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形式的繁荣”到“人本的回归”

2018-03-26丛智芳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本学校课程

丛智芳

从概念出发的词语诠释

本文所说的校本课程,应该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一语境里的,所谓狭义的“校本课程”。即学校依据本校学生的需求,通过科学的评估,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在课程建设方面,未来校本课程的建设将由局部走向整体,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要基于自身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整体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并积极建设存在于学校之中的每门课程,注重课程精细化,从重视课程数量转向关注课程的品质提升。赤峰市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也颇有一些经验可言,但毋庸置疑,还需要本着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再回首,再追问,再思考,再出发。

再回首:赤峰市校本课程群像素描

从来没有什么像校本课程一样,在学校呈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面孔。一个学校可以有十几个到四五十个校本课程。从最古老的,比如种植养殖,到最现代的,比如信息技术;从最生活的,比如厨艺、编小辫,到最高雅的,比如国画、京剧;从最细腻的,比如刺绣、篆刻,到最宏阔的,比如戏剧、大合唱……无所不有,千姿百态。一个年级可以统一实施几种课程,比如书法,比如合唱,比如演讲,比如乐器;一个班可以有自己的班本课程,比如十字绣,比如跳绳,比如绘本,比如诵读。

教授校本课程的老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各类人物粉墨登场,超出人们的想象:家长走进校园,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做起了客座教师;京剧团的退休演员,走进学校,教起了京剧;会书法的老干部,走进学校,教起了书法;交警走进学校,教起了交通法规;律师走进学校,教起了法律;数学老师,除了教数学,还教起了古筝;美术老师,除了教美术,还教起了养花;语文老师,除了教语文,还教起了编织;食堂师傅教太极拳;后勤人员教少林棍;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阅读……

有的学校说:我们连空气都是课程。这似乎一点都不夸张。仿佛是校本课程盛开的花季,所有的资源都等待开发,所有的想象都落地生芽,蓬勃,富有生机。

此次借“校本课程研发成果奖”评选之机,各旗县选送上来的优秀课程,亦可见一斑。整合课程类有3门,天山实验小学的“全程奠基教育养习课程”,是从习惯、阅读、环境、家校联合等多方面着眼设计并实施的长线课程;松山区二小的“芳草课程”,含二十多门实践类短线课程;喀喇沁旗锦山二小的“海量阅读课程”,含经典诵读、同步阅读、识字阅读、名著导读、儿童创作等师生共同开发的长短线混合课程5门。经典诵读课程11门,德育课程4门,音乐类课程含合唱、器乐各3门。美术类课程含雕刻、泥塑、剪纸、国画、版画、中国结艺、玉米皮粘贴画等7门。阅读类课程含单元主题阅读、语文主题阅读、积累阅读等7门。写字书法类7门。体育类课程含跳绳、桥牌、足球、篮球、排球、搏克6门。诗词格律启蒙类课程3门。地方史类2门。英语整合课程1门。信息技术类1门。电影课程1门。教育戏剧课程1门。

从总体上看,赤峰市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开始呈现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明朗态势,课程内容趋于丰富,课程特征趋于明显,优质课程培育初见成效。

在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走向深入的同时,几个不均衡也格外引人注目:从旗县区看,松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喀喇沁旗、红山区等旗县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明显走在前列;从课程门类看,基础性的国家课程的补充性课程占据大多数,比如阅读类、诵读类课程,写字书法类课程,美术类课程;从课程精品度看,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并不太多,有活动无课程有之,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选择有之,有课程之名无课程之实者亦有之;从课程内容看,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照搬外地外校经验多,体现本土本校特点少;从课程实施形式看,书斋课程多于教室外面的实践课程,课本课程多于活动课程。更有一种误区,以为有教材即是课程,进课表即是课程,有名称即是课程,内容开发边缘化,课程实施浅表化。

具体到学校,问题多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设定在“技术”层面,学习内容等同于课程目标;二是课程开设着力在丰富多彩上,忽略了学生的选择和兴趣,比如一个年级一种课程,一个班一种课程;三是多数学校没有编制《校本课程规划》,没有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没有建立校本课程审议制度,而这,正是校本课程开设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它保证课程的规范和方向;四是校本课程应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课程,好多学校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却难以观照国家课程的目标,缺乏整合。

再追问:校本课程开设,初心和目标是什么?

