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以色列福利保障制度比较
2018-03-27罗扬依
罗扬依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宗教是西方福利国家的主要思想来源,英国也不例外。基督教经典《圣经》所蕴含的慈善精神,在马太福音五章7节提到“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怜悯。”二战后,为安抚战后受伤群体,稳定民心,艾德礼政府着手福利国家的建设。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问世,于1945年逐步推行。1948年,英国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成为世界上首个建立全面福利制度的国家。自此,直到70年代末各届政府都将充分就业和福利国家建设作为政治共识。1979年,撒切尔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革命,社会福利制度也经历了私有化、改革和完善时期,,使英国基本摆脱了福利国家的危机,稳定了社会秩序。
犹太人的慈善传统比英国更为久远。旧约圣经中所阐述的教人追求公义仁慈,将公义的耶和华神指引人。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宣布独立。建国后犹太移民浪潮高涨,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涌向巴勒斯坦地区。合理安置移民,以色列国家的福利保障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建国后,工党政府以执政党的身份接管社会服务机构,成立国家社会福利部,统筹一切福利救济事务。1953年,议会通过并颁布全国社会保险计划,这是以色列的第一个全国社保计划,由此社会福利制度初步建立。20世纪70年代,工党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相继颁布了《失业保险制度》、《残疾人保险制度》等一系列法律。1977年,利库德集团赢得议会选举,政党竞争和联合,为以色列福利制度带去了新的契机,进一步满足国内人民的诉求。
英国的福利制度覆盖面广,且全民覆盖具有强制性,可以说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国民健康服务,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补助制度。国民健康服务主要指医疗保健服务,英国看病的确是免费的或近乎免费的,但正因为全民均可免费诊疗,导致医院运行效率低下,医护效率不高。社会保险制度以立法为依托,所有在法定范围内的公民强制参保。公民在缴纳保险金之后,可以享受社会保险服务,一旦有意外事故发生,如失业疾病破产等无法维持生活,就可向政府寻求援助。社会补助制度同样不需要缴纳费用,是政府向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住房、家庭、子女养育等方面的补贴。任何家庭每周的平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收入标准,且成人工作时间达到每周满24小时,即可申请社会补助。
以色列的福利制度除了包括全国社会保险制度,养老制度外,关于移民福利也有相关规定。全国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色列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石,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家庭保险制度和教育保障制度。失业保险最初用于解决外来移民的工作问题,1973年扩充到广大民众。一旦失业,申请受保者首先要进行失业登记,经审查合格后一般能拿到平时工资约半数的金额。医疗保险制度提供门诊、住院、化疗、诊治等多项内容。家庭保险制度具有以色列特色。犹太人家族观念强烈,且重视子嗣繁衍。大家庭同时担负起赡养老人和教育后代的担子,但经济收入难以支付。因此,家庭中有未满14周岁的子女数量超过四个者,即可享有大家庭保险。犹太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教育立国是以色列的一项基本国策,建国后将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1953年颁布《国家教育法》,将全国的教育资源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之下。
英国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对于战后经济的恢复,稳定民心,改善人民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弊端,普遍性原则使失业者得到政府救济,得以维持最低生活标准,同时也释放了他们不劳而获的惰性。劳动力能力下降,社会生产力滞后,经济效率的下降在所难免。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造成了政府相关福利制度实施部门的臃肿庞杂,而支付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相关费用再度施压给政府财政。
以色列的福利制度对于保证以色列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稳定社会秩序,为建国后经济政治平稳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等具有深远意义。社会福利制度加强了社会内部的稳定,合理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使经济发展速度最大化。社会影响方面,福利制度使国家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调节贫富差距和各个社会阶层的收入分配问题,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缩小高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以色列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之迅速,被许多人认为是奇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色列经济增长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福利制度的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功不可没。
犹太民族作为历史上善于学习的国家,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西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建设经验。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最早最为完善,给建国后的以色列建设福利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犹太民族在借鉴吸收西欧福利制度建设的同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独创了许多带有本民族文化印记的福利保障制度,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英国和以色列福利制度建设的分析,可以看到福利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综合这些因素,对其他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福利国家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