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漫谈
2018-03-26谢小斌
谢小斌
摘要: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优化设计;多元性评价;作业设计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重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关注学生的作业,让作业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继续和延伸,探索新课程作业之路,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的目标,反思作业观,反思智力观,理解多元智力的结构,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优化作业训练,使其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作業设计的四个特性
(一)层次性。
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必须充分尊重这一资源,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学生吸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针对学生的差异,作业设计必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得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其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实践性。
有句话说: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我们常常说的“生活即语文”也正是这样的道理。
因此,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就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三)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而学生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也才能发挥其学习潜能。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定然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作业形式上要力求多样化,使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其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真正让学生由作业开始打开自己亲近语文的大门。
(四)开放性。
在作业设计中,笔者还安排了一道自设题。所谓自设题就是由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完成。实践证明,这种作业最能展示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学生日益喜欢这种富有创造性的作业,他们独立思考、独立活动,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作业布置把握四个尺度
作业布置的“四个尺度”是指数量限度、时间长度、知识跨度、难易程度。要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协调好四者之间的关系,将“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素养的提高。
(一)数量限度。
作业布置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作业量太大容易使学生丧失对作业应有的良好情绪,造成兴趣衰退,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作业量过少,学生浅学辄止,也难以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时间长度。
作业布置要谨慎斟酌学生作业时间:作业所需时间过长,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就会减弱,还会波及到学生对其他学科作业的兴趣。
(三)知识跨度。
作业布置还需要承担知识的更新与迁移:既要兼顾刚学到的“新知”,也要有以前学过的“旧知”,两者兼顾,相得益彰。要让学生体会到作业过程中的刺激性和挑战性,让真正积极的学习情绪贯穿作业始终
(四)难易程度。
作业布置还要注意考虑学生作业难度:难度太大,很容易使学生望而却步、退缩不前,导致积极性下降,自信心丧失;作业太容易,引不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设计适当的题型,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使其对学习者起到激励作用。
三、作业评价体现多元化
目前,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仍然有着相当的市场。这直接导致教学评价方式仍然固守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上,而没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的范围。在作业评价上,这些特征更加明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它也是阻碍作业改革的不利因素之一。
新课程下采取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单单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等纳入评价内容。这类实践性作业的评价,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同时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去看问题,要注意学生本身的智能特征,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布置一些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采取与其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变教师评价为多元评价,评价才能做到个性化,教育才能个性化。另外,还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笔者相信,每一个站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应当深深体会到,新课程下的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庸,它已经成为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让新课程下的作业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苦恼和辛劳,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