自理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增进各族学生之间增进了友谊,激发了真诚、友爱、崇高的民族感情。
每一位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有在实践中的引领和提升。积极引导各族学生娱乐同享、语言同学、学习同步、节日同庆、校园同护、困难同度。只要我们抓住重点、突出特色,走出一条符合地情校情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路,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之花的绽放必将更加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