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与教师发展趋势
2018-03-26西南大学教授董小玉
□文/西南大学教授 董小玉
一
著名作家王小波说过一段话,“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爱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对这段话的两个关键词感兴趣,一是智慧,二是有趣。教师上课能不能吸引学生,除了情商,还需要智慧。我们教师自己要做一个智者,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培养的学生才会有趣,而且是一个智者。
谈到教师的能力,我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的总结了几个三:
一是三敏:敏感,敏锐,敏捷
思维要敏捷,动作要敏锐,观察要敏感。作为教师来说,教育机制离不开三敏。台湾作家诗人余光中,到复旦大学演讲,一个大学生问他:你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素质的是什么?余光中回答两个字,敏感,再加一句:特别的敏感!敏感就像含羞草一样,一碰到它就马上有反应。
二是三商:智商、情商,胆商
第一是智商。要做一个聪明人,王蒙说:智慧是美丽的。智慧要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求有所不为,有所作为,要求学有新意,事有新意,言有新意。智者会有更好的风度,更宽阔的心胸,更从容的举止,更自如的挥洒。第二是情商。据丹尼尔·戈德曼的观点,情商有几要素:一是自知,知道自己的感受。二是移情,知道他人的感受,善于理解他人。上星期我参加重庆市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去做评委,听说某高校三个学生死亡的消息,其中两个男孩子,一个男孩子把另外一个男孩子杀死了,起因是夜间观看世界杯吵闹了他休息。扼杀他人的生命,何其残忍!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负面情绪,每个人都有心里发堵的时候,要学会交流、化解。三是自强。四是自律。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五是与人交往的能力。日本企业有个菠菜原则,即沟通、交流、汇报。如果说你去上班在路上遭遇堵塞,马上给上级打电话,对不起,塞车了,我可能迟到一会儿,这就是沟通交流,现代社会沟通能力是很重要的。第三是胆商。社会上很多人没有上过大学,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但是他的事业依然很成功,他靠的就是胆商,即有胆有识。
三是三性:记性、灵性、韧性
记性不是天生的,记一个英文单词五遍不行就十遍,可以用画面来增强记忆,记忆力都是可以培养的,这是记性。
第二是灵性。古人形容一个人很聪明,就是说他有灵性,很通透,一点就通,但是笨一点没有关系,可以先飞。有研究者预言:未来企业的竞争是领导人灵性的竞争。马云很灵性地从太极拳里悟出了儒释道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
第三是韧性。水滴石穿大家都懂,我读过一篇小文章《各国妇女的特点》,文章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个国家的女性特点:美国妇女俏,喜欢穿颜色艳丽的服装。我曾经邀请普利策新闻评奖的主席西蒙·托平来我们新闻传媒学院交流,当他和他妻子走进报告厅时,他78岁的妻子穿了一件长大衣,红色的大花朵朵,满头的金发,可见美国女性喜欢穿颜色艳丽,给人以俏丽之感。英国妇女稳,他们端庄,稳重,矜持。俗话说三天能够变成一个富翁,三十年很难磨成一个绅士。法国妇女韵,她们举止典雅,讲话得体,服装雅致,有韵味。德国妇女素,朴素的素,她们的衣着非常朴素。总理默克尔穿着也很朴素,多为黑色、蓝色。瑞士女性健,她们营养状况大都超过别国,外貌看起来很健康。日本妇女柔,她们柔中见礼,礼中含情,给人一种亲近和美感。《菊与刀》中谈到日本人性格的两面:菊花与钢刀精神。印度妇女饰,她们大都喜爱艳装浓抹,戴金挂银,讲究首饰。俄罗斯妇女壮,她们大都身高强壮,能像男人一样从事各种艰巨的劳动。文中没有说到我国妇女,我有一个词概括“韧”。她们刚柔相济,给人如水的感觉。
四是三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先见之明
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长短处;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善于吸收他人身上的优点;先见之明,指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对事情发展有预见性。
五是三强:强专业、强实践、强人文
强专业。在教学中,学科专业要突出。强实践。只说不练不行,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还要强实践。强人文。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要死去,唯有善良关爱的情怀让人永远怀念。曾国藩,王阳明一介书生,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尊崇人性,善于用人,按照人性来做就能够做好。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曾说,“善意的声音,珍惜生活所及的一切馈赠,欢乐的,忧伤的,痛苦的”。引导学生要有感恩情怀、关爱情怀。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为什么一些成绩越优秀的人越自私,老师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成绩很好的人,不愿意花时间去帮助他人,觉得耽误自己的时间,他对公益的事情不是非常有兴趣,所以这要靠教育来引导。人再优秀,也不能冷漠。一定要具有人文情怀,要成为爱心满满的人。
此外,还有:
三心:诚实之心、热爱之心、博大之心。
三思:反思自己、反思他人、反思社会。
三种意识:信息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
三种境界:激情大器、视野高远、胸襟开阔。
三高品性:高品格、高品质、高品位。
王小波说过生活就是受锤的过程。大诗人里尔克所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二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引领当前考试招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这个《意见》中可以看出,高考改革始终贯穿“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价值逻辑,即国家统筹兼顾顶层设计、社会多元立体运作、个人灵活选择,既回应了社会对于公平公正的价值诉求,又满足了人尽其才的个人关切,从而体现出价值取向的创新。
一、高考改革:远不只是针对一场考试的改革
(一)高考已远不是一场集中安排的考试
在传统概念中,高考就是每年6月7号、8号举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客观地说,这种理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从2014年入学、2017年毕业的高中生开始,高考将远不再是这个概念。因为不只有了外语一年两考,还有贯穿高中全学程的学业水平考试。在相应课程结束后综合评定合格性考试成绩之外,其他10门功课实行统一的学业合格考,其成绩最终将纳入高考总成绩。可见,高考已贯穿整个高中三年。
