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8-03-26卓长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武铁路有限公司
卓长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武铁路有限公司
合武公司管辖的合九铁路地处皖西南丘陵地带,由于建设资金、设计等级等原因,铁路建成后,平交道口密集,大部分为无人看守道口,存在较多隐患,道口事故多发。后虽组织对无人看守道口实施监护,但随着道路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和铁路运输日益繁忙,平交道口的安全隐患还是难以消除。道口平改立是消除平交道口安全隐患的根本措施,更是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途径,合武公司按照铁路总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良好成果。预计至2018年底合九线全线实现立交化。
1 主要问题
1.1 安全因素先天不足
合九线全长320 km,是皖西南重要的陆上通道。但是道口密度大,合九、安庆线共计有道口130处,其中有人看守道口仅10处,其他均为无人看守道口。由于铁路处于半堤半堑地形,道口两侧道路坡度较陡,视线不良,隐患很大。
1.2 安全管控不到位
既有100多处无人看守道口,仅有警示标志、护桩等,直到2007年,在集团公司及合九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国家466号文的规定,协商安徽省政府对合九线部分无人看守道口实施了监护。但是由于设备装备标准低,人员素质差,大部分道口监护员均为当地的老百姓,经常脱岗、不关闭栏杆、家属替班、当班睡觉,仍然事故多发。据统计,近10年合九铁路发生铁路交通事故事25起以上,死伤20余人。
1.3 沿线群众安全意识淡薄
铁路沿线村民对通过铁路道口的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观念比较淡泊。机动车司机及行人通过道口时,不执行规定,未加强了望,抢越道口现象比较严重。
1.4 非法通道屡禁不绝
随着铁路沿线经济发展,机动车辆日益增多,群众为图方便省事,就近在铁路上填埋道砟形成非法通道,由于高低不平,车辆容易在穿越铁路时熄火,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车流密度的增大,这些非法通道俨然成了“虎口”。
2 原因分析
2.1 资金有压力
管内道口数量较多,实施改造投资巨大,这将给公司亏损严重、现金流紧张的严峻经营形势,带来更为沉重的资金压力。
2.2 征迁难度大
平改立工程涉及地方出资和征地拆迁工作,真正实施起来矛盾比较多,协调难度大,主观上存在畏难情绪。
2.3 认识不到位
管内线路设计标准较低,技术改造难度较大,加之车流密度低,道口均已实施监护,对实施道口平改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
3 对策措施
针对平交道口存在的安全隐患,本着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宗旨,合武公司按照铁路总公司、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制定了三年规划,对所有平交道口(非法通道)全面实施平改立,以彻底消除平交道口安全隐患,彰显社会效益。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担负起道口平改立的主体责任
针对这些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公司领导班子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切实担负起平改立工作的主体责任。为此,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上手、圆满完成”的要求,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公司道口平改立工作实施意见》和具体推进计划,结合前期工作、安全管理、质量把控、资金保障等重点环节,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流程,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落实,为全面推进平改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证。
3.2 加强协调,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公司各部门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加大推进力度,并会同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设计院、相关站段分赴沿线市县地方政府进行沟通洽谈,积极宣传铁路道口改造的重要意义,并争取沿线省、市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经多方努力,安徽省下发了平改立指导文件,合肥市、安庆市也下发了落实平改立工作推进文件,明确了各县(市)政府为平改立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地方配套工程立项申报;负责办理工程规划、土地、建设等审批手续;负责征地拆迁、地方管线迁改、临时接水接电等工作,明确了引道、泵房、征地拆迁、接水接电以及超出原道口宽度部分的主体工程由地方承担费用,并对道口拆除时间工期做了要求,有效解决了地方配套资金、拆迁征地等制约因素,为工作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点带面推进平改立项目。虽然,省市有文件要求,但有的县、乡镇领导对此很不理解,认为平改立是铁路的事,地方做好协调就不错了,更不应该承担相关费用,公司将每年在该县发生的铁路交通事故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进行汇报。通过大力宣传、政策攻坚,使这些负责同志了解了有关法律、法规,认识到道口对铁路运输安全和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每一处道口的方案均是同县、乡镇、村协商一致,再与县政府商谈签订协议,按照“从易到难、从小到大”的原则,成熟1处,签订1处,开工1处。
