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以学生为主的学程导学高效课堂*—学程导学模式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3-27葛晓英徐耀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程包装纸导学

葛晓英 徐耀光

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模式是为了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学程(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学了没有、学得怎样)设计教学活动和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学程导学案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有效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学程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学生紧紧围绕学程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打造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高效课堂。下面以《包装的学问》一节数学研讨课为例,对构建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高效课堂作简要阐述。

一、确定学习目标 明确“学什么、该学到什么程度”

知道要“学什么?”就是教师要在学习时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和任务。这一点在教师看来似乎是非常简单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却往往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现实课堂中存在两种常见的低效现象,一是教师根本不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什么,二是教师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模糊不清晰。对于第一种情况学生被动消极,学习质量不可能高。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连这一天要做什么、需要完成什么任务都不清楚,那么这一天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势必也不会高。对于第二种情况,就是任务不具体、目标不清晰,驱动引导激励作用不明显。正如我们在数学组开展研讨活动,同课异构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包装的学问》一课,执教的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中,对“学什么”给学生给出的学习任务都是:怎样包装最省纸?这个学习任务很显然已经是在课题“包装的学问”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具体化了,但是针对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以及本节实际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这个学习内容还是不够明确具体。通过研讨最终明确了“怎样包装几个相同大小的长方体最省纸?”这一具体的学习任务,一节课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学习。所以,我们的每一节课,首先要根据教材安排内容,在深入研究教材,做好学情诊断,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明确要学生解决的具体问题,清晰告诉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学习。

要学到什么程度?就是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应该达到的标准,就是学习目标。当我们确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就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水平,确定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并且把它准确描述出来,清楚地告诉学生。

学习内容和任务是学习的起点,学习标准和目标就是学习要达到的终点。学程导学课堂第一环节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清楚“要学到什么程度?”,明确这两点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也是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课堂的首要任务。

二、预设学习方案 明确“怎么学”

以学为主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当学生知道了学习任务、清楚了学习目标,也就是明确了学习的起点和终点,接下来就要给学生明确学习的途径和策略了。学程导学模式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出学生学习过程和活动,为学生提供从起点到终点的途径、工具和方法。学习方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并能给予及时学习引导和帮助。

落实这一环节的主要措施是设计并使用学程导学案。学程导学案是教师根据确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给学生设计的为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案。学程导学案就如引导学生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出行方案,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起点走向学习终点的行动指南,它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提供帮助。下面是研讨生成的《包装的学问》一课的学程导学案的一部分。

探究活动一:包装2个相同大小的长方体盒,怎么算出所用包装纸面积?

(1)自己动手包装两个长方体盒。

(2)和周围同学比一比,你们的包装方法都一样吗?

(3)想一想怎么计算你用的包装纸面积?写出你的结论:所用包装纸的面积等于组合体的表面积。

探究活动二:包装2个相同大小长方体礼盒你能用几种方法包装?如果这种长方体礼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5 cm,10 cm,6 cm,怎么算出这几种包装所用的包装纸面积?比一比哪种包装用纸最少?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1)小组合作,怎么组合长方体进行包装,记录员在表格中画出不同的包装组合体简图。

(2)讨论交流,怎么计算出包装纸的面积,记录员在表格中做好记录。

(3)成果展示,各小组发言人借助投影表叙述学习结果(紧扣探究的3个问题表述:几种方法?怎么计算包装纸面积?哪种最省纸?)

表1

探究活动三:(分不同小组同时完成两组探究,完成所填表格)

活动一:包装3个相同大小长方体礼盒你能用几种方法包装?如果这种长方体礼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0 cm,6 cm,2 cm,怎么算出这几种包装所用的包装纸面积?通过比较你认为哪种包装最省纸?

活动二:包装4个相同大小长方体礼盒你能用几种方法包装?如果这种长方体礼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0 cm,6 cm,2 cm,怎么算出这几种包装所用的包装纸面积?通过比较你认为哪种包装最省纸?

