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2018-03-26王昕晔

科技资讯 2018年32期
关键词:思政建设人文精神培养

王昕晔

摘 要:医学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生。医学生是未来国家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对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长期的发展上看,对国内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比较有利的。因为高素质的医疗人员不仅仅要有极强的专业素质,思想层次以及行业责任感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加强医学高校思政建设以及人文精神培养,促进高素质医学生的培养,为国内的医疗行业输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医疗人才。

关键词:医学高校课程 思政建设 人文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178-02

医学生的培养决定着未来医疗行业的长远发展,对医学教育进行强化,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生,不仅仅是将精湛的医术传递给学生,医者仁心也是需要传递给学生的。因此在医学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要从知识以及技能上入手,思政教育以及人文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需要不断拓展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范围,强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1 思政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关系

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对医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可以让医学生具备更强的责任意识,并强化自身的道德观念,让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人文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对医学生的培养主张的是明确,医学终究是为人提供服务,那么人文教育与医学技术的教育都是不可忽视的。对医学生展开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明白从事医疗工作,就是要以患者为本,强调的是尊重人性,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时候,要付出对患者的关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医学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着人文教育在医学高校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让医学生日后可以充满爱心以及仁心。在医疗行业不断做出贡献,为患者服务[1]。

要让医学生具备更强的人文精神,仅仅是人文教师的任务,思政教育的开展中也是要加强对相关内容的拓展。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等政治思想进行宣扬,最关键的还是对医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如今在医学高校,医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如今的医疗环境并不乐观,医学生容易出现对未来就业的担忧和迷茫,这种情况下思政教师需要加强对医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向医学生灌输人文理念以及人文精神。

2 深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

2.1 思政教育

医学高校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生,就是培养医学生全心全意为医疗行业服务,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在班会、思政课等思政教育的活动中,不仅仅要对医学生传播书本上的思政知识。最关键的还是要融入一些有时代性的案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2]。

2.2 公民素质教育

主要是强化医学生的法制意识以及民主意识,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生未来是要投入到医疗行业中的,承担的责任就是守护健康以及拯救生命,要面对着千千万万的病人,这个时候医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人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思政课上引入一些医患矛盾的案例,如今在社会上市场出现医患纠纷,这些医患纠纷是未来医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索,医患纠纷涉及到哪些法律机制,还有就是如何有效规避医疗纠纷。需要让医学生明白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温暖以及爱心[3]。

2.3 职业精神的培育

职业精神也是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内容,最关键的是需要在医学教育中不断贯穿。如今是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医疗行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是也是有很多的机遇。在這种情况下医疗行业各样需要的是大量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医学知识以及技术是一方面,职业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精神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讲解或者是融入一些案例,让医学生逐渐形成职业精神。在课堂外也是可以用诸多的方式实现对医学生的引导,如鼓励医学生不断阅读一些人文类的书籍,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有助于职业精神形成的书籍,如《白袍》,让医学生体会到身为医疗工作者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这样可以让医学生爆发出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的热情以及信仰。实际上职业精神是每个医疗工作者要具备的,或者说是各个岗位上的人员都要具备的,只有具备非常好的职业精神,才可以说是高素质的人才。

3 思政教育与临床实习的结合

要想实现人文教育的有效开展,要明确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出有着精湛医术并且人文精神非常强的医学工作者,对医学生进行培养,就要时刻保持这样的目标,尤其是临床医学以及护理学专业的医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人文精神,对患者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样可以让医学生具备更强的人文理念,实现对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4]。

3.1 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

在美国的医学院,基本上都会设置“病人与医生”这门课程,通常是在医院进行开展的,就是为了让医学生可以在临床的环境中,学会如何开展医患沟通,让医学生可以为未来的医疗工作打下基础。这是非常实用的一门课程,对医学生未来的工作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在具体的语境下,对伦理、医疗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国内并不流行这样的形式,但是也是可以融入进来的,类似的课程则是要结合高校的需求进行开展。医学生进入到实习阶段的时候,思政教育可以安排一些人文理论的梳理,补充学校的人文课程。关于如何开展医患沟通、医学心理学等,这些都是可以对医学生展开培养的重要内容。

如在临川决策中,往往医疗工作者对患者需要付出足够的尊重,注重患者的选择,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实习中的学生在带教医生的带领下,可以对医患之间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思政教育以及带教医生可以对医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以及评价,帮助医学生掌握更多的医患交流技能以及换位思考的意识,帮助医学生实现思辨能力的提升。

3.2 提升叙事能力

医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叙事能力,这决定着医学生能否对患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叙事医学是一种从国外传入的理念,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强化。现阶段在医学教育中,叙事医学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决定着医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职业胜任力。带教医生可以让医学生记录一些自己参与到的病患实例,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对疾病的情况进行叙述,教师则是对这些医学生的记录进行阅读,与医学生展开密切的探讨,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主要是让医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在日后的医疗工作中,对各类问题都能及时进行处理,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有深入的了解并进行明确的表达。

4 结语

总之,医学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不仅仅是对医学理论以及技能的培养,人文精神以及道德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医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以及人文教育,需要加强教育的力度,提升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文军,王建东.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医学执业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22):17-18.

[2] 张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杭州高职大学生为例[J].林区教学,2018(11):1-3.

[3] 孙希跃.微文化背景下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以易班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20):49-50.

[4] 吕春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概论”课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6):117-118.

猜你喜欢

思政建设人文精神培养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煤矿生产区队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对农村商业银行职工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提升策略的探讨
党校教育要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