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创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经验做法
2018-03-26有维东卢广鼎
有维东 ,卢广鼎 ,李 慧
(1.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 271026;2.东平县水利局,山东 东平 271500)
东平县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南部,辖14个乡镇(街道),716个行政村,总人口80万,总面积1343km2。据统计,全县农业灌溉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80%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更加剧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特枯年份全县缺水达1.74亿m3,已成为东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东平县立足实际,明确了“以农业可用水量为约束,加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力度,努力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支撑。到2020年,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47万hm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达到4.0万hm2,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6以上”的工作目标。
1 创建措施
1.1 健全推进机制
东平县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建立责任体系,科学制定规划,广泛宣传发动,严格督查考核,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格局。
1)坚持政府主导。成立了分管县长任组长,水利、财政、发改、国土、政府督查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发动和协调督导。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成员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全力以赴推进工作开展。
2)坚持规划引领。以规划为先导,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广泛调查研究,多方倾听群众意见,准确把握群众灌溉需求,编制了《东平县高效节水灌溉规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山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强化节水优先理念,突出高效节水灌溉这一重点,为全县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3)强化督查考核。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重点督查各乡镇(街道)在组织实施上是否与规划相匹配,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进度是否及时,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同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高效节水灌溉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调动了全县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4)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主渠道作用,先后在中国水利报、中国农业信息网、水利信息网、大众日报等媒体发表26篇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创建效果,激发了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发展节水灌溉的热情,形成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受益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1.2 落实管护机制
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模式改革,按照《东平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运行维护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细则(试行)》,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县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负责节水灌溉工程维修,建立了县专业公司——镇服务队——村管护协会三级维修管护模式。研究出台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考核办法,由乡镇(街道)水利站、财政所成立考核工作小组,采取阶段性考核与集中统一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奖优罚劣。乡镇(街道)水利站建立微信群、开通“水利116服务热线”,保持24h畅通,接到群众诉求后,及时做好登记、答复,确保了节水灌溉工程管得住、用得好、长受益。
1.3 提升服务能力
按照机构健全、职能明确、体制机制完善的要求,构建形成了基层水利管理协调服务组织、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乡镇(街道)水利站设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明确了“三定四统一”措施。“三定”,即定点,每站均落实固定的办公场所;定员,每站按照3~5人的编制标准配备人员,其中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80%;定岗,每站的水利员、工程员均为专职。目前,全县14处乡镇(街道)水利站均挂牌设立,设置了站长室、防汛值班室和防汛仓库,共核定水利站事业编制人员44名。“四统一”,即:统一场所规划布局、统一制定规章制度、统一配备办公设施、统一配套设备仪器。同时赋予其水政监察职能,负责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巡查和村水政联络员的管理等,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站的职能。在经费保障上,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拨付,保障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行。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健全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制定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专业技术岗位聘任考核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等。
1.4 加快改革步伐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先后出台了《东平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东平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制度》等,并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管护责任书,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农田水利设施产权管理移交、使用权及管护责任落实工作。目前全县共发放产权证2986个、使用权证4989个。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县政府成立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三条红线”控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乡镇(街道)、村两级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专人专责,制定出台了《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农村初始水权分配及水量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了改革方向、原则、目标、任务,全面启动了初始水权登记工作,探索供水用水管理新路子,确定了“搭建一个平台,实验两个片区,明确三项权利,创新四大机制”的水权制度改革框架,形成了以水权水价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2 工作成效
2.1 节水农业效率显著提高
通过积极推广以管道输水灌溉为重点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使群众自觉改变了传统灌溉用水习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了节水增效目的。经测算,全县农业灌溉用水综合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6,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内农业灌溉用水量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节水率达30%以上。
2.2 工程运行管理良性发展
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工程运行管理新机制。通过放开建设权,出让资产权,转换经营权,不断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组合,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信息化科学技术广泛应用
通过推广运用低压小流量、自动化和智能化等高效节水新技术、新产品,为全县高效节水从规模化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探索了新路子。由于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灌溉,灌溉定额降为4500m3/hm2,降幅40%以上。目前已建设完成接山镇阳光苗林喷灌工程、陌上园林微灌工程,东平街道管灌工程,梯门花蓝店喷灌工程,沙河站喷灌、大棚滴灌工程,新湖乡宝岛园林等1000hm2智能化控制高效节水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