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的作用观察
2018-03-27雷洪升
雷洪升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 成都 610213)
在外科中,肠梗阻属于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呕吐、疼痛等,大多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再行手术治疗后还会出现粘连情况[1]。对于其术后还可能出现粘连现象的患者,对其实施胃肠减压的方式来减少粘连情况发生[2]。对我院选取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实验,对其实施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其胃肠减压的效果。
1.基本数据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选取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2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21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5:6,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20岁,其年龄均值为(42.16±2.31)岁。参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3:8,年龄最大为64岁,年龄最小为21岁,其年龄均值为(42.01±2.03)岁。2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知情同意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数据研究,差异性不存在(P>0.05)。42例患者均为第一次行胃肠减压治疗,其中不包含肿瘤患者、炎性肠梗阻患者、血管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告知患者在术前需禁食禁水,对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纠正患者体内酸碱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进行灌肠。
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之传统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治疗,在治疗后48小时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需对其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实验组采取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在X线的辅助下将胃镜通过鼻腔和食管,将其插入胃腔,将胃内容物予以吸引,并将胃镜伸入到十二指肠内,将导丝从导管内插入,将胃镜退出,在X线的观察下使导丝穿过屈氏韧带,导丝将导管送至空肠,将导丝退出。将10~15mL的NS注入气囊中,使其充盈,小肠进行蠕动,导管随之运动,将另一端予以负压吸引,将管内容物予以吸除,使肠蠕动得到明显恢复,将导管推向肠道内,对其肠内的气液予以吸引,使发生梗阻的部位得到有效的缓解。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其腹痛减轻,排气通畅肠鸣消失。行腹部X线检查恢复正常。
1.3 判定指标
对42例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量、治疗有效率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均采取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治疗有效率)采取(±s)表示,其检验结果使用χ2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腹部术后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两组腹部术后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量进行比较
实验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量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量进行比较
3.讨论
胃肠减压属于保守治疗中的一个措施,可有效、快速的降低患者肠腔内的压力,使患者肠壁供血充足,进而有效的缓解肠梗阻和肠功能,因此对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再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大约长300cm,主要组成部分为外管、内管、前后气囊。其具有导管长度较长、导管能到达小肠末端部位、可充分引流以及不易出现堵塞的优点[4]。将此方法应用在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法的置管时间较长、治疗费用较高,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使患者心理出现顾虑,不利于病情发展。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20/21),参照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14/21);两组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量作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呈现P<0.05。证实,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使其胃肠部得到明显的减压效果,其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综上所述,对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使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胃肠部压力。由于此方法费用较高,在临床上治疗时,先采取传统胃肠减压方式,如48小时后未见好转,需对其进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于疑似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患者需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1]付红荣.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胃肠减压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z3):382-382.
[2]李畅,陈林,马连君等.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15,2(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