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竹灌区农业节水增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2018-03-26郝子懿

山西水利 2018年9期
关键词:项目区节水作物

郝子懿

(榆社县水利局,山西 榆社 031800)

1 区域基本情况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晋中东南部,总面积1 699 km2。现有耕地面积1.63万hm2,森林覆盖面积为2.67万hm2。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77.1 mm,年内降雨分布极不均匀,汛期6—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32.63 mm,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5%,其中7—8月份降雨量多年均值为290.11 mm,占汛期降雨量多年均值的67.1%,占全年雨量多年均值的50.3%。

云竹河俗称西河,发源于榆社县河峪乡磨盘岭,于城关镇南马会注入浊漳河北源。自西向东横穿云竹镇全境,沿途有15条5 km以上的小支流汇入,全长38.5 km,流域面积484.9 km2,为浊漳河北源最大支流。云竹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53 km2,校核总库容9 845万m3。云竹水库灌区土地总面积7 500 hm2,设计灌溉面积1 220 hm2。项目区为原云竹水库设计灌区,位于云竹水库下游,直接从云竹水库引水。

2 工程任务与规模

榆社县云竹水库灌区从已有的云竹水库枢纽工程引水,供下游农业及乡镇企业用水。工程年总供水量为713万m3,设计流量0.85 m3/s,其中工业用水量为150万m3,农业供水量为563万m3,共发展管灌节水面积2 000 hm2。

项目区农业节水措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整理、秸秆还田、地膜覆盖,平衡施肥和良种繁育设计等。各种农业节水措施规模为:土地整理600 hm2,秸秆还田600 hm2,地膜覆盖230 hm2,平衡施肥1 000 hm2,良种繁育1 000 hm2,病虫害防控投资18万元。

榆社县云竹水库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工程主干管管线全长12.2 km;主干管管线附属建筑物共93座,穿越交叉建筑物共10处;分干管管线全长114.379 km。

3 农业节水增产措施

榆社县农业节水增产项目遵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安排,经济合理的原则,并考虑灌溉区地形、种植结构、节水效果、投资、运行费用、使用方便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在征求和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选定各项目区的农业节水方式,达到节水增产增收的目标。

3.1 种植结构改造

榆社的传统种植作物是玉米及少量杂粮、果蔬等,种植结构为玉米70%,蔬菜30%。节水项目实施后,根据农民意愿,将作物种植比例进行了调整,玉米的种植量调整到65%,发展瓜菜21%,新增果树14%。复种指数为零。

3.2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从蓄水保水角度来讲就是进行土壤保水建设,其主要内容是对于未修建梯田的缓坡耕地进行梯化改造,对已破损的梯田进行里切外垫及田埂修复,减少水土流失;对相对集中连片、地面起伏较小的旱平地、沟坝地、盐碱地进行平整和畦田改造,提高降水的利用率,防止盐分积聚;对土层过薄的滩薄地采取加厚土层措施,提高耕地基础质量;对不良的土壤进行客土改造,改善耕性。利用畦灌和沟灌技术保证作物需水量,以达到节水增产目的。

3.3 秸秆还田

主要指种植玉米的项目田,因秋收后土地基本没有植被覆盖,水蒸发强烈,通过秸杆粉碎撒于地表,增加地面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蓄秋雨冬雪,保持土壤墒情以供春用,同时秸杆腐烂后又增加了土地有机质含量、增肥了地力、提高了土壤保蓄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3.4 地膜覆盖设计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的作用,采用这一技术措施:一可提早抢墒播种,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确保苗全苗齐;二可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提高作物对有效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增强对不良环境及病虫危害的抵抗能力;三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原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可改种瓜类、蔬菜等经济作物,收益可成倍增长。

3.5 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是依据土壤中所含的氮、磷、钾及其微量元素的多少和作物的需肥规律同土壤的供肥性能,提出适宜的施肥量、施肥期及施肥方法,实施测、配、产、供一条龙服务。根据榆社县目前的作物生产状况和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养分主要是缺氮、少磷钾,除开发现有有机肥肥源增施有机肥外,在化肥的投入上要注重氮磷钾配施,以达到土壤养分与作物生产的供需平衡,特别应重视磷钾肥的推广施用。

3.6 良种繁育

在项目区建立良种引进的试验室,对项目区每年引进新的品种进行试验,选出适合本地高产的优种后,再行示范,而后确定推广的品种,促进项目区与全县农业发展。

3.7 化学保水剂及病虫害防治

化学保水剂含有抑制作物蒸腾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促进作物生长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生长激素,具有蓄积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满足作物多种微量元素供给功能。

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遵照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病、植物农药、化学农药等方法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并进行病虫害的测报工作,及早预防,及时防治。

3.8 设施农业与田间道路

项目计划新建大棚50座,通过种植大棚蔬菜,提高农民收入。修整高低不平、路面狭窄的田间机耕路。

4 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项目拟在机耕路两旁修建防护林,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对工程施工期间和运行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及固体废弃物对水质、大气及市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管理,监督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4.1 施工期环保措施

水质保护。生活污水经简单沉淀后就地播洒抑尘。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有砂石料的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产生的碱性水和机械设备保养冲洗水以及基坑排水等,设置生产废水沉淀池,经沉淀及中和后循环利用,不外排。

施工生活区设置垃圾桶,并设专人负责清扫、拉运,同施工建筑垃圾一起运送至低洼处,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施工生活区设立旱厕,粪便集中处理、定期外运,保证施工人员有一个整洁卫生的施工和生活环境。在生活区和施工区之间要建立防护带,对受噪声影响较深的一线施工人员,要佩戴防声头盔或隔声耳塞,把噪声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在工程施工中,大气污染主要为混凝土和系统产生的粉尘、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以及施工和运输机械排放的CO、NO2、SO2等有害气体。防护措施有混凝土拌和系统内采用全封闭输送水泥方式;施工道路采用洒水除尘的方法,每天定时洒水;为减少CO、NO2、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大型汽车、挖掘机、装载机等燃油机械应配备尾气净化器。

施工人员定期检疫,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施工队伍要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积极配合,定期服用预防药或注射疫苗;加强卫生防疫,对饮用水和食品要严格管理,并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防止传染病流行。

加强施工期水质、大气、噪声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定期上报。

采取措施,做好施工古迹地的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污染坑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满足土地复耕的要求。

4.2 运行期环保措施

4.2.1 加强管理

合理调度灌溉用水,防止大水漫灌,达到“以水调肥”的效果,使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饱和持水量的50%~60%。

合理耕作,精细耕作,深耕深翻,适时翻耕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间种、套种、轮作,增加地表覆盖可减少地面蒸发;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可抑制毛管水上升速度,抑制土壤盐渍化。

4.2.2 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提高灌溉保证率:实施“一票收费,配水到户”工程,实行用户参与式管理,鼓励通过节水提高灌溉保证率。

4.2.3 地膜污染治理

项目区采用可降解的保墒地膜,废弃的地膜经过土地翻耕埋入土壤中,一段时间后即自然降解,不会对项目区景观及土壤等产生不利影响。

5 结语

榆社县云竹水库灌区工程根据项目区的现状,并考虑灌溉区地形、种植结构、节水效果、投资、运行费用、使用方便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本着促进生产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项目区的节水增产措施主要有种植结构改造、土地整理、地膜覆盖、平衡施肥等;针对工程施工期间和运行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及固体废弃物对水质、大气及市容环境产生的影响,项目分别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

猜你喜欢

项目区节水作物
坚持节水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