3.3 开拓思路,创新模式,确保平改立改造项目精准高效
优化方案,节省投资。按照“原位、原规模、原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少征地、少拆迁、适当预留”的原则,首先由集团公司指挥部、公司、铁路相关单位、设计单位会同地方县、乡、村负责人,共同对平改立方案进行现场调查摸底。对能够通过修建绕行道路消除安全隐患的道口,直接实施封闭拆除;对必须通过立交才能消除的道口,不分看守、监护主体单位,同步进行调查,按照乡村道路、县道、市政道路标准制定改造方案。对穿越方式、框架规模、引道方案和技术措施反复论证、比选。对乡村道路原则按1车道,尽可能采取自排方式,防止盲目求大的倾向,有效降低路地双方的投资成本;对穿越集镇的道口,由于车流、人流密度大,道路两侧房屋多,改造时矛盾多、困难大,一方面做好乡镇、村领导的思想工作,真正理解改造的意义,使其从被动工作转为主动工作,并积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做好方案优化,解决车辆绕行和村民出行问题,减少对村民的干扰和影响,尽可能减少矛盾,获得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对于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尽可能一次性满足标准,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
开拓思路,创新模式。对于合资铁路道口平改立,公司将平改立委托集团公司指挥部管理,由其负责设计、监理、施工的招投标,并将资金拨付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负责验工计价等。工程竣工后,委托第三方进行审价。东华地铁公司比照涉铁项目对平改立工程进行管理,负责开工、复工安全评审和日常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相关“三电”设备管理单位从设计审查、施工方案、过程监管、验收移交等各方面全力配合,积极做好平改立施工涉及的设备迁改工作,其发生的迁改工程费用,只计算基本成本,并将费用拨付给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再付给相关单位。
3.4 各司其责,攻坚克难,激发道口平改立工作内在动力
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集团公司将道口拆除作为对工务段和施工单位的考核主要项目,工务段负责牵头组织道口拆除,施工单位进行配合,并根据工程难易倒排拆除计划。促使了工务段主动去与地方进行沟通协调,督促地方加快地方引道、泵房等工程实施,也减少了施工单位等、靠思想,在主体工程开工时,主动出击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对外协调的经验优势,化解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拆迁征地、阻挠施工等难题,加快铁路主体工程施工,在道口拆除时利用施工单位与地方村镇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好稳定工作。
建立信息沟通平台。以市为单位利用微信建立平改立工作群,将铁路相关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地方市县镇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纳入群中,对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要求及时在群里发布,使路地双方都能最快掌握现场情况,及时进行沟通协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联合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制作道口平改立前后对比图片及道口事故图片展板进村宣传,讲解道口平改立的好处,做通村干部及重点人员思想,为平改立有序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推动。公司协调有关市政府每季召开一次推进会,对各县平改立工作进行点评,以先进带后进,以优秀促落后,让落后的县有压力,形成一种赶拼比的良好氛围,公司每年年底对平改立工作突出的地方,以县为单位发函感谢,在函件中详细说明相关单位、乡镇在平改立工作中做出的成绩,使相关人员有一种成就感。
4 结束语
在集团公司的指挥领导下,通过公司及相关单位积极努力,目前管内肥西、庐江、怀宁、桐城境内道口全部拆除,潜山、太湖、宿松、安庆市境内绝大多数道口已拆除,剩余的9处道口正在进行平改立施工。
截止2017年底,公司管内123处道口已全部与地方政府签订了平改立协议,铁路主体完工140处(道口115处,非法通道25处),拆封道口114处,剩余9处正在实施推进中,计划到2018年底道口平改立攻坚战必将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