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选择
2018-03-26董馨
董 馨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41)
我国虽然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但客观而言,距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尚存在一段距离。自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逐步兴起,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在此背景下,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我党应当持续提升互联网路径意识,开拓互联网传播阵地,打造互联网专业队伍,完善互动配合机制。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路径,也是互联网社会更新迭代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仅仅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理念,难以为社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唯有被大众所掌握,才有可能释放其潜在能量。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拥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还需对其理论依据进行梳理。
(一)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被各国共产主义政党作为教育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
1.马克思恩格斯的大众化思想
人民是实践主体,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是实践的指导思想。[1]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宣传的语言要大众化、通俗化,使民众能轻易地理解和接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不能只对少数人产生影响,而应该是对大多数人民群众产生影响。只有广大民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并将其融入现实生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
2.列宁的大众化思想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列宁提出了灌输理论,即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列宁认为,首先要引导工人群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能够透过斗争表象认清事物的本质,最终使工人阶级加深对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认识。[2]灌输的方式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效果。为促进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列宁主张使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的语言进行政治意识的灌输。同时,列宁还特别注重以多样化的途径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倡导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理论的宣传。[3]
(二)一些中国共产党人的大众化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毛泽东的大众化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敏锐地抓住并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通过制定地政策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的联系。此外,毛泽东指出,为取得革命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4]因此,党的七大制定了符合广大群众利益的政治路线,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追求,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5]
2.邓小平的大众化思想
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结合,建立了凸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精神作为其理论的思想基础,并始终坚持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马克思主义价值指归。[6]为促进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支持与认同,邓小平把造福人民群众作为改革的最高要求和目标,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衡量改革政绩的标准。由此可知,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宣传要与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与标准相一致,只有将理论转变为有利于提升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才能使民众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最终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3.习近平的大众化思想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强调应当立足我国实际国情,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导向,建立充满生活气息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且在这一系列讲话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到充分运用,例如保障人民利益的价值立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另外,习近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包括: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使马克思主义融入群众生活;以群众利益为保障对象,使马克思主义走近人民;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马克思主义贴近人民。具体而言,应当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强化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党应当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构建富有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我国群众形成公共的理想信念。我党必须强化理论武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二、互联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网络空间成为了不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既面临着绝佳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互联网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机遇
在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主体性获得了显著提升,同时互联网为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更加优质的传播载体。
1.互联网提升了传播者的主体性
由于在空间上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互联网使得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地参与信息的提供和传播。因此,信息传播的主体性既有利于传播主体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激发传播主体的创新能力。[8]首先,互联网有助于促进转播主体的全面发展。传统传播模式下,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受众能够主动接收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依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信息,甚至成为信息的二次传播者,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受众的主体性,也有助于提升受众的创造性。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一体化传播模式,给予了人们角色转换的自由,锻炼和提升了传播主体对信息的辨识能力和驾驭能力。此外,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要求传播主体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确保自身可以在海量信息中坚定行进方向,可以借助互联网在信息获取上的便利性实现自身主体性的全发展,从而履行好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双重角色,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由单向转变为多向,强化其传播力。其次,互联网有助于提升传播主体的创新能力。传统传播模式中,在文化习俗、载体、路径等因素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到了巨大限制,传播主体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强化。然而互联网传播方式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众的传统定位和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为传播主体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9]在互联网背景下,传播主体能够在海量信息中检索、阅览、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这有利于传播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制造更多对受众具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
2.互联网为传播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在互联网空间中,平面式传播逐渐发展为立体式传播,静态式传播逐渐发展为动态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呈现出来。[10]首先,从传播内容方面来看,互联网能够扩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内容数量。互联网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能够依附在大量信息中,渗透到网络文化中,在不同的传播主体之间形成互联网传播链,使信息的总量获得新的增长点。其次,从传播渠道来看,互联网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提供大量传播渠道。在传统传播模式中,受众只能通过阅读典籍、报刊等读物获取信息,但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一系列门户网站建立起来,例如马克思主义学会网站,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使得传播内容更多全面、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成本更加低廉,且能够方便受众反复查阅,故而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最后,从传播范围来看,互联网有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壁垒,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传播至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加深了各界、各国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3.互联网为传播提供了新载体
