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讨
2018-03-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路桥桥梁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谢晨光
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路桥桥梁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谢晨光
桩基础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用是否合理、施工质量的高低与桥梁工程整体施工效果息息相关。因此,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严格管理其施工过程。钻孔灌注桩属于桩基础种类中一种,其适用范围较广。本文探讨了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以期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实际施工过程有所帮助。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项目总长度为44.65km,路基挖方量为4.21万立方米,填方量为32.87万立方米,共设有2座大桥、1座小桥,长隧道、中隧道以及短隧道各1座,涵洞3道,其中,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下部结构为单柱式墩、双柱式墩以及钻孔灌注桩(134根)等,桥台结构为U形扩大基础和肋式台桩基础。该工程在2012年5月开始施工,在2014年1月正式完工。
施工技术
施工前准备
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提供较多便利,施工单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勘察施工现场,包括地势、水文气候情况和周围环境等,根据勘察结果判断施工方案和图纸有无缺陷,在方便后期施工的同时,检验施工图纸和方案的合理性;严格按照要求清理施工现场的杂草及垃圾等,如果存在软土路基,需加固处理,可使用强夯技术完成软土路基加固工作;检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确保两者均符合施工要求,减少后期施工中因设备或材料出现停工或者质量降低的可能;依据施工图纸和方案明确各桩位的具体位置,做好检查工作,避免放样错误;其五,使用全站仪定位钻机,定位后需要使用水平尺和定位测锤检查其水平度,进而保证后期施工开展顺利(见图1)。
图1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流程图
护筒制作和埋设
护筒具有导向和定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桩径需小于护筒内径,两者差值在20cm左右,将护筒高度控制在3m左右,如果桩基所在位置的地质相对较差,可酌情增大护筒高度;为了方便泥浆循环,需在护筒顶部位置设置宽18cm、高35cm的出浆口。使用挖孔埋设法埋设护筒,在孔深达到规定要求后置入护筒,讲护筒顶部位置和地下水位的间距控制在1.6m左右,使用黏土填充护筒壁和基坑之间的缝隙,之后检查桩位,将桩位偏差控制在小于4cm范围内,倾斜度小于1.2%;当护筒位于水中时,需用机械设备将其压入河床中,减少后期钻孔过程发生漏浆或者塌陷的可能。
图2 循环排渣示意图(注:a图为正循环排渣,b图为泵举反循环排渣;1—钻杆,2—送水管,3—主机,4—钻头,5—沉淀池,6—潜水泥浆泵,7—泥浆池,8—砂石泵,9—抽渣管,10—排渣胶管)
图3 水下浇筑混凝土(注:1—上料斗,2—贮料斗,3—滑道,4—卷扬机,5—漏斗,6—导管,7—护筒,8—隔水栓)
钻孔施工
施工前,需检查钻机是否平稳、各部位是否完好、运转位置是否灵活以及润滑油是否充足等,确保其不存在沉陷与移动的情况。检查无误后才能钻孔。在实际钻孔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将冲击锤钢丝绳和护筒中线位置的偏差控制在小于4.5cm范围内;冲进时,每隔2m检查一次钻机的垂直度,避免出现过大的偏差;连续钻孔,在钻进过程中需做好记录,与此同时,需要定时检测钻孔泥浆的性能,当其与规定要求不符时需立即更换;保证护筒底口位置低于水头,两者之间的距离应在50cm左右;其五,如果发生斜孔或者护筒周围冒浆的情况,需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后应尽快制定有效处理对策,进而提升钻孔质量。
成孔和清孔
在孔洞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便可停止钻孔施工,之后需使用相应工具详细测量和比对钻孔直径、桩位位置和深度等参数,及时调整有问题的位置,在所有孔洞的参数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开展下一步施工。
成孔后,便可开展清孔工作,使用34cm至45cm之间的小冲程搅拌孔洞底部的沉渣。沉渣搅起后进行第一次清孔,完成后需提升钻机锤的高度,将其和孔底的间距控制在8cm至16cm之间。在此过程中,需保证泥浆始终处于正循环的状态,之后压入纯度较高的泥浆,置换孔洞内的泥浆;浇筑混凝土前还需二次清孔,使孔洞内泥浆比重介于1.00至1.18之间,含砂率小于1.72%(见图2)。
钢筋笼放置
放置钢筋笼前,需严格检查钢筋笼质量和性能等,在检查无任何问题后使用吊机吊装至指定位置。定位后立即将钢筋笼置入孔洞中,需检查其置入位置、水平度和垂直度等,保证钢筋骨架底面高程的偏差值小于±50mm。符合规定要求后,加固处理钢筋笼,使用2m左右的一道加强箍加固;除此之外,需合理设置防浮钢管,减少后期灌注施工中钢筋笼出现上浮的几率。
混凝土灌注
灌注混凝土前,需按照要求合理安装导管。导管厚度大于2.8mm,直径在25cm左右,每节长度在2.45m左右,使用法兰盘连接导管接头位置。连接完成后需试压,试压过程中需保证试压压力是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确保导管安装质量,为后期灌注提供便利条件。拌和混凝土物料,使用高级配的中粗砂、325号水泥以及其他材料完成拌和,混合物水灰比为1∶2,塌落度介于17cm至21cm之间。以上工作完成后,可开展浇筑施工。浇筑要保证连续性,要严格测量孔洞中混凝土的标高,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导管的埋设深度,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的情况。浇筑时间超过5小时且未灌满时,需降低灌注速度,避免出现缩孔和塌孔的情况。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孔内水头高度满足规定要求;一般情况下,水下混凝土的高度需要大于桩顶设计高度,两者偏差在0.4m至0.9m之间,上部结构和钻孔灌注桩桩基的连接效果较好。灌注完成后要测量混凝土的塌落度(见图3)。浇筑质量和各方面性能均达标后拔出导管,拔出过程中要控制好力度,禁止出现力度过大的情况,之后便可开展下一环节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