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浅探
2018-03-26张洋
张洋
摘要:高效课堂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创建高效课堂,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抓住学生的“情”,抓住学生的“神”。
关键词:高效课堂;兴趣;“心”;“情”;“神”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称得上高效的课,应该是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高效课堂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
为创建高效课堂,我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探索中获得新知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下面就自己的做法谈一些心得。
一、精心导入,抓住学生的“心”,巧妙引入课堂
一节课45分钟,课堂的前10分钟对学生来说激趣很重要,尤其是我们农村学生不重视历史这些小学科。因此,课堂开始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心。每次上课之前,我提前进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课前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和学生聊天尤其是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上课积极参与、展现自我。这些工作做好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提高了一半。另外一半是课堂中我对导入的设计,如,由故事导入、视频导入、歌曲导入、谜语导入等。历史课中的故事很多,我们可以向《百家讲坛》中一些著名学者们学习他们精彩幽默的语言,讲述历史课文中的典故或者故事。伟人的事迹对于学生有较强的塑造性,平时多搜集些学生接触不到的又很熟悉的事迹,例如,讲解中国外交历史,可以多讲述一些周恩来同志外交的故事,这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社会性。通过视频的影像画面,让学生走进了过去的时光,重温了历史事件,使历史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时教师再巧妙设问,为学生主动学习搭建平台。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不管采取哪一种,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学生的心。
二、交流互动,抓住学生的“情”,打造快乐课堂
我们学校是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底子薄。另外一些因素导致学校、家长、学生不重视历史这些小学科的学习。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改变自己的心态,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学习的自信,找到学习的快乐。过去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要求老师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还给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我在课堂中力争做到留给学生充足的话语权;留给学生足够的创设空间;留给学生即兴的点评权;留给学生思维的轨迹等。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學习兴趣,我首先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让学生在我的历史课堂中找到在语、数、英课堂中从未有过的自信。课堂中让学生点评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认真思考问题,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我的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时而让我感动,时而让我遗憾。但正是这些感动和遗憾,培养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师生感情,也为创造快乐课堂奠定了基础。
三、关注状态,抓住学生的“神”,构建有效课堂
课堂中,我们要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而不能只关注知识的掌握。现在的课堂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抓住学生的“神”。
首先,关注学生是否参与课堂。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其次,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看学生的回答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等。再次,关注学生的情绪是否高涨。在课堂上感受到他们张扬的活泼生气,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还可以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来调控,如,摇头否定,则表明他有异议;如,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则表明他还有独到见解。我们也可以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做好以上这些,就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还是沉闷压抑;是师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彼此产生心理愉悦,还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彼此厌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既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生命质量的提升。高效课堂是在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