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8-03-27文圣刚
文圣刚
(鹿寨县中医医院内四科 广西 柳州 545600)
休克是由多种病引起的,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休克治疗过程中,对血压的维持特别重要,使用最多的就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感染性休克是休克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原因是病原微生物及毒素引起以微循环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症,病情较重且有较高的死亡率[1]。为了降低休克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休克患者28例展开研究,观察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休克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14例,观察组14例。对照组男9例,女5例,年龄40岁至77岁,平均年龄(55.3±1.4)岁,6例腹腔感染患者,5例肺部感染患者,2例软组织感染患者,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观察组男8例,女6例,年龄41岁至78岁,平均年龄(56.7±1.2)岁,5例腹腔感染患者,5例肺部感染患者,2例软组织感染患者,2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年龄十八岁以上;对本次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严重心律失常者;肿瘤晚期者;多脏器衰竭末期者;精神疾病急意识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给予心电监护肌早期的液体复苏,给予抗感染、吸氧、利尿、镇静剂改善循环治疗。
对照组采用多巴胺治疗,剂量为2ug/(kg·min)[2]。
观察组采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多巴胺剂量与对照组一致。去甲肾上腺素剂量0.2ug/(kg·min)。如果多巴胺在20u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在0.19ug/(kg·min),患者依然处理休克状态,那么就要加大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肾上腺素及血管加压素只能当作急救治疗,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用正性肌力药物[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心律失常情况及临床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心律失常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对比
2.2 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临床效果对比
3.讨论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常见休克,属于分布性休克,临床症状为发热、意识模糊、严重低血压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大都是因为感染引起多器官受损。当前临床治疗休克早期通常采用方式有抗生素、儿茶酚胺类药物及液体复苏等[4]。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儿茶酚胺类药物。多巴胺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及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则是血管收缩药及正性肌力药,在β1受体的激动下,能加强心肌收缩。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策略的关键是在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下,改善微循环,使组织缺氧状态加以将改善,使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减少,进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所以,进行积极的药物联合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休克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心率失常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多巴胺通过β受体,对冠状动脉进行有效扩张,即使是小剂量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进而增加肾血流量,使肾小球过滤率提高,中等剂量的多巴胺能增加心肌收缩及心博量,增加心排血量、升高收缩压,最终改善冠脉血流及耗氧,大剂量时会激动α受体,增加周围血管阻力,肾血管收缩,减少尿量及肾血流量。多巴胺是一种剂量相关性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使用多巴胺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要比去甲肾上腺素高。(2)去甲肾上腺素能对动静脉短路血管进行收缩,使分流减少,对乳酸分泌进行有效控制,使内脏缺血症状得以有效缓解,促进肝脏血流量,进而加强肝代谢乳酸功能,最终促进乳酸浓度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还能促进恢复需氧组织血管反应性,进而使该部位的氧利用度有效提高。(3)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能有效发挥两种药物的作用,疗效明确,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所以,在休克治疗中,应用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心率失常发生率,具有应用于推广价值。
[1]杨璇,李长江,冯磊等.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08):1419-1423.
[2]曹爱华.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对休克患者疗效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47-48.
[3]陈芳,宋春兰,顾雪.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2):107-108.
[4]肖成平.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