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推进人民银行审计成果转化运用

2018-03-26戴锋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成果

戴锋

【摘要】审计结果的转化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审计实现的价值,是检验审计结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结果转变的基础上,研究了内部审计结果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审计结果转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科学 工作成果

一、引言

审计成果运用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内部审计价值的体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紧跟审计核心任务,为维护各项业务的运作规范和风险防范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审计结果的转化和应用仍然是薄弱环节。

二、现状分析

从静态分析来看,首先,合规审计一直占主导地位,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评估审计工作尚未全面开展,审计结果也缺乏多样性,对内部审计结果的需求也没有改善的余地。其次,审计结果转化的手段落后,审计结果转化没有达到可用性、易用性和管理性的条件。中国人民银行基层机构的审计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上级机构组织的项目任务上,审计结果主要发送给上级部门和审计反馈机构,审计结果运用在服务组织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推进业务建设上职责不明确。

三、思维方式

旧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人民银行审计工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项目及其实施程序过于规范,没有创新,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会产生“一生一遇”的感觉,使基层人行审计流于形式;其次,反映的问题是过分强调的是细节和小问题,细节处处突出,重点问题不突出,层次不明确;再次是缺乏系统辩证思考的分析,未能从宏观角度把握全局[1],这就要求基层央行审计人员要加强理论和审计技能及相关知识,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站在一般高度,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涉及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创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转化方式

根据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内审成果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可以从形态、功能、性质和作用四个方面对内审成果进行转化:

(一)形态转化

可将基层人行审计报告特种形态转化为审计通报、审计简报等一般形态,根据审计报告内容,分年度对审计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形成审计问题通报或内审情况简报,将内审封闭资料转化为开放资源,借助人民银行内审司开发的《内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把审计活动所获得的审计情况录入到管理系统中,使用者经过授权后,可以从管理系统直接浏览本级审计信息,使内审部门封闭保存的审计资料向全行开放。

(二)功能强化

将审计确认功能延伸为评价功能,在对确认事实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管理+效益”核心内容,开展审计评价。将评价功能延伸为示范功能,对被审计对象评价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典型示范材料予以推荐。

(三)性质优化

对基层人行内审问题的“内部性”与“负面性”进行转化。对“内部性”较强的审计信息,严格依照规范程序进行脱密处理,在不违反保密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形成审计分析报告或审计问题通报;对审计中的“负面性”问题,在消除“负面性”之后,在不对被审计单位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在适当范围内反馈有必要反映的审计问题。

(四)作用深化

将审计报告、专题案例、综合分析、总结材料等审计成果进行深层发掘,提升运用层次,形成探讨审计方法、解决审计问题的理论研讨报告,不断扩大作用面,将典型个案转化为普通案例,对审计所发现的新生性、风险性典型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提炼成普通案例,供系统内控管理、风险评估借鉴使用。

五、运用途径

为使审计成果能够循环使用、综合利用、多方运用,可以通过引用、借鉴、交流、咨询、反馈、报告等多种渠道,实现内审成果跨时段、跨专业、跨机构运用,达到一个项目多项成果,一类项目综合开发,短期项目长期利用的效果。

(一)循环利用渠道

疏通循环利用渠道,实现内审成果跨时段运用。注重内审成果的周期循环使用,延伸内审成果使用期限,使过去成果可以现在使用、现在成果可以将来使用,前后审计结果能够分析对比。

(二)多方利用渠道

疏通多方利用渠道,实现内审成果跨专业运用。确保内审成果可以分别运用到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中的组织治理、内控管理和业务建设等不同领域。

(三)交叉利用渠道

疏通交叉利用渠道,实现内审成果跨机构运用。对于相同或相近审计检查项目成果,能够在不同分支行的内审部门之间,以及上下行内审部门之间进行成果交流、交换,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六、外部审计可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

(一)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央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监督机构,不参与内部管理活动,但其监督管理活动符合基层央行主要目标,能使本行的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一致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具有相同的审计内容,审计基础和审计方法,这些标准是基于统一的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等,基层央行作为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必须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审计机关制定的审计准则,这为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的结果创造了条件[3]。

(三)节省审计成本

外部审计人员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全部或部分使用审计结果,可以减少现场检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审计费用。

(四)评估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看审计内容的实施是否一致,如审计类型,审查范围,涉及的审计期间,包括下属单位。其次是看审计准则是否遵循,内部审计是否遵循内部审计专业规范,以及审计业务实施中应遵循的行为规则,如果没有专业的规范或者规范不严的标准不能严格遵守,工作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最后是工作成果的可信度,对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工作底稿、审计证据进行审查以确定其工作是否可信,有无质量保证。

七、總结

基层人行内部审计工作可利用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结果。由于内部控制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内部审计工作,结合熟悉本单位业务运作和控制程序的内部审计人员,其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可信度高,对于内部控制指出的薄弱环节,有必要进行调查核实,看是否真的是薄弱环节,是否采取了改进措施。二是内部审计机构对下属单位进行审计的结果。如果内部审计机构对相关下属单位进行全面审计,应当对其工作进行评估,并利用审计后的审计结果,减轻下属单位的审计工作量。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发现的线索来确定审计的关键领域。

参考文献

[1]董晓春.基于制度变迁的中国债券市场结构与行为研究,2006.

[2]吴陵涌.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审计工作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刘汝姣.我国利率改革的宏观效应分析[J].浙江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成果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工大成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