校本课程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因而学校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这也正是校本课程百花齐放的主要原因。当“校本课程”扑面而来的时候,也是亟待我们去伪存真的时候。

校本课程的初心和终极目标是什么?

校本课程是不是越多越好?是不是做了就比不做好?

校本课程的根本属性是不是“自由”和“随意”?

校本课程如何承担课程管理的责任?如何保障学生课程学习的权利?

一个年级一种校本课程、一个班一种校本课程,符合校本课程的本来面目吗?

深入追问这些问题的时候,也是理性打量校本课程的时候。关于校本课程的论述,似乎是一清二楚的: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设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满足个性发展的多样需求,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课程;

校本课程实施,应在充分研究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考虑学校的传统、师资条件、课程资源等因素;

校本课程的评价重点是:是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否体现学校特色。

当“供学生选择”“学生兴趣”“学生需求”等字眼映入眼帘的时候,校本课程以及所有课程终极目标中的“人”凸显了出来。好多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现了“多样化”,考虑了“师资条件”“课程资源”,突出了“学校特色”,唯独在“人”这个目标上,面目不清。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特色品质课程,创办适合的教育,学校的每一个教育细节都应是指向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的,校本课程更是如此。校本课程的开设,起点和终点,也都是育人。从育人目标出发,思考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走向育人目标。

再思考: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出路在哪?

思考1:课程形态如何寓丰富于整合之中?

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等基础课程為主体,以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兴趣小组等校本课程为补充,开展学校课程建设,建立学校基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建设要在“学校课程”话语体系中思考,在“学校课程”大背景下展开,必须大观念、大主题、大过程、大概念、大项目设计单元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指向核心素养。“整体着眼”“整合融合”是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的关键词。校本课程建设,一是“本土化”思路,体现“校本”的个性特点;二是“系列化”思路,以兴趣、特长、活动为切入点,立足学生的需求,立足学校实际,转变育人模式,整合教育资源。既要大力研发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普惠性课程,如阅读课程、写字课程、健康和体育课程等,也要研发指向兴趣特长发展的个性课程,如各种社团课程,合唱团、戏剧团、美术类、科技类兴趣小组等,如活动课程,足球队、篮球队、舞蹈队等,更要研发指向能力发展的实践课程,如播音组、文学社、内务整理等,担负学校播音、办报办刊、劳动等实际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对于学校研发实施的五花八门的校本课程,要进一步论证整合,去粗取精,实现综合,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将不同的教学素材、教学资源、教学因素,甚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融合到某一特定的主题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形成新的整体性认知,实现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如,天山实验小学的“全程奠基教育养习课程”,松山二小的“芳草课程”,锦山二小的“海量阅读课程”,就是较好的整合课程,实现了整体规划实施,指向统一的课程目标。

思考2:“校本课程”如何走向“人本课程”?“校定课程”如何走向“师定课程”“生定课程”?

