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塑造对小学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影响

2018-03-26李知洋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造力人格解决问题

李知洋

(荆楚理工学院,荆门 448000)

1 引言

创造力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只有独立的利用新的模式或程序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运用,才能发现新原理、新技能。创造力不是由自身知识量的多少来判定的,而是根据面对问题时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心理状态来衡量创造力的高低。创造力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核心能力,主要因素是对解决问题的渴求[1]。而创造力作为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补课或缺的一种能力,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其人格塑造对学生创造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人格与创造力间的关系不仅是因为他能够激发学生认知系统的心理相关倾向,更直接作用与学生的认知过程[2]。如果缺少优秀的人格因素,创造也无法实现,因此为保证小学生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对培养方向有着正确认知,针对人格塑造对小学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

2 对创造能力造成影响的主要人格因素

2.1 学生创新品质对创造力的影响

对小学生来说最不缺乏的就是创新品质,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通常会被传统观念、权威教条以及习惯看法等影响,学生观念被这些客观因素所束缚,从而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会被已有结果影响与束缚。大部分学生在对问题或困难进行解决过程中,几乎都会选择墨守成规的模式,这也主要因为人们在人格形成过程中有着遵守规则的压力,这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感觉遵守规则回避挑战规则更加愉快[3]。同时,在以往教育模式中,学校的教育思想往往更加鼓励学生要循规蹈矩,遵守规则的学生也往往会更加容易得到奖励,而在思想上喜欢探索与创新的学生往往更容易挨批评。由于无法脱离思想上的束缚,往往会造成学生创新品质的缺失,因此想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对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往往十分重要。

2.2 学生理想与信念对创造能力的影响

小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在探索未知活动过程中进行探索性的活动,并且其成果具有独创性。因此,学生创造能力不仅需要对问题进行创新道路的探索,更需要在探索过程中解决其他的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新见解。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在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新挂念与见解前,解决在创造过程中的压力与障碍,并为坚决捍卫自身创造结果。在创造的到来上,经常会受到种种质疑,而习惯思维与传统观念是创造的最大影响因素。与此之外,由于思维惯性与惰性,往往新生事物会受到响应评价规则的影响,人们往往会根据以往规则来评价新事物,从而给学生创造过程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学生创造了的培养,首先需要其具备无畏的献身精神以及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才能确保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2.3 求知欲对创造能力的影响

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用于尝试、敢于挑战,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学生在面对新问题的同时,需要改变以往思维习惯与已有答案,敢于标新立异,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利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较大的失败危险,阻碍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失败往往抱有失败心理,这样导致学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而创造性较高的学生能够勇于尝试,在经历失败过后仍对创造抱有较高的信心,相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独立思维品质对创造能力的影响

独立思维品质在学生人格因素中作为影响其智力因素的主要原因,其场独立与场依存是学生主要的两种思维方式。场独立型学生更加倾向于独立对问题进行解决,并且往往解决方案更加具有创造性[4]。而场依存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经常会放弃自己的想法,从而失去对问题的创造能力[5]。因此,在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维护与支持学生自身想法,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独立自主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3 结束语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深受学生人格特征影响,这也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塑造能够有效提高其创造能力,二者相互促进。成功的创造过程会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感与自信息,增加学生创造兴趣。而失败的创造过程则会让学生缺乏信息,造成消极情绪。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培养过程中,对需要以人格塑造为基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创造力人格解决问题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