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顾学生需求的计量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3-26邓小菲韩剑萍董廷旭

大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教学改革学生

邓小菲 韩剑萍 董廷旭

[摘 要]为了顺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我校转型发展的需求,绵阳师范学院结合三个年级中已上过课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历年上课情况,针对计量地理学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偏难,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与学科、教学要求不匹配,实践环节不合理等主要问题,兼顾学生需求,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其教学改革思路和策略有“2+2”培养模式、修订新大纲、编写新实验教材、改革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考核模式。

[关键词]计量地理学;教学改革;需求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2-0058-03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計量地理学就被教育部列为我国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的专业课。[1]我院从2003级本科开始开设计量地理学课程,至今一直将计量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绵阳师范学院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新的办学类型定位为师范型、教学型、应用型、地方型,以后将更加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计量地理学如何走出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专业主干课,需要进行思考、尝试和探索。

一、计量地理学的性质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它不断吸收数学、计算机科学的新知识,又与和地理有关的各种新技术学科交叉、融合,其学科方法复杂、计算量大、决策功能强。它既为地理研究服务,也直接面向社会实践应用领域。[2]这决定了其在教学中是最难学、难教的课程之一。它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数学、地理学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任课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对计量地理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应用能力,还要培养其地理学思维,使其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形势。本文结合对我院在校上过计量地理学课的2013级、2014级、2015级学生进行的匿名课程需求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34份)的结果,以及团队历年上课情况,对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教材偏难,学生学习困难

我院所用计量地理学教材为徐建华老师的《计量地理学》2014年第2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4.78%的学生对该教材满意,55.22%不满意。不满意的学生中76.1%表示教材偏难,基本原理推导多,学习困难,必须在课堂上由教师教授引导才能理解教学内容,才能有一定的学以致用能力。

(二)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与学科、教学要求不匹配

计量地理学要求学生在掌握某种数学方法、理解数学模型的地理学含义后学以致用。我院在大二下学期开设计量地理学课程,虽在前期开设过相关的数学、计算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等课程,但学生掌握的情况差强人意,所以在计量地理学的知识理解掌握上存在脱节现象,教学需求和知识储备不匹配。很多学生反映前期学的太浅,没想到在解决专业应用问题时要用到那么复杂和实用的背景知识,所以造成到了让他们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时,经常出现使用方法与实际问题不符,或是模棱两可,或是束手无策,或是用了正确的方法也不知结果的地理意义等状况;尤其是应对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学生更是无法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往往是教师讲解完后才有所感悟。

(三)教学内容庞杂课时少,实验环节需进一步加强

这个教材的内容涉及11章,每一章的方法都是针对复杂地理问题中的某一类方法的精炼总结。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应用型人才定位的需求,我院计量地理的学时数从2003年的64学时改成2014年起的56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从10学时提高到16学时。这给我们的教学带了新的挑战。40个理论学时、16个实验学时,如何在不降低应用要求的情况下,保质地达到人才培养目的,让我们倍感吃力。在问卷调查结果中,66.81%的学生表示希望将计量地理学改为以实验为主、理论为辅的主干课。对于目前学时的合理性,有58.04%的学生认为设置合理,其余学生则认为不合理,选择不合理的学生中100%都提出需加大实验学时,加大对实践技能、应用技能、专业分析能力的培养力度。

(四)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目前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多媒体辅助结合案例的教学方式,上课时先介绍某种计量地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推导过程,再讲解例题。这种模式有很多弊端,胡碧松等[3]有具体阐述,我院情况和他们学校情况类似,在此不再论述。从教学过程和考核统计结果看,两极分化情况严重。13、14、15级的学生考核结果显示,优秀比例为3%~10%,此部分学生重视计量地理学在专业中的作用,注重理论和实践。不合格比例为5%~11%,这些学生自身基础不好,想学又觉得困难,不能坚持到最后,考核未通过,其中大部分为理论考核没通过;其中有1、2个学生上课听不进去,直接放弃考核。

(五)考核方法已不适于检验应用水平

我院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闭卷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和考勤成绩共同组成。63.32%的学生对考核方式满意,36.68%的学生不满意。不满意的学生希望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为考核标准,在重视理论理解的同时,加大对实验的考核力度。说明目前的考核方法用于检验知识还是让学生满意的,但不适于检验应用水平。

二、学生需求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计量地理学教学中教学改革,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比如杨新军[4]将地理学思维的培养和案例教学应用于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甘永萍[5]采用讨论式、综合提问式、启发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课程教学,鲁凤等[6]从地理计算角度进行计量地理学教学设计,赵春等[7]、江进德等[8]构建了分段式课程教学,雷金蓉[9]以实践为主、弱化理论讲授来进行实践课程教学,胡碧松等[3]提出了“问题—方法—问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都是想办法让学生从如何学习符合学科专业、学科要求等这些方面入手,而对于学生需要什么,需要从课程中得到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教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我们考虑较少,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兼顾学生需求”的改革思路,依据学生的需求,结合社会、学科、专业需求共同考虑,转换教学模式、培养模式,找到一种适合我校或其他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量地理学教学改革模式。

