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学习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2018-03-26刘鹏

学理论·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制度建设班主任工作

刘鹏

摘 要:学校必须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常抓不懈,督促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从加强监控制度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强班主任工作三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建立起对于中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体系,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平稳提高。

关键词:制度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1-0166-02

对于学校来讲,基本构成单位是学生,教学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核心。对于每一所中学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文艺特长、综合素质代表着学校的整体形象,而考试成绩则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学校必须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常抓不懈,督促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不牢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主动性与自制力较差,就更需要学校的学习质量监控体系进行约束。笔者认为,从加强监控制度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强班主任工作三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建立起对于中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体系,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平稳提高。

一、加强监控制度建设

平时所说的“教学”这一名词,具体是指“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协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造就人才的重要基地,实现这一职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时间最长,任务最重,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1]中学在强调教学工作的时候,不能只对教师提出要求,监控并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样属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加强针对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的制度建设。

1.在中学的学习质量监控体系中,学校教学领导部门的态度与做法决定了全校对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视程度。在学校的教学部门中,基层教研组和班级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控是最直接的,也因此,必须先根据各个教研组和班级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如《班级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XX课程考核办法》《学生学习意见反馈》等各种制度规定,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监控做到“有据可循,有章可查”。

2.制度所规定的不能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可以付诸实践的质量监控体系,包括不定期的学习情况抽查,随堂听课,考查,定期的学生考勤检查,对学生的笔记、作业的检查,期中、期末考试等,都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教研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必须制定更加契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要加强制度实施的监督,既要制定制度,又要付诸行动,还要确保实施,从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3.制度是要依靠人来推行的,沒有责任心的话,再完善的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学校领导、教研组主任、班主任应当坚持听课制度,学校内部定期观摩教学、开展评课活动,加强对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的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质量稳步提高。各位普通任课教师应当在主动反思中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对于教师而言,“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2]教师在互相学习中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方法,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在师生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推动学生的学习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加强学风教风建设

“教和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告诉我们: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矛盾统一中进行的。”[3]对学生学习的掌控也不能只强调上课签到、课堂点名、作业检查、例行考试等以强迫性手段达到目的的学习质量监控方式,学生是否会前往课堂不应当只依靠点名、检查或考试,学生若不愿意走进教室,被动强迫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可能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状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推动学生主动走进教室的最佳动力在于学校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风气会对学生学习起到无形但有力的督促作用。

风气是整体环境的体现,会深深影响到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对于每一位同学个体而言,全校上下形成的积极向上的学风会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学生只善于独自学习,不能积极与其他同学达成沟通,与教师间的联系也很少,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够;也有部分同学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这就要求在教学监控过程中强化学风的建设,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授课时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下课后通过辅导、答疑、活动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与相互鼓励,树立积极学习的先进榜样,在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小组培养学习典型,营造学习氛围,带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热情。学校和班级学习风气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会形成同学间相互赶超、良性竞争的学习局面,最终推动所有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在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教风建设。“无论哪一门学科,只要教学得法,就能像其他任何学科一样,给予良好的心理训练,而良好的教学能蓄意地保证从它得到理智技能的迁移,像从任何其他学科一样”[4],因此,教师首先应当调整自己的思想,清楚认识到每一名中学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 “能不能”的问题,更重要的则是“专业态度”即“愿不愿”的问题。专业态度要比一般心理学意义上愿意、喜欢、向往的态度有更深的含义和更高的境界,这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中学任课教师必须强调“专业态度”,自我重视教师工作,不能只强调代课、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还要充分认识到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引导、劝慰、处理、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等教育工作具有同等重要性。其次,在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下,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被学生认可。古人曾指出:“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这就是说,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个方法问题,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造成一种趋向和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认为:“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想要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这番话就是在强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不需要运用强迫性监控手段就能够通过良好的教学风气和突出的教学技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取得更优秀的学习质量。

三、加强班主任工作

面对学习能力强但分辨能力差的中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加强中学学习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应当在严谨的专业態度的基础上督促学生的学习,帮助中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并要在确保学生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对家长、学校、社会的感恩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1.学校整体的风气由各个班级的风气共同构成,班主任必须将班集体建设成为共同学习、互相监督的阵地。班主任在每学期都需要定期组织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在畅所欲言中开展班级工作,学生们通过坦诚交流意见和建议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等各个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促进学习质量监控的有效开展。大家相互监督,一直保持良好的班风班貌,最终会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责任感。学习方面的积极向上,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精神风貌会督促学生们齐头并进、共同提高。

2.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在课堂之外还有许多实践教学活动,这是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当代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应当多才多艺,班主任应当按照学生的基础、天分和兴趣,在歌舞书画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天赋和潜力,为学生自己、班级和学校争得荣誉。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班主任可以激励班级同学积极行动,同学们的出色表现会为活动的成功增添靓丽的风采。班级文艺活动的开展将是卓有成效的,充满活力的班级必然能够培养出多才多艺的同学,也能够振奋学生的学习精神。班主任应当积极遵循学校的安排,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在和谐、平稳、有序的集体氛围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动中学素质教育建设。

3.在强调文化课学习的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培养同学们对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体育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主动地配合体育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多种体育健身活动,促使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为安心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班主任还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除了与家长共同督促学生的学习外,班主任还需要关心学生的困难。对于很多地方农村中学来说,大部分是农村学生,有许多学生家境贫寒,无法支付学费、生活费,只能靠借钱、贷款上学。近几年国家、社会逐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关注和资助力度,班主任应当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负起责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处留心,深入了解哪些学生属于贫困家庭,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种种实际手段减轻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保证学生的学习。

四、结语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中学学习质量监控体系也逐步科技化、网络化,各种网络评教、第三方数据分析等现代化手段纷纷被采用,但其推广到每一个地区的每一所中学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不做具体分析。就目前中学的普遍情况而言,加强制度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班主任工作以推动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切实可行的,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各所学校的具体情况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4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6.

[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99.

[4]马骥雄.外国教育史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93.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制度建设班主任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