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研究

2018-03-26王玉玲刘丽丽

科技资讯 2018年32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

王玉玲 刘丽丽

摘 要:在新常态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已成为约束经济发展的瓶颈。而高职院校教育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创新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大量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创新技能人才。因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指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培养途径,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用型人才 创新能力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151-0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提升我国综合能力和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各大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但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来看,所培养的大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这也说明我国在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质量不高[1,2]。因此,加强和改进创新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1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整体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其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难以满足新时代要求。从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方面[3]。综合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很长时间内无法适应所在岗位的职业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偏低或者经常面临失业。但在创新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既顺应社会经济进步的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积极推动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2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仍然保留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数学生习惯于“填鸭式”的学习方式,缺乏学习主动性。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为了使自己的就业简历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他们会努力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考试成绩。然而在这过程中缺乏发散思维训练,没有学会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大大降低。

2.2 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教师注重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学标准,善于加强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但由于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创新理念,不能将专业课可创新创业课进行很好的融合,认为创新和课堂教学关系不大,极少有教师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思考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多媒体网络的普及也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久而久之,应试型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2.3 学校缺乏创新环境

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也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各个教学工作环节的改善,不断改革创新,在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引进、实践教学训练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改进,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尽管如此,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对相应的培养方式进行有效调整,仍然保留原来的教学模式,或者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还不够,又或者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培养环境。

3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途径

3.1 以新理念为指导,营造创新环境

环境是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各高职院校必须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这样的良好环境,形成“创新为本”的教学氛围。一方面,建立创新机制。即把创新成果作为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判标准。高职院校必须要随时关注社会发展新常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奖惩机制,促使全体师生主动创新,并享受创新成果。另一方面,鼓励创新激情。即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增加名师讲堂、创新创业等公开课,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设计,并以此作为课外加分机制,对创新成果给予合理奖励。

3.2 重视创新型教师培养

教师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在一定的程度上,教师创新意识的具备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引进方面应当加强对该标准的考核,其次为更多的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或者选派专业教师到各国内外知名学校进行参观学习,让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掌握实施创新教学所必要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其更多地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机遇,并以此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

3.3 加大创新教育经费投入

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解决上,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资力度,才能让学校拥有更多的资金来开展更多的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协助高职院校,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例如鼓励企业家进行投资,或者鼓励更多的华侨企业家进行捐赠,又或者设立专门的教育扶持资金,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有效开展创新教育,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3.4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各高职院校要善于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加大对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在评价体系中适当调整笔试和综合测评比分比例,除了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外,更多地对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進行评价,不但向职业标准和职业素养靠拢,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5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

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更多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大赛,例如“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学会思考,寻找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并且也能将自身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这过程中团队意识也得到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导,也能培养教师的知识转化和应用能力,不断进行创新能力实践,从而培养一支良好的应用型师生队伍。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对高职院校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即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营造创新环境,重视创新型教师培养,加大创新教育经费投入,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玮.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7(2):29.

[2] 李兆楠.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和探索[J].创新教育,2017(7):77-79.

[3] 刘娟.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机制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60):27-28.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