为了寻找思路和措施,我们对上过课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上过课的学生需求更具体),除了以上主要问题部分中阐述的统计结果外,其他结果为:对于“计量地理学可以帮你做什么”的问题,选择加强数学基础、学习新软件、毕业论文写作、考研的学生的比例依次为20.06%、34.46%、36.44%、9.04%。关于学生对计量地理学的教学重点的认识,12.75%的学生选择理论知识,36.93%选择实践技能,还有50.33%选择数据分析能力。对于计量地理学的学习方式,14.00%学生选择单纯课堂学习,2.00%选择翻转课堂教学,12.40%选择自学与自我实践结合,71.60%选择课堂理论学习与教师实践指导结合。关于“课程需求应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国家相关规定、本校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比例依次为41.67%、48.48%、5.30%、4.55%,從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应用和实践技能的迫切需求。综上可知,学生的需求是: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编制一本适合一般层次,内容精简、不深奥、实用的教材;加大实验学时,让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加强实践技能、软件操作及应用技能、专业数据分析能力和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设计)能力的锻炼。

三、计量地理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2+2”培养模式

根据目前情况,在课堂的56个课时中要想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每个学生的需求程度不同,由此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由此我们提出“2+2”培养模式,即让学生在掌握计量地理学课程基础的条件上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强化自己的实验技能、专业分析能力。第一个“2”是作为计量地理学习必须要完成的,它包含常规的课堂“理论教学1”和“实验教学1”,所有学生都必须选,只要考核合格,即可拿到学分;第二个“2”属于可选项,它包含“参与老师课题1”和“自主学习1”,部分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和愿望,想加强相关技能,提高应用水平就可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提交对应的考核结果,经学院审议评定,可获得实践学分。这个必须在培养方案制订时就必须落实。另外,后期指导教师跟踪、实验教师配比等,都有配套制度。

(二)修订教学大纲,选择性的挑选理论教学内容

要制订新的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内容以突出经典性、基础性、主要性为原则,选择教材中的五至七章内容详细讲解,将重点放在用这些方法解决学科、专业问题的思路、方案、结果分析上,放在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区别和联系上,而弱化原理的公式推导。这样能避免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与学科、教学要求不匹配的情况,重点是让学生从传统经典方法中学会地理思维,锻炼综合分析能力,以便将来能温故知新,解决他们关注的毕业论文写作、实践锻炼中的方法需求。

(三)编写新的实验教材

目前我院使用的《计量地理学》教材系统阐述了传统计量地理学中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内容较为合适,难度兼顾了不同院校本科生参差不齐的水平。不足之处在于,相对于学科的长足发展,其难以体现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拓展和方法的革新,缺乏系统的实验教学材料;而另外一本徐建华编著《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三版)》虽涵盖了一些新兴的地理计算相关模型和技术,内容比较全面,但难度偏大,不适合本科生教学。鉴于此,我们不再做理论教材的编写,而是有选择地使用现教材内容,紧贴现有理论教材,以兼顾学生需求的改革思路,编写一本以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应用技能、专业数据分析能力为指导思想,使用Excel、SPSS、GIS软件体现专业数据分析处理、地理建模功能的实验教材,以满足学生学习新软件、加强实践技能的需求。

(四)教学模式改革

我们试图采用一种以学生为问题提出者、问题解决者、知识探索者、知识分享者、知识归纳者、知识应用者,以教师为问题激发者、引导者、建议者、总结者,引导学生落实到计量地理学学科基础知识领悟和应用上的教学模式。我们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采用不同的模式。理论教学我们目前采用的和胡碧松教学团队提出的“问题—方法—问题”模式有类似之处,我们是“问题—方法—拓展问题—经验分享”。现在社会的需求已不是自己学会就好,更多的是要交流和分享成果、经验、心得、好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学生一学期至少做一次经验交流的幻灯片,给大家展示。实验教学采用分段式的教学模式,赵春等[7]和江进德等[8]都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我们采用的是任务驱动的分段模式:案例分析—软件实现—实验任务(待解决专业问题)—提方案—做实验—寻结果—分析报告—经验分享。

(五)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为了与上述培养、教学模式相对应,我们准备设计三套考核方案。对“2+2”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2”,采用考试和考查并举的考核方式,理论采用考试闭卷成绩,比例设定为45%;实验采用考查方式,比例设定为35%,分为数据处理能力测试和成果分析两部分;其余15%为平时成绩,分为作业(必做项)、讨论、经验分享(加分项);5%为考勤成绩。第二个“2”的考核方式是考查,依据提交的成果来审定等级。选择“参与老师课题1”的学生必须要有相应成果(报告、论文、设计等);选择“自主学习1”的学生需申请学生科研或创新项目,要有结题成果。要按学生自我提升技能的需求,分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考核,尽量能多方满足学生对实践技能、应用技能、专业数据分析能力的渴望。

四、结语

文章所探讨的兼顾学生需求的计量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是我们这10年来的一些想法和体会,有些想法已经在实行了,我们还将在2017级所有开设计量地理学课程的专业中全部试行。过去我们一直在默默地进行改革和实践,在参加完2017年“全国计量地理学教学研讨会”后,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将这些年我们教学的想法、体会、经验分享给大家,多和同仁们交流,希望能为我校的改革发展贡献一点力量,也能为和其他院校提供一点经验,以期更好地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地理学人才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林炳耀.计量地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 胡碧松,张涵玥,曾秀萍,郭剑.本科计量地理学课程的“问题—方法—问题”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6(19):35-37.

[4] 杨新军,王宝平.大学生地理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19-122.

[5] 甘永萍.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3-117.

[6] 鲁凤,胡秀芳,吉云松.地理计算背景下GIS本科专业计量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6):14-16.

[7] 赵春,史卫东,洪保麟.《计量地理学》分段式教学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4):95-98.

[8] 江进德,白如山,曾承,成亮,吕丽,陈玲玲. 计量地理学分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86-89.

[9] 雷金蓉.高师院校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计量地理学教学探讨——以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5(2):107-110.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教学改革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