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机构个人按揭贷款风险探析

2018-03-26毛诗曼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风险金融机构

毛诗曼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按揭买房成为当代青年购置房产的新常态,而按揭贷款的风险也呈现出时代性的特征。本文将探析金融机构个人按揭贷款风险,以期能够排除隐患,未雨绸缪,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机构 个人按揭贷款 风险

一、前言

“按揭”一词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它是信贷业务的一种,近年来,按揭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它帮助许多青年与贫困家庭圆了住房梦,更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但个人按揭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规避,也会对房地产与金融事业造成影响。

二、金融机构个人按揭贷款风险分析

(一)开发商方面而引发的风险

开发商是房产买卖最终的受益者,受到金钱或利益的趋势,大量的无良开发商在接收到购房者的贷款后,将房产卖给他人或直接携款潜逃等,严重的危害到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购房者因没有及时的得到房产而不愿归还贷款,致使银行的资产也受到影响。

假按揭也是目前个人按揭贷款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假销售的途径,套取银行的贷款,却不以真实的购房为目的,这种“踩线”的行为在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开发商因此赚的盆满钵满,而银行的利益却严重的受损。

此外,地产商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导致违约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例如:延迟交房期限、房屋的质量、面积等与合同中的描述不符、购买者无法取得产权证明、开发商拖欠工程款等,都导致房产无法及时的交付到购买者手中,致使后续问题不断滋生,为购买者与金融机构双双带来风险[1]。

(二)接待人方面引发的风险

目前,我国尚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但人们对于房产迫切需求,法律对于借贷人的考虑不全,对于借贷人发生生老病死后是否还需要继续供楼等内容,并没有详细的记载。现代社会中的失业人员越来越多,借贷人所在的公司倒闭、破产,致使借贷人的收入下降,不再具备偿还贷款的能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致使我人口中户籍所在地与工作地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异地购房成为大热门,但由于购房者提供的信息不真实,缺乏背景资料等原因,导致银行贷款面临巨大困难。

(三)银行自身原因

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警惕性不高,致使贷款过程中对于借贷人的信息情况了解不详,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银行埋下风险隐患。此外,抵押物的管理与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都导致银行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严重的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三、防范金融机构个人按揭贷款风险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有效的规避个人按揭贷款的风险,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银行有关部门应当合理的设计贷款的操作流程。目前,我国银行对于个人贷款的风险管理较弱,相应机制也不够完善,对此,我们可积极的向国外学习,汲取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构建风险调查、评估、处置于一体的管理体系,各环节独立的负责一项工作,彼此间又能够相互配合与制约,共同承担风险,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效率。

(二)重视对贷款人各方面的调查

贷款是银行与借贷人间的双向交易,想要有效的降低借贷风险,不仅需要从银行入手,还要加强对借贷人的监督。在发放贷款前,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与贷款申请人进行多次对话,通过一定手段,保证贷款者信息的真实性,结合贷款人的素质情况、实际收入情况、生活习惯、信用状况等内容进行分析,最终像贷款人发放合适数额的贷款。

针对不同的人群,应当制定针对性的授信评估策略。例如,医生、公务员以及高校教师等通常会有兼职收入,且信息不透明,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其单位的工资证明进行评估。再比如证券投资人等的收入变动幅度较大,很难直接从数据上就评估出贷款者的负债能力,对此应当制定更加严密的还款要求,并对带患者进行紧密的监督。

(三)抵押方面的风险防范

抵押是一种以物换取资金的方法,由于抵押物的市场价格会在不同时间段发生改变,因此银行需要对抵押物进行科学的估值,慎重的进行交易。银行在对房屋进行估价时,除了要考虑房屋本身的功能外,还要对周边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评估后再作出决定,才能够有效的防止房价下跌的风险。

期房按揭中的抵押是一种期权抵押,这就意味着期房抵押的风险高于现房抵押,因此在抵押前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对房屋进行有计划的估价。估价应结合工程形象进度、建筑面积与实践点等内容,制定科学的估价计划,保证抵押物的相关手续齐全,确保抵押物的市场售价合理[2]。

(四)强化贷后管理

近年来,经济适用房成为现代国民购房的首选,随着购房的人数越来越多,银行所接触到的房贷业务比例也不断提升,借贷人数瞬间暴增,客户呈现出分散性与流动性特征,致使在贷款办理完毕后,银行对借贷人的动态监管始终不到位。因此,必须强化按揭贷款后管理。加强对每一位借贷人的微观管理,一旦发现借贷人涉及民事及刑事问题的需要及时进行追踪,必要时还可介入调查,保证抵押资产的安全。对于不能解决的贷款问题,银行方面也可以采取强制性的措施,通过中间机构的帮助,采取以大换小的措施,最终收回所欠的贷款金额。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借贷人、银行与开发商三方面出发,细致的对个人按揭借贷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探析,并整理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望相关主体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个人按揭贷款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增福.商业银行个人按揭贷款风险防范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15):104-106.

[2]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关于新形势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防范[J].现代金融,2016,(05):22-23.

猜你喜欢

风险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