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

2018-03-26屈佳慧薛大维符爽王慧欣刘悦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问卷调查大学生

屈佳慧 薛大维 符爽 王慧欣 刘悦

【摘要】本文以在线问卷调查形式,通过社交网络和线下宣传相结合方式获取目标样本。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普遍存在,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公民和国家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 国家认同 问卷调查

一、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现状调查的必要性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中心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力军,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度极为重要。积极、健康、向上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主流,但是仍有部分同学存在国家认同弱化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进行现状调查以发现问题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提升策略。

二、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

本文以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社交网络和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目标样本,其中配合填写调查问卷的同学共有3004人。在总体样本中64.61%为共青团团员,26.83%为共产党员,8.56%为群众。

(一)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回答问题“如果您在国外有极好的前途,但祖国需要您的回归,您会怎么抉择?”时,36.98%的人选择“待遇好就回国”,18.58%的人选择“短期回国待情况好转再找机会回到国外”,4.86%的人选择“不会回国”,选择“义无反顾回国”的人仅占39.58%。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面对国家需求时,会优先考虑物质因素。在回答问题“假如您可以在出生前选择自己的国家,您愿意出生在?”时,51.36%的人仍然选择中国,有近一半(48.64%)的人选择了其他国家。在回答问题“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大部分的中国人”时,52.73%的人所用的形容词还是贬义性质的。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中国人的素质等并不太认可。这些调查数据是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不强的一种表现,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不强。

(二)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回答问题“什么情况下最能激起您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时,25.67%的人认为“综合国力迅猛发展,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投反对票而从前只有弃权票”最能激起强烈的国家认同感;19.64%的人选择了“灾难面前,中国政府总能迅速做出反应,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14.01%选择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顺利承办北京奥运会等国际盛会,享誉世界”。可以看出,这三个选项都直接或间接的反应了综合国力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您认为国家认同感在大学生身上的哪些特征体现的更为明显”时,39.15%的人选择了“行为选择多样化”,27.26%的人选择了“富有公平正义感”,这两个选项的特征离不开综合国力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文化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其对国家的认可程度必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衣食住行,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各个行业蓬勃发展,大学生的选择不再单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祖国之中。

(三)教育及引导的影响

调查显示,10.59%的人认为国家认同感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关系,但是66.44%的人认为拥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是当代大学生的义务。近一半(49.13%)的人认为大学不再开设语文课而把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课,会冲淡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但也有相近数量(48%)的人认为“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在中国越来越流行是一种文化交流。基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大学生的认识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对矛盾的,这与他们的特征属性有一定的关系。节日背后的东西的影响性与工具的功用性,在认识的角度仍需要一些正确的引导,大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区分之处便是受教育程度,可见教育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提升策略

(一)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内容。教育及引导是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之一,可以从加强课堂教育和注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1.加强课堂教育。加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是道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而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和专业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我国高校应该把课堂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环节,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具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要求的价值观和国家认同感,拥护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公民。

2.注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仅仅依靠课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不够的,要拓展社会实践渠道。高校应积极发展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公民意识,这样大学生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可以有更深刻的体会。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应丰富多彩,例如: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让学生迈入社会,经受锻炼,以便更好地提升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提升大学生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指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国家意识提升了,历史使命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综合国力的认识自然会得到提升。提升大学生的国家意识途径主要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1.提升政治意识。应该将国际形势和大学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民法制意识薄弱、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等。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国家意识被削弱。我国应科学立法,使法律得到严格的执行。

2.提升经济意识。很多大学生的经济意识并不成熟,拜金主义在某些校园之中盛行,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为逃避工作,加入了“啃老族”的行列。为应对这些风气,各个高校应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理财观念与正确的消费习惯,可以从校外请一些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在校园内开展讲座,用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经济独立意识,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国家意识,就必须加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我国应利用新闻媒体等渠道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文化教育,例如,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举办各种讲座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当代大学生不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坤凤.大学生“国家认同”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9):60-64.

[2]陈锡敏.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J].教学与研究,2017,(02):86-93.

[3]许亚锋.西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6,(05):98-105.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问卷调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