(二)高考还包含高校录取机制
高考具有很强的功用性。是考生选择高校和进入高校的资格标准之一,国家根据学生高考成绩进行投档,所以它还包含了高考成绩出来之后高校的招生录取机制问题。按照目前新高考的基本设计,录取环节“两依据一参考”是招生录取机制的重大改革。除学业水平合格考、学业水平等级考、统一高考的内容外,还包含了非考试的内容,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即所谓的“一参考”。
二、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
(一)选拔标准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重视全面发展
新高考改革要求高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从高考内容上看,高考内容从注重考查知识的获得,转向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及问题分析能力,强调能力立意,鼓励学生个性需求,强调全面发展。
(二)考试科目从零散、分科走向融合,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外语实行“一年两考”,时间是在4月份、6月份,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高考科目有所变化,但总体分值仍为75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选考科目3科均为100分。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减轻考生的心理负担。
(三)考试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综合评价
新高考改革实行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测试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考试命题方式从分散到集中几经反复,更加注重考试质量。
现行高考仅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此次改革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
改革后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次考试分开进行,合格性考试涵盖国家课程方案中设定的14个科目,由省和市分别具体组织,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由学生自主确定选择3门参加考试,由省统一组织考试,3科成绩要计入高考。
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是“彻底打破唯分数论的颠覆性做法”。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实施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普通高中学校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按照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导入平台的基本程序,为每位学生监理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高中阶段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供高校在录取时参考。
三、高考改革何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高考改革决定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安排
有一种说法,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确实如此,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高中教学的基本安排。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吴坚校长指出:任何改革,最后落实到细节的就是课程。课程格局发生变革,师资结构配置需要调整,课程表需要重新设计,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我们说新高考迫使学校必须推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此配合课程的多样化实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4 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高考填报志愿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专业的考生只有15.6%;知道不想学什么,但是不知道想学什么的考生有 36.3%;没有目标,不知所措的考生是最多的有48.1%。可以想像在高考改革试点初期,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选择,学生更会出现选择的迷茫。为此,高中必须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便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学会选择,高中开设学业指导课程、提供学业咨询将成为普遍趋势。高中学业指导不仅包括对学习科目选择、学习进程安排、学习方法辅导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各高校的不同要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高考“上连高等教育,下引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核心枢纽,尤其对基础教育具有明显的、极强的引导作用。新高考改革,其影响无疑会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不仅会直接改变高校的新生选拔生态,还会延伸到基础教育的底部,即要求中小学教育也发生相应地变革。从新高考改革的举措来看,其总体是在朝着科学引导基础教育的可为与应为方向迈进,即通过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改变,引导或迫使基础教育深度变革。
总之,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对打破“应试教育”僵局,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办学方面,应坚定素质教育方向,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的办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应走多样化的道路,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特长,避免教学模式单一化甚至僵化。在考查方面,应实行多元化评价,打破传统的单一考试成绩评价模式,采取“因才而异”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包括教师的评价亦应多元化。一位高校招生负责人说:“传统的高考如桌餐,现在的方式有点像自助餐,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二)高考改革与教师发展
