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5后杨韵璐:经营一份乡土情

2018-03-26明非

当代工人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姨食材鸡蛋

明非

钢筋水泥,写字间工作室,方案创意,音乐咖啡……曾经,这是杨韵璐顺其自然要走的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她,拥有教师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这些入职大企业的“资本”是杨韵璐利用业余时间考取的。连续4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支部书记”等称号为这个1996年出生的姑娘所做的努力做了恰切的注脚。这些本是杨韵璐离开纯朴村庄的通行证,如今,却成为她回到辽宁省营口市黄土岭镇原乡林场创业的助力。

连绵青山、潺潺溪水、泥泞土路、葡萄架鸡蛋筐、石磨酱缸、土豆辣椒……这是杨韵璐转头回乡,常挂在心的世界。

本来约定的采访,因一场大雨耽搁了。杨韵璐要开车两个小时才能進城,视频里,大雨如注,似乎要展示一个小姑娘走出这山村有多么不易。再次约定,见面时,阳光清风,瘦而不弱的杨韵璐精心打扮过,有点儿像那个漂亮的喜剧演员张小斐。她忙着摆放新鲜的原生态食材,也忙着招呼一大早就光临的顾客。“鸡蛋还有没?家里一个鸡蛋毛都没有了,好几天没吃鸡蛋了。”“大姐,不好意思啊,这个已经有人预定了,我最多能给你匀出一盒。”“我排了,我排的是2斤。”“姐,我这儿还有一个星期前预定的呢。”

捡完鸡蛋,杨韵璐起身,先指粉条,“这是我们找老人家用过去的方法,纯淀粉纯手工做的,你看粗的也有,细的也有,炖的时候不会一下子就汤了。”拿起小土豆,“这个红皮土豆是村里的农民种的,别看长得Q,特别面特别沙,是我姥爷那辈人种的那个品种。”捡根豆芽,“我们这个都是笨生的,比常见的那种须子长,不是那种又粗又胖又好看的。”拎起一串葡萄,“这是黄土岭镇白家堡村一对快70岁的老夫妻种的,你可以直接吃,没有农药。不是特别甜也不硬。”

杨韵璐算不上纯粹的村里人,但家门一开,即是郁郁葱葱的大山。

她家在小镇开一间杂货铺,生活需要的,洗衣机、电视都卖,生活大概是不算苦的。

但她自小就见了许多过着苦日子的人。一位老父亲想给要结婚的儿子准备点儿东西,看中了一台电视机,没有钱,就拿养的鸡和鹅来换。那只冠子又大又红的公鸡站在她家院墙的最高处,左顾右盼,杨韵璐至今难忘。如果这些鸡鹅能很好地卖出去,就不会有那位老父亲几次欲言又止的尴尬。

意料之外,好学生杨韵璐毕业后,被父亲杨光约谈,让她返乡卖山里的食材,她不得不面对更多朴实无助的村民。

“我这个专业应该是到北上广那种大城市更有发展,一开始我没想过回营口,更没想过要天天过沟过坎地到农户家取菜。一开始,我收的不多,后来农户们互相传,听说杨光的闺女在收菜,来送菜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那天早晨,我去一个大姨家取黄瓜。大姨说她还有长豆,问我能不能卖出去。我现在就这些顾客,这长豆真的是没有销路。我心里难受,跟大姨说,要是能卖出去,肯定帮你卖,但现在没办法。”

“昨天去的那家,阿姨左臂没了,她说那是以前打苞米,手套卷机器里了。我问她老伴呢?她说老伴也没有了。我说我一定想办法让你的生活改善点儿。”

“有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棍,捧着二十几个鸡蛋来找我,还有黄瓜、辣椒。我不数的,奶奶说多少就是多少,她不会骗我。有时候,这个食材卖不出去,有方法就制成咸菜或罐头,没有招儿的我就自己拿钱买下。”

“别看村里有几百农户,但有时候一天只有一根丝瓜,几十个鸡蛋。这种笨鸡蛋,一天就下两个。我都是昨天收的,今天卖。没有那么多,我就不卖,也必须保证这个鸡蛋是新鲜的。为什么我家今天没有玉米,因为太嫩了,掰不下来。我现在的宗旨是每样东西都要质量而不是数量。”

“我那时觉得自己回老家,学的东西就没什么用处,实际上不止,我可以用我的设计,帮大家把种的食材形成一个品牌效应。以前乡亲们种的菜,几毛钱卖出去,根本不赚钱,连糊口都谈不上。现在市里边的人能吃到新鲜的、绿色的,乡亲们也能稍微有点儿收入,我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我现在很乐意做这个事。”

杨韵璐的微信群里有近500人,她会在群里发当日新的食材,谁订货可以直接留言。有时候杨韵璐都不敢预定,因为一到市场摊位,她就得立刻给顾客备货,三个人都忙不过来。因为在长春读书的缘故,她的外地顾客长春居多,也常往北京上海发货。虽然价格比普通的贵一点儿,但因为一旦吃过,就觉得是那种难舍的老口味老口感,“回头”顾客也就特别多。有个长春的顾客说,杨韵璐卖的猪肉,不放调料,直接用白水煮,不起沫,还特别香。杨韵璐就告诉他,我们的猪成天在山里溜达,喝着山泉水,吃着没有打药的菜叶,养足一年。对方问她不打药生虫子怎么办?她就如实回答,用手抓虫子呗。所以,纵然杨韵璐穿着时尚充满设计感的衣服,袖子里却极有可能藏了一只虫子。

以前,杨韵璐只是挑剔的食客,如今却变成了更挑剔的为食客提供服务的人。她不认识这个梨、那个李子是什么品种,问农户,得到答案,润色后就告诉她的顾客。以前她不知道哪里是前槽,哪里是后[靶] [酋],现在分得特别清。她曾以为上农家肥很简单,后来才知道鸡粪猪粪都是有配比的。于是,有顾客被她所说的故事触动,就相约上山去玩,看看“原乡林场”的鸡、鸭在什么环境养的,看看豆腐、香肠怎么做的。杨韵璐会热情地招待。一来二去,原乡民宿就成了“新项目”。她不想把这个项目做大,但想做久。因为那如桃花源般的山村,有接待客人的热情,却也有“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自我保护。

短短几个月,杨韵璐瘦了10多斤,原本就不胖,现在拍完照都得自嘲“越瘦越丑”。但听到一位自称珍姐的顾客说“以后我们家菜就都在你们这定了”的时候,好像那些随着疲累消失的体重又回来了。杨韵璐说她感受到了双重的信任,村民对她的信任和顾客对她的信任。这信任让她感动,也让她珍视。

杨韵璐的微信封面是她站在石块上,仰着头,望向那树木掩映着的阳光。 “我其实害怕有一天见不到这样的阳光……”并非悲观,而是责任。22岁的她知道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要走的路格外多,通往张阿姨家的路,通往李姥爷家的路……

猜你喜欢

大姨食材鸡蛋
醉酒的大姨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我等你
上门做客礼先行
寻觅食材的原味
食材变动物
神奇的鸡蛋画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