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信社小额农户贷款面临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8-03-26吴建锋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信社防范对策小额贷款

吴建锋

【摘要】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充分利用网点辐射面广从业人员多的优势,大力推广小额农户贷款,为支持“三农”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落实中央“乡村振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小额农户贷款的自身特点,以及信贷业务人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不尽职等,致使小额农户贷款存在的一些弊病和潜在的风险点不断暴露,出现风险的因素也趋于多样化。为了防控小额贷款风险,更好服务“三农”,支持中央的“乡村振新”战略,亟待从各方面入手,找出应对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信社 小额贷款 风险 防范对策

随着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小额贷款的风险也逐渐的显现出来,最主要的反映在于不良贷款的资金和资产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管理从而提升贷款的业务质量,规避风险,是当前农村信用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农户或农村个体工商户,而从农户贷款的性质本身来看,其存在着潜在的“信用风险”。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对于一个人的信用度的高低需要进行深入的考量,通常来说其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难以分开的,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注能够衡量一个人的信用度,且当前我国的征信体系尚未健全,因此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对于一个人的诚信度考察是比较难的工作。除了诚信度以外,发放贷款时还要对农业的弱质性进行考虑,农户进行贷款主要是用于种植、生产、养殖,而这些产业大多都属于弱质性产业,农户也属于弱势群体,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甚至很多时候自然因素是决定因素,因此贷款本身存在的风险比较大。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农户的生产和养殖将必然导致减产,没有盈利甚至出现负盈利,这就大大削弱了其还贷能力,增加了贷款风险。由于自然因素等一些其他的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预防风险的发生首先要重点考虑其不确定因素。

(二)贷款“三查”机制执行不到位产生的风险

一是贷前调查流于形式。尽管农信社有网点和人员优势,但与辖内广大农户的金融需求相比,仍存在“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信贷人员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户贷款的贷前调查,加之个别信贷人员工作作风漂浮,往往凭“道听途说”,凭个人印象和经验来考察农户情况,导致贷款调查数据不真实,信息不对称,为贷款形成风险埋下了伏笔。

二是贷时审查多“任性”。因小额农户贷款额度小、时间短,发放较灵活且审批权限一般集中在基层网点。个别基层信贷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放与不放”“放多放少”都是自己说了算,掌控着小额农户贷款的“生杀大权”,这种“任性”为贷款埋下了风险隐患。

三是贷后管理走过场或放任自流。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以后,要进行贷后的检查,这是必要的基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贷款出现的风险。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对于贷款的贷后检查的工作都相对忽视,他们更加注重贷款的次数和资金总数,而有的员工认为对企业发放的贷款金额较大,因此贷后的检查主要以企业客户贷款为工作的中心,对于农户的贷款检查和监督则相对忽视,这使得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不断上升。正是由于一些陈旧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户所拖欠的小额贷款并不及时归还或者久不归还,这就形成了不良资产,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信誉和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是产生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体系缺失带来的风险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政府在对农民进行教育不到位和各金融机构宣传不全面等原因,导致农民在小额贷款认识上存在误差。目前农村的信用环境普遍较低,还款积极性较差,借款合同到期后部分农户认为我现在还不了,不代表我不想还,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约。有些农民甚至认为小额贷款就是救济款、扶贫款,人人有份;看到别人可以贷款,觉得不贷白不贷,甚至误认为这是可以不偿还的。较差的信用环境给农信社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这对农村小额贷款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二、降低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优化农户信用环境,构建信用体系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民对小额信贷的具体业务、贷款要求、偿还水平等认识不清,因此信贷机构要提高农民信用观念,让其了解农村金融政策。同时加强对企业及个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信用观念,为改善社会信用状况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氛围。此外,对于农民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诸如跟风借款等错误的做法,农信社的信贷人员既要耐心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让农民了解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初衷以及各种利害关系。同时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户档案,以村、村民小组为单位,一户一档,详细记录农户用款、还款情况,为做好农户信用评级提供依据。

(二)建立农户贷款保障机制

由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农业是一个低收益的弱势产业。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市场风险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和信用社形成合力,打造农民信息咨询中心,通过对农民提供产业支持,增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功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信息咨询和市场价格的调节,加强农民对市场的认知,以市场需求调节生产,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增产增收,为贷款的偿还提供保障。

(三)贷款环节严格把关

农村信用社在贷款的评级授信的过程中要严格,不能够心存侥幸心理,做到细致和严谨。首先在信用社发放贷款前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访问,真实掌握农户的真实和详细资料,并建立农户电子档案,同时对于农户贷款的政策要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农户能够明确贷款情况,可以通过利用村委会推荐和信贷员审核的方式,保证贷款的公开、公正以及公平性,贷款的额度与农户的实际经济情况相符合。同时,农村信用社每年都要对授信额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当地的贷款实际需求来制定出匹配和适应的营销方式。在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各种营销活动,但是要控制好风险,不能够盲目追求貸款业务和数量。

(四)加强贷后监管和跟踪检查工作

一是强化贷后管理。农户的小额贷款具有极强的政策性,贷款比较小并且较为分散,在管理的过程中工作比较繁琐,因此,信贷员对于平常的评定工作要切实、认真、负责,定期进行审核和检查,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贷款后要关注农户的用途,如果用于转借或者假借,掌握切实证据后,农村信用社有权力收回贷款,对于不还贷款的农户,可以通知村干部代为催收,依靠村民委员会的力量,并从舆论的角度予以道德谴责,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对于恶意逃脱债务的,要利用法律武器进行解决。二是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首先农村信用社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不良信用黑名单,将其对外公布并进行农信社内部通报,严禁类似用户再次办理贷款业务,防止潜在风险的发生。另外,农村信用社应该建立健全农户贷款检查制度,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对于当地人民的认知和熟悉程度,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贷款农户的生产和经营情况,熟悉其经济往来和信用履行程度,是否有赌博、挥霍等不良行为,保证贷款有来有回。

(五)强化不良资产的责任追究

纵观信用社在对农户评级授信过程,普遍存在重评级授信而轻发放和管理的现象,部分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内部对于不良贷款的定责问责和追究机制薄弱、员工责任心缺失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导致责任心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旦形成不良贷款后,内部对于责任人的追究措施不健全、问责不到位,未能让违规操作人员付出应有的代价,容易滋生主观上的麻痹大意甚至是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这种违规成本过低或缺失致使信贷人员的思想长期处于放松状态,认为执行制度和不执行制度一个样。因此,联社应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及时将出现风险的贷款移交给纪检监察、稽核审计部门进行专项稽查,从而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并确定其责任人,加大问责力度,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信用社的利益,让违规人员真正感受到严格责任追究的“切肤之痛”,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形成制度威慑力,防范信贷风险。

三、結束语

虽然农村信用社实施小额贷款,是当前建设农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其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和多样的,这对于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实际中,要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严格把关贷款环节、加强贷后监管工作、加强不良资产的追究,从不同的阶段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斌来.甘肃省M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风险控制问题探讨——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6.

[2]王艳龙,付颖赫.基于农村小额贷款视角对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J].商业会计,2014,(9):57-59.

[3]李扬.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否缓解了农村小微企业的正规信贷配给——基于淮安市农村小微企业的调查[D].南京农业大学,2014.

[4]甘甜,张隽钊.浅析解决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对策——以云南墨红镇农信社为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3):71-72.

猜你喜欢

农信社防范对策小额贷款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农信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大竹农信社:以花为媒宣传金融知识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
浅析农信社优化存款结构的必要性及对策
山东:首次表彰小额贷款先进 累计发放贷款471.16亿元
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
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