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新时期下果树栽培教学策略

2018-03-26朱祖明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果树栽培策略教学

朱祖明

摘要:果树栽培教学是指从果树育苗开始,经过建园、栽培管理到果实采收的整个过程。这门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使学生掌握果树嫁接技术和整形修剪技术等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学模式必须有所创新,要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旧格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和生产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果树栽培教学的教学任务。

關键词:果树栽培;教学;策略

果树栽培教学是果树专业的核心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果树栽培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专业技能,适应当地果树生产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高果树教学的有效性。而达到有效的教学,需要通过提高果树教学的实效性、时效性和多效性来实现。

一、掌握果树栽培教学学科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果树栽培教学是一门农业应用型的技术学科,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栽培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并指导果树生产。与其他学科相比,果树栽培教学具有理论知识与果树生产结合紧密,实践性强;涉及的学科广、综合性强;地域性和季节性强的特点。不同地域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其种植制度、果树布局、栽培技术各不相同,因而不同地域的果树栽培课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教学中应结合果树专业的发展趋势、果树栽培教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果树栽培教学课程教学体系,选择果树栽培教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要避免多门课程内容的重复和交叉,当前中职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存在教材陈旧、参考书缺乏、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且现有教材很难照顾到区域经济,不能及时补充新科技、新成果。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不应全部照搬,要针对当地果树生产的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删去与当地经济无关的章节,增补当地果树栽培生产中成熟的技术与措施,既要保持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又要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认真分析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有机的归纳与整合,删除重复的、交叉的、陈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及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把果树不同树种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讲,且保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不同章节和内容的取舍上,根据不同树种生产的实际情况和生长发育特点有所侧重和不同。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优化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分解难点、突破重点。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和演示教学等各种手段,发挥多媒体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作用。

二、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对于果树学科来说,课堂的说教往往不如现场的亲身实践,现代化教育手段取代不了实地操作训练。需加强果树栽培课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发现、探讨、解决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技术型人才。果树栽培教学应结合农事季节,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果树生产实习安排,充分利用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加强技能培训与运用。与乡镇专业户建立联系点,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当地农业科研部门“联姻”,学生参与当地科研人员的科研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学生下乡为群众服务,传播果树实用技术,开展果树咨询服务,及时解决果农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供致富信息,传授栽培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从而提高专业教学的时效性。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新颖性、趣味性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保持教学内容常新。随着果树栽培学的不断发展,果树栽培知识不断扩展,果树品种不断更新,教师要及时把果树栽培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及当地果树生产状况和发展前景介绍给学生,使讲授的内容更新颖,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的多效性

结合课堂教学和栽培课特点,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试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依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和思路、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与时间,逐步培养其自主实践、独立思考、合作配合的精神与能力。有计划、有组织地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如果树栽培技术咨询组、果树生长情况调查组、实用新技术推广组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此外,还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多开展师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实用技术操作竞赛、栽培技术知识讲座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栽培技能,还扩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服务农业的职业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校内实验基地的生产,在生产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既作为学习者,又作为工作者,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生产中有一定的自主性,有机会发现问题,能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课题或项目,将零散的知识点和技能有机地串联起来,既观察到某种树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又掌握了栽培管理技术;既学习了果树栽培技术,又学习了相关的土壤肥料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综合各有关学科的知识。学生在生产活动中需要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果树栽培策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影响北方果树栽培的因素与防治对策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果树栽培管理与盐碱地果树栽培技术分析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