新一轮高考改革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录取,高校招生录取标准的多元化同样也影响到了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教师需要把握高考新动向并及时做出回应。这也可以看作是普通高中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具体表现在:
1.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认清角色新变化
面对新一轮高考改革,教师应该清晰认识到,除了传授知识、立德树人,教师还要学习成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指导者、课程学习的规划者。
2.高考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以往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抓考试科目,只重视考试成绩,而长期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一轮高考改革倡导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评价,这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作为学科教师,大多数教师自己就面临综合素质能力提升问题。拓展型课程的类型十分丰富,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特长,否则就无法开设这类课程,或者是只能将拓展型课程作为语文、数学、外语等必考科目的“加强版”。
有学者断言,高考改革对于高中课改,会促进实现如下三个转变:
教育内容,实现从专注“层次选拔”向优化“个性选择”转变;
教育方式,实现从过度关注“育分”向全面关心“育人”转变;
教育目的,实现从注重“学科成绩”向促进“学生成长”转变。
四、高考改革可能引起三大认识误区
(一)“英语退出统考,说明英语不重要了”
英语退出统考但并未退出高考,只要英语作为高校人才选拔的一个考试科目,且分数计入录取总分,其地位丝毫不会降低。反而,一旦英语实行一年两考或多考,不管是在功利主义的刺激下,还是在侥幸心理的暗示下,抑或是在检验水平的考核下,尤其是对追求高水平大学的学生而言,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会降低,参加英语考试的热情不会减弱,对英语考试的投入也不会减少。
(二)“一年多考录取机会增加了,就打破一考定终身了”
从考生个体来看,考试次数的增加,可弥补部分考生因偶然因素导致发挥失常的遗憾,这在理论上或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这部分考生的录取机率。考试次数的增加, 仅对个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多次考试与一考定终身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因为一考定终身在本质上并非简单要求增加考试次数,而是要求改变单一考试模式的评价方式,即通过多样化的考试与测评,突出综合素质评价。
(三)“实行分数等级制,学习压力变小了”
不可否认,由于“等级制”模糊了学生成绩排序的精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弱化考试分值在等级内的竞争性作用,缓解学生及家长对实际考试成绩和相对评价中排序位置的心理敏感度,从而促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教育和发展兴趣。然而,根据测量和评价学理论来看,“‘百分制’和‘等级制’的基本性质是相同的,都属于等级制量表,二者的基本特点或者说功用都是对事物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先后等进行排序,亦即等级的划分”。简而言之,等级制的分数表达方式在高考录取中所要发挥的作用与百分制相同,即选拔相对优秀,淘汰相对较差。因此,只要存在等级的划分,考生都会尽力跨过临界点,迈入更高的等级层次,以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机会。
五、2018年高考三大变化及作文解读
(一)2018高考三大变化
变化一:增加传统文化考核内容
改革后的新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任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变化二:完善考核目标
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变化三:调整考试内容
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二)近年高考作文题目呈现的趋势
第一,承扬文化精髓。2017年的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为读名句的感触和思考。这些名句名言围绕胸襟抱负、人格养成、品行修养、批判精神、理想追求等维度展开,凸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使命担当、志向高洁、追求一流的精神品质,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考察学生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品位,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第二,彰显课标精神。2016年的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为“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要求学生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谈培养语文素养的路径。2018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则重点考察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与逻辑推断能力,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三,关照现实生活。近三年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既取之生活,又落于生活。2016年将“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设置为作文题目,出题者将考生置于设计者的高度,考察考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自身发展定位。2017年的名句感触与思考则关注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具身认知问题。2018年的“二战”材料可谓是当下“数据泡沫”问题的现实缩影,旨在激发考生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