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

2018-03-26董秀成蒋庆哲宋奕萱

中国矿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海油竞争力石油

董 聪,董秀成,,蒋庆哲,宋奕萱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占据着世界碳排放总量的近30%,承担着非常大的减排压力和国际舆论压力。中国政府在《巴黎协定》下的自主贡献承诺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减排目标等,必将由区域和产业最终到企业主体来执行和实现。石油企业越早进行低碳行动、研究低碳技术创新,将越早获得低碳发展的先机、越早顺应和引领低碳发展的趋势。目前针对低碳竞争力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国家、区域与城市层面,多运用定性研究法,深入企业层面进行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针对这些情况,本文结合我国石油企业低碳竞争力现状,建立适用于我国石油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实证对比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 评价体系、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1.1 评价体系

本文在石油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设计中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原则,并成立了评价小组。评价组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的6名管理人员(经理)和科研机构6名油气领域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西南石油大学的主任、教授)组成。此外,评价指标的选择也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1-5]。

在此基础上,兼顾石油行业特点,本文从低碳生产、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管理、低碳文化和资源基础共六个方面建立了适应于我国石油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中,低碳生产、低碳经济和资源基础是企业低碳竞争力最主要的产出表现,低碳技术、低碳管理和低碳文化是支撑低碳生产的系统力量。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可以有效的简化处理复杂的多目标问题的研究方法,以便对难以定量和建模的问题做定量分析,现广泛应用在许多难以定量分析的复杂系统问题方面。

表1 中国石油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对指标间的重要程度两两做出判断,将复杂问题转化为最底层方案层对总目标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判断矩阵采用德尔菲法的9级打分制。选择应用层次分析法应满足4个前提条件:① 总目标受多层次指标影响;② 同层指标相互独立且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③ 单一指标对最终决策目标的影响不能通过足够的数据计算;④ 最底层指标可以被量化。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包括:① 对目标层进行分解,根据准则层和方案层建立判断矩阵;② 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通常可采用方根法与和积法;③ 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CR<0.1时,表明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所述。

1) 构造判断矩阵A,见式(1)。

(1)

2) 求A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计算时,通常有方根法与和积法两种方式,本文采用方根法。方根法的基本过程是将判断矩阵A的各行向量采用几何平均,然后归一化,得到排序权重向量。计算步骤:① 计算判断矩阵各行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见式(2);② 对向量M归一化,见式(3),W=(W1,W2,W3,…,Wn)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③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见式(4),式中(AW)i为AW的第i个向量。

3)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计算一致性指标C.I.(式(5))、查表求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计算一致性比率C.R.(式(6))。

(2)

(3)

(4)

(5)

(6)

本文中定量指标数据源自2013~2015年三大石油公司的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绿色发展报告、健康安全报告、环境保护报告等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并进行相关计算。所涉及的6个定性指标数据以及指标权重的打分由专家组给出(1~9分制问卷)。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软件Yaahp 6.0进行计算分析。

2 实证结果

2.1 各指标权重

根据各判断矩阵(表2~8)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得到中国石油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所占权重见表9。

某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已有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以建设品牌为目标,以《悉尼协议》核心理念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深化协同育人、合力打造实践平台、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着力建设教学团队、完善质量保障等措施,对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品质提升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表2 以“低碳竞争力”为准则的判断矩阵

注:U为低碳竞争力;A为低碳生产;B为低碳经济;C为低碳技术;D为低碳管理;E为低碳文化;F为资源基础;W为权重。

表3 以“低碳生产”为准则的判断矩阵

注:A1为万元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A2为万元产值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A3为万元产值的二氧化硫排放量;A4为万元产值的氮氧化物排放量;A5为万元产值的氨氮化物排放量;W为权重。

表4 以“低碳经济”为准则的判断矩阵

注:B1为营业利润率;B2为成本费用利润率;B3为净资产收益率;W为权重。

表5 以“低碳技术”为准则的判断矩阵

注:C1为研发资金投入占比;C2为研发人员占比;C3为专利技术产出;W为权重。

表6 以“低碳管理”为准则的判断矩阵

注:D1为低碳战略与标准;D2为低碳制度与执行;D3为碳资产管理;W为权重。

表7 以“低碳文化”为准则的判断矩阵

注:E1为低碳宣传教育;E2为低碳社会责任;E3为低碳意识普及;W为权重。

表8 以“资源基础”为准则的判断矩阵

注:F1为油气储采比;F2为清洁能源占比;F3为油气储量接替率;W为权重。

表9 中国石油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2.2 三大石油公司低碳竞争力评价

根据所构建的石油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相关数据。评价体系中有5项逆向指标(万元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逆向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其在这一方面的竞争力越低,本文对其处理采用取倒数法,然后采用极值法对转化处理后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见表10。

经过计算(即指标数据乘以权重、分层加总计算),得到中石油的低碳竞争力指数为0.409114,中石化的低碳竞争力指数为0.238707,中海油的低碳竞争力指数为0.671920,如图1所示。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根据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得分及对比情况具体可见表11。

