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改浅析
2018-03-26马萌
马萌
语文学习是锻炼学生身心发展、情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利用情感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好的情感发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一、立足课本,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科学把握教材,利用课本资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注重的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点,忽视了教材作者或编者在教材中贯彻的教学思想。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来说,由于教学思想的转变,教材的编写思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培养师生自主互动精神
教师要和学生交往,首先建立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展露的微笑让学生有亲切感;教师对学生一句无心的夸奖,给予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嘘寒问暖让学生心生感激等等,这些都是爱学生的体现。"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反作用于自身,学生也会爱教师,从而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
我们还要学会尊重学生,只有从心底尊重他们,才能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挖掘他们的潜力。他们有问题的时候,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从不歧视他们。有的教师认为和小学生说话太繁琐,好好地教育他们听不进去,必须要板起面孔,让他们怕自己才行。或者学生们总是说一些可笑的话,作为教师没心思去给他们解释。这些现象都符合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合理的,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思想,不能打击他们。有了教师的回应,学生才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在实践中,语文教师确实是把自己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中转变为与学生拥有平等席位的对话者,他们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了传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一方面是家长和社会要求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非常重要,要有学习热情。小学语文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它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忠于自己的个人感受,进行自主探求,与他人合作探究,从而达到教育培养激发其创造潜能、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目的。都需要学生的兴趣性,把兴趣变成主动的,热情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新课程改革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确实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实现。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课堂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規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必须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深入实践和研究,熟练运用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量,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兴趣激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教师教学也变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