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一门课程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轨迹,我们不能小觑或忽略课程本身的力量。一切课程的建设,都以人的发展为旨归。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更要坚守教育中最质朴和最重要的东西——人的发展。校本课程中的人,一方是教师,一方是学生。他们同时是研发与受益的人,“教学相长”这个时候更成为校本课程的鲜明表征。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应然开发者,实际上却并不尽然。在学校里,教师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

“校本课程”如何走向“人本课程”?“校定课程”如何走向“师定课程”“生定课程”?是每个学校要真正思考的大问题。

课程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产品,课程是一种力量,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将推动学校深层教育文化的变革。要让教师从课程的局外人变成创生者。教师的眼界决定课程的边界,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没有学校课程品质的提升。

课程因学生而“生”,教师因课程而“长”。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形成不断经历“研发—实施—优化”的过程,教师在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学生在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对学校而言,不仅要用好有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的教师,唤醒他们的课程敏感和课程自觉,挖掘他们研发课程的能力,还要有目的、有目标地培优、扬长。

对于小学高年级及中学,还要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不断激发、释放、提升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适当开设“生定课程”,尤其是寄宿制学校教师更要率先引导学生研发实施,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思考3:乡村学校、寄宿制学校课程建设向何处走?

办学特色最应该体现在“课程特色”之中。乡村学校本姓“乡”,不能盲目跟随城市化学校的步伐,要注重课程背后资源的差异性,有效融入乡村当地资源,这样的课程才鲜活,才有针对性,才有助于增强乡村孩子对家乡的亲近感,激发其家乡情怀,让教育回归本源。

根据赤峰市“乡村学校绿色行动”的理念,要着力从乡土味、家园情、小班化等方面思考课程设置,给学校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乡村小规模学校闯出一条小而美、小而优的重生之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合一,教师兼具家长陪伴职责,学生需要亲情宣泄和有效抚慰,更需要丰富而有针对性的课程。根据学生年龄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课程、亲情课程、体育课程、生活课程、自我管理课程,营造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迫在眉睫。林西县官地寄宿制小学的“开阔眼界的电影故事课程”,统部寄宿制小学就地取材的“玉米皮粘贴画”课程,林西镇寄宿制小学的“黏土泥塑课程”,宁城县必斯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民间艺术“剪纸课程”,都有很好的课程育人价值。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乡村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坚持寻找属于自己的课程语言,对课程的文化建设进行自觉创新,并用行动给它最恰切的诠释。

思考4:需要树立“课程群意识”“精品课程意识”“名人课程意识(人课程意识)”吗?

优质的校本课程,需要树立几种意识:

一是“课程群意识”或“主题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群意识,有利于将零敲碎打的“快餐式”“灵感式”教育教学活动,系统规划,赋予理性,梳理出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多种资源,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基础,确立不同的实践主题,细化目标设定,从而固化为学校课程。

二是“精品课程意识”。决胜校本课程,不在数量多,而在质量高。学校要树立精品课程意识,依托已有的校本课程,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课程,你无我有,你有我精。

三是“名人课程意识”。人本身对人的教育力量是最大的。要创造条件开设“名人课程”,近则邀请校内外的名人现身说法,讲自己成人成才的故事,远则阅读名人传记、游览名人故居等。

思考5:走出校门的校本课程和泛课程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是否应有所作为?

校本课程的边界,不是学校的围墙。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生活背景、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件,在空间上打开视野,拓展课程的边界。走出校门的校本课程,有大可作为的空间。比如引进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活动场馆的资源优势,开设博物馆课程、图书馆课程等,比如松山二小走进军营、医院等社会机关单位的系列实践课程,比如夏令营和研学旅行课程等。无边界课程,能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有效发挥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

校本课程以其显性特征,以学校为主要实施者进行。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也不止于学校。学校要积极引导和联合家庭社会,完成教育任务。比如指向社会角色的家庭成长课程:健身习惯、亲子阅读习惯、家庭书房建设、家务劳动,邻里亲戚关系、家庭旅游等;指向公民责任的社会服务课程: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等。通过有意识的建设,让学生沉浸在生活中,全方位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认识事物,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成长足迹。

只要每个学校真正在思考中觉醒,在觉醒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生命的深度和理想的高度”,形成课程文化自觉,那么我市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再出发,就会凭借宁静的理性力量和温暖的人文关怀,走出一条从“形式的繁荣”到“人本的回归”之路。

猜你喜欢

校本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