当前,传播主体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这样不仅有利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还有利于拓宽受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渠道。与此同时,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够使传播主体及时有效地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地提升传播效果。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提升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是适应当前社会条件下理论传播新要求的必然选择。[11]
(二)互联网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仅面临着机遇,同样还需要迎接挑战。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建设、传播信息建设、传播模式建设等方面。
1.传播主体建设面临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核心主体,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因而在互联网视域下,要进一步突出和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做好党的思想建设工作。[12]相关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学习,使自身能力满足互联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校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责任,因而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建设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现代化教师队伍体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与服务意识。因此,为推动互联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不仅要在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上创新,还要将传播主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2.传播信息建设面临的挑战
由于我国在互联网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使得我国的网络安全存在很多潜在的威胁,无论是软件技术还是硬件技术,我国都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不断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大肆宣扬西方国家的价值观,甚至否定我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13]因此,互联网核心技术问题是我国当前在争夺马克思主义网络空间话语权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此外,加快互联网信息化基础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数字化也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3.传播模式构建面临的挑战
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模式的基本理念是灌输,但这与互联网视域下的自主性传播理念相矛盾。因此,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要结合我国当前的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不断创新和调整传播理念。同时传播主体不仅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兴趣和需求,还要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不断提升传播效果。此外,互联网传播具有个性化、主体化和民主化等特点,而传播主体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被动而轻主动的传播模式不符合当前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因此,为推进互联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必须要开发出一套民主、平等、互助的传播模式,使其符合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14]
三、互联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的探索
为推进互联网视域下的马克思大众化传播,还需基于互联网的特性,探索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传播模式,从而为构建互联网视域下的马克思大众化传播路径提供理论引导。
(一)传播者精英化
首先,提高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视域下,为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舆论引导力,改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必须要提高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当前,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截然相反的错误思潮和价值取向,给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这就要求传播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同时,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有全面的知识素养,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互联网传播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知识。只有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15]
其次,提升传播者的传播素养。多元化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人民群众也拥有着多元化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充分了解社会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以真诚平等的交流方式获得民众的支持与信任。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注意网络表达的严谨性和逻辑性,避免由于自己的错误表达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加强传播者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有利于理清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工作思路,提高传播者的工作效率,这是在互联网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举措。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始终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方针不动摇,并结合当前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为保证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的质量,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选拔机制,致力于建设一支能力突出、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推进传播者精英化的进程。
(二)传播介质多样化
在互联网视域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多样化的传播介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引领型传播。为争夺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必须要建设相应的传播网站。此类网站不仅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与民众进行交流互动,并能够使传播主体及时有效地了解民众的想法和意见,以满足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诉求。此外,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网站与国内主流的新闻、商业等网站合作,利用其平台和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马克思主义传播网站。
其次是交流型传播。在互联网视域下,仅仅依靠建设马克思主义传播网站难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还要建设一些能够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提供相互交流机会的网络对话平台,以达到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与社会大众交流互动的目的。在网络对话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社会阶层、受教育水平及年龄结构等因素,保证交流平台的广泛性、全阶段性等特点。此外,平台要时刻关注热点话题的舆论导向,适当的引导网民的意识形态,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最后是信息型传播。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传递和收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环节。[16]为便于传播者完成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等职能,必须要建设信息型传播平台。一方面,此类传播平台能够使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了解网络空间中最新的舆情动态和意见参考,并能对其进行实时的监督和分析。另一方面,此类传播平台能够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对民意的预见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传播信息亲民化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民众实践的指导依据,因而马克思主义传播要贴近群众生活。在互联网视域下,促进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满足人们对思想理论的基本诉求,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构建马克思主义互联网学习平台、互联网交互平台和互联网虚实结合平台是建立传播信息亲民化模式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学习平台是一个便于民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信息库等。互联网交互平台是传播者与民众交流互动的平台,其主要包括交互系统和互联网交互工具。互联网虚实平台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传播渠道和网络传播渠道得以融合,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空间,还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三种模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四、互联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渠道得到更新,欲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便需要抓住发展机遇,紧紧依托互联网,这既是对传播者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应然选择。
(一)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联网路径意识