表2

探究总结:你认为怎样包装相同大小长方体最省纸?从探究活动可以看出,装几个相同大小的长方体会有很多种包装方法,根据探究实践你认为怎样包装相同大小长方体最省纸?写出你的结论:包装相同大小的长方体,重合的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起来就越省纸。

《包装的学问》学程导学案是基于学程的学生学习方案设计,每一个学习活动都是从具体的学习任务出发、向目标进发,每一个活动内部又坚持落实学程(学什么?怎么学?),能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组织开展学习 落实学习体验

谁都清楚,计划再完美的一场旅行,如果没有去充分参与体验或是由别人代为旅行,那么这次旅行对于旅行主体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当我们的教学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任务、目标,也明确了学习的途径、方法,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付诸行动实践了,这是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课堂的关键环节。正如《包装的学问》一课,教师设置包装礼品盒的情景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板书在课题下方“怎样包装几个相同长方体礼品盒最省纸?”,并利用小黑板在黑板右上方明确出示了本节课学习目标:(1)会用不同方法包装几个相同大小长方体;(2)能计算出不同包装方法所用包装纸的面积;(3)知道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并能准确表述。到了这个时候学生就成了教学的主体,学习成了课堂的中心,教师就成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程导学单就成了学习旅行的行程单和活动指南。这时的课堂教学的重点任务就是充分用学程导学单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而完全的体验。

利用学程导学案组织学生学习是学程导学课堂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以学为主课堂的集中体现。学生参与学习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教师在这时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但我们也必须要坚持“路要自己去走”“学会游泳还得下到水中去学”的学习实践理念,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导学案以最扎实的学习体验完成从学习起点到学习终点的学习旅程,留下自己坚实的学习足迹。这样才能克服传统课堂“以教代学、以教为主”低效教学行为,为实现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高效课堂提供可能、打好基础。

四、落实学习评价 准确地把握学习效果

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课堂最关注的是学生是怎么学的,特别强调要对“学得怎么样”进行评价。课堂上的学习评价,评价的是学习任务完成了没有、学习目标达到了没有、学生参与了没有、学生收获了多少、生发展了没有?课堂学习评价的结果教师需要,学生同样需要。教师要通过评价准确把握教学效果和学情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需要学习评价清楚自己学习的效果、知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然后有目标地改进学习。在一次培训中听到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每节课下课时都要求学生交“门票”,这张“门票”就是让学生对照这一节课学习目标总结出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和存在的疑惑。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课堂学习评价。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达标检测测试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效果评价。

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课堂核心是落实学生有效学习,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学生学习效果不仅关系到学习任务有没有完成、学习目标有没有达成,还关系到以学为主和学程导学理念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在《包装的学问》一课中,研讨采用的就主要是这两种评价办法,用达标检测或实践练习评价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自我评价结合小组和教师评价衡量学生学习的参与情况和学习的收获与疑惑。

五、结语

《包装的学问》这节研讨课,让我们对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模式有了更深的实践体验。这节课,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按照预先设计的学习方案,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学程导学案扎实开展了有效的学习,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实践证明,运用学程导学模式可以打造出以学为主的高效数学课堂。

[1] 刘宏.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天津教育,2007(1):20-21.

[3] 谢虎刚,张丽敏.教学模式与学程设计[J].中国冶金教育,2006(1):31-32.

[4] 汤雪峰.学程设计:课程开发的一种独特方式[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38-39.

[5] 顾卫兵.关于“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研究[J].学校管理,2009(4):15-16.

[6] 葛晓英,徐耀光.从一节数学课浅析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模式[J].学周刊,2017(26):49-50.

猜你喜欢

学程包装纸导学
站立的迷你小怪物
裁剪一张合适的礼物包装纸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普通高中个性化学程和学分管理研究
学材再建构,从教程走向学程
风车转转转
实践“三学”要求提高应用能力
大嘴小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