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潘庄引黄灌区生态建设的构思

2018-03-26王春国

山东水利 2018年7期
关键词:节水型节水水资源

王春国,崔 庆

(德州市潘庄灌区管理局,山东 禹城 251200)

德州市潘庄灌区承担着向齐河、禹城、平原、德城等八个县(市、区)工农业和城乡生活供水的任务,促进了德州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作物生产等。截止到2017年底,潘庄灌区已完成十七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干渠的引水、输水和输沙能力都得到了改善,同时也缓解了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但灌区管理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在追求工程节水效率最大化时忽略了灌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造成灌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浪费,影响了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灌区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短缺,灌溉水利用率较低

潘庄灌区用水主要来自黄河水,灌溉主要采取漫灌方式,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一般在0.5~0.6之间。灌区土壤盐碱化,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水分损失也因受到引水渠道质量的影响比较严重。部分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加速了土地退化。

1.2 环保意识淡薄,污染物排放过多

干渠沿岸农作物秸秆粉粹还田利用率不高。老百姓直接将剩余秸秆推到干渠内,致使河道堵塞、输水受阻、污染水源。沿岸部分百姓将生活垃圾以及化肥农药等直接排入到渠道中,加剧灌区水资源污染进程,使灌区生态环境失衡。

1.3 灌区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近年,潘庄灌区经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了部分信息化建设,但水文水资源实时监控、灌排系统监测管理、水资源优化调度、旱涝预警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1.4 灌区管理难度较大

部分灌区工程建成后,没有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灌区沿线较长,闸管所工作人员不足且年龄偏大,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对工程设备日常运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管理难度较大。

2 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几点思考

2.1 建设区域和谐灌区工程

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有全局性、整体性。灌区引水渠道利用渠道全断面衬砌与防渗工程可以有效降低干渠水分损失,但在灌区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节水工程和生态系统建设之间的关系,将和谐理念列入工程实施方案、施工过程以及投入使用中。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验收应用等各个方面,都要严格执行对灌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维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完善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划分管理责任,落实管理任务。对灌区工程建设施工产生的混凝土拆除物、石渣等废弃物要因地制宜合理处置,可以修筑道路、填筑渠堤、回填造田等。认真做好灌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增加灌区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并利用好灌区内的防护林,做好灌区水土保持工作,灌区、自然、经济和人文和谐发展,避免引水污染和灌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2 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为适应节水生态灌区建设和改革发展要求,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增大对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引导灌区人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以适应灌区的发展要求,减少灌区污染物的任意排放,不定期对灌区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相关处理,严重的企业可以强制关闭,同时对灌区地下水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对于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的要及时上报并提醒相关方面自觉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完善和落实灌区用水管理制度,按照“总量控制,定额分配”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年度用水计划和调度方案,统一管理。同时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效益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建设等保障措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3 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搭建管理平台

潘庄灌区已实现测流自动化、远程闸控、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等信息化建设,但缺乏对灌区水资源调度、水土环境变化、农作物种类变化等实现动态性、实时性管理与维护。建设和完善灌区信息化发展,如水情预报系统,根据历史水文、气象资料以及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分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灌区用水进行优化调度;建立灌区环境监测系统,对灌区水环境和水生态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反馈等。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从而为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生态灌区的建设应“建管并重,软硬同举”的思路,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灌区的维护系统,保证灌区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信息化系统是实现生态灌区节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4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灌区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高技术投入。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作,组织开展专题研讨,重点关于灌区生态建设。对灌区生态发展提出相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组建专题,针对潘庄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展开分析,攻关技术上的难题。研究新材料和新技术,全面实现并大力推广潘庄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模式。

2.5 引进人才,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加强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重点对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保证生态灌区实现人与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加强日常管理维护之外,必须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灌区在发生洪涝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后能够很快恢复。因此,灌区管理部门应跟据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预先研究应对预案,确保灌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生产的不利影响,保持灌区生态健康发展。

3 结语

建立节水型生态灌区,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灌区经济效益,促进灌区生态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解决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优化灌区生态环境,使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能长久健康发展。

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能够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提高潘庄灌区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节水、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灌区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推进灌区向节水型、生态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运行。努力保护灌区生态环境,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支撑,立足长期的发展机制,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实现潘庄引黄灌区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节水型节水水资源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节水型抽水马桶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