第一,注重理论指导作用。当前,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截然相反的错误思潮和价值取向,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因此,传播者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此外,传播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合理利用互联网传播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第二,体现实践强化作用。互联网路径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在互联网视域下,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是可以互动的,而打造互联网精品活动是体现实践强化作用的重要方式。依托国内主流网络平台开展精品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受众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关注,还能使受众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此同时,传播者既要对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传播技术进行深入学习,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互联网路径意识。
第三,发挥政策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取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以及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互联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体系。而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互联网路径意识的提升,都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因此,只有发挥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才能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
(二)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联网传播阵地
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主导权,进而使其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必须要建设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首先,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使网站内容贴近民众生活的实际,让民众能够及时地了解最新理论成果。其次,要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时代特征,增强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创新和调整传播方式。最后,注重马克思主题网站的层次性和全面性,满足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的群体需要。
第二,利用主流媒体,开拓新的传播渠道。微信、微博、贴吧等传播信息源凭借其传播覆盖面广、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然而这也满足了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要求,为马克思主义互联网传播开拓了新的传播路径。为充分利用这些新的传播路径,首先要使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语言通俗化,确保民众能够轻易地认知和接受。同时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网络流行语言进行融合,增强马克思主义语言的感染力和新引力,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理论宣传。其次,密切关注网络空间中最新的舆情动态,引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向。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定要掌控这些网络平台的话语权,引领互联网舆论的方向,提升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中的影响力。
第三,利用互联网视频,实现传播形式多元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了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增加了信息传递的生动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网络传播。在应用互联网视频传播马克思主义时,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使传播内容生动活泼,贴近民众的现实生活,还要使抽象复杂的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同时视频内容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拓展新的传播渠道,实现传播形式的多元化。
(三)打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联网专业队伍
第一,培养多元化人才、丰富传播形式。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的错误倾向,使得传播效果并不显著。在互联网视域下,培养多元化人才、丰富传播形式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必然选择。多元化人才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新的理念,并能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提高传播内容的感染力,从而引导民众积极参与传播。
第二,发展技术骨干,创建传播平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必须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技术骨干则是互联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中坚力量和技术保障。现阶段,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中的主导权,便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完成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等职能,必须要建设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同时还要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利用其平台和资源优势提升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中的影响力,开拓新的传播渠道。
(四)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动配合机制
第一,及时跟进互联网媒体,体现互联网传播效率。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和快捷。相比较传统的互联网媒体,移动终端设备具有隐秘性高和便于携带的优势,而且当前大部分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具有了普通电脑的功能,这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此同时,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带动了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发展,而这些国内主流的网络平台凭借其辐射范围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及时跟进互联网媒体,增加传播渠道的便利性,占领互联网媒体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第二,整合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完善大众化互动配合机制。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渠道,必须要整合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完善大众化互动配合机制。首先,传统的媒体存在信息传播滞后的弊端,无法满足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应该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使传统媒体建立与互联网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提升媒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其次,促进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资源共享,将双方资源配置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会,赵继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诉求与话语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3):44-48.
[2]马福运,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提升路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71-74.
[3]刘思彤.跨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以广西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6(3):16-21.
[4]葛学彬,李松林.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实困境与机制建设探究[J].理论月刊,2017(4):30-37.
[5]毕红梅,李婉玉.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征及引领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6(5):47-51.
[6]胡小琳.论心理认同视域下的政党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机理与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1):28-33.
[7]朱霁.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及其实践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8):102-107.
[8]魏继昆.论精英与大众之互动——基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3):38-41.
[9]滕松艳.生活世界总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蕴含[J].齐鲁学刊,2014(6):62-65.
[10]李群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文化视角与路径选择——兼论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经验[J].求实,2013(3):10-12.
[11]葛学彬,李松林.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实困境与机制建设探究[J].理论月刊,2017(4):30-37.
[12]甄红菊.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意识形态视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65-71.
[13]刘洁,杨连生.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15(6):12-18.
[14]谭可可.“机制创新”推进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J].学术论坛,2015,38(3):15-18.
[15]陈晓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新探——以创新扩散论为视角[J].理论探讨,2010(3):50-53.
[16]石秀杰,董树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传播路径——兼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