1) 低碳生产方面。中石油得分0.0367,中石化得分0.0013;中海油得分最高为0.2997,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得分总和的9倍。从污染物排放数据来看,中海油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万元产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低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排放水平。在万元产值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这个指标上,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差距不大,而中海油仅为中石油和中石化排放水平的1/5。在万元产值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标上,中石油为0.0007,中石化为0.0011,而中海油仅为0.0002。在万元产值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上,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水平相当,而中海油为两者的1/2。在万元产值的氨氮化物排放量指标上,中石油为0.000046,中石化为0.000038,中海油为0.0000073,中海油优势明显。在万元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上,中石油和中石化均超过了1,而中海油的碳强度在1以下。综合来看,中海油在低碳生产的5项基本指标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而中石化除了在万元产值的氨氮化物排放量上比中石油稍好外,在其他指标上均处于落后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偏高,碳强度偏高。

表10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图1 三大石油公司低碳竞争力比较

表11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低碳竞争力得分与对比情况

指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低碳生产0.03670.00130.2997低碳经济0.03840.02730.2378低碳技术0.08350.05590.0700低碳管理0.04530.07550.0302低碳文化0.04040.05390.0270资源基础0.16480.02480.0072低碳竞争力0.4091140.2387070.671920

2) 低碳经济方面。中石油得分0.0384,中石化得分0.0273,而中海油得分为0.2378,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更可观。其中,中海油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这一项指标分别为5.8%和7.7%。中海油的营业利润率为17%,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远超中石油和中石化。

3) 低碳技术方面。中石油得分0.0835,中石化得分0.0559,中海油得分为0.0700,三者差距较小。中海油在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占比上得分比中石油和中石化都高,其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了7%。而在科技技术成果专利技术产出这一项,中石油明显高于中石化和中海油,2014年的专利数量是中海油的5倍,中石化的三项指标均处于中值状态。

5) 低碳文化方面。中石油得分0.0404,中石化得分0.0539,中海油得分0.0270,三者均在低碳宣传教育、低碳意识普及和低碳社会责任上付出了努力和实践行动,差距细微。

6) 资源基础方面。中石油得分最高为0.1648;中石化得分0.0248,中海油得分0.0072。其中,中石油的油气储采比为4.89,储量接替率为4.22,在资源基础方面的竞争力明显高于中石化和中海油。中石化的这两项指标均未达到1,而中海油的这两项指标仅是刚刚超过1。在清洁能源方面,中石油的竞争力也超过了中石化和中海油,中石油的清洁能源占比为36%,超过中石化的25%和中海油的20%。由此可见,在资源基础这个准则层,中石油的竞争力最高。

因此,在低碳竞争力方面,中海油的低碳竞争力最高,中石油次之,中石化最低。具体来说,中海油在低碳生产和低碳经济方面优势明显,中石油在资源基础和低碳技术方面的优势突出。在低碳管理和低碳文化这两个层面来看,三大石油公司差距不大,这也反映出石油行业近年来对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都在不断提高。中海油的生产是最清洁环保的,万元产值的主要污染物量远远低于中石油和中石化,而经济产出也是最高效的,虽然总量不敌中石油和中石化,但是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成本费用利润率均高于中石油和中石化。虽然中海油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资金投入也相当可观,但目前由于员工总数和业务体量低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所以在专利技术的产出方面稍有劣势。中海油能在低碳工作方面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它的一系列措施与努力。在组织机构方面,中海油在2006年已成立节能处,以统一归口管理和协调节能减排工作。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节能工作办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节能减排考核奖惩办法》,多项文件的颁布实施,涵盖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等诸多方面。2007年开始,中海油将所属单位的节能减排计划和节能减排投资项目计划纳入年度生产建设计划和与预算体系,还建立了专项资金。同时,中海油在项目建设中以国际能耗和排放标准作为设计依据,以中国最高标准作为基本设计要求。此外,中海油在能源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3 结论及建议

本文结合我国石油企业低碳竞争力现状,以低碳生产、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管理、低碳文化和资源基础为准则层,构建了我国石油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并从公司层面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国有石油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万元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清洁能源占比和专利技术产出对低碳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尽管与国内的众多民营油气企业相比,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在提高低碳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条件优势,但它们的低碳竞争力情况不尽相同,优劣势也体现在不同方面。其中,中海油的低碳竞争力最高,在低碳生产和低碳经济方面优势明显;中石油次之,在资源基础和低碳技术方面的优势突出;中石化最低。此外,在低碳管理和低碳文化这两个方面,三大石油公司差距不大,这也反映出石油行业近年来对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都在不断提高。

为了促进石油企业更好地实施低碳战略,进而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根据所构建的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对我国石油企业提升低碳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中海油在资源基础方面仍相对薄弱,应该积极探索能源生产方式,以创新、合作的方式构建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不断增强资源基础,拓展国际合作,优化全球业务布局,保持其清洁、环保的方式做能源供给的主力军。随着常规、易采和优质油气资源项目日渐减少,致密油气、煤层气、页岩气以及深海钻采方面成为中海油的现实选择。

其次,中石化和中石油应重视低碳生产管理,来提高其低碳竞争力。尤其是中石化,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炼化中,应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尽量控制主要污染物和废水废气的排放水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效率,使得生产运营的过程更加高效、清洁和安全[6]。虽然中石化和中石油也将安全环保作为了工作的第一要求,但仍需不断完善低碳管理制度,如中海油的奖惩制度等,并严格落实,推动低碳生产绩效考核。应继续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成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执行更高要求的能耗和排放标准。

同时,在低碳技术方面,中石油应不断保持和发挥技术优势,中海油和中石化则应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投入。中海油和中石化应在二氧化碳捕捉、封存与利用技术方面继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三大石油公司应继续关注“节能与提效、减排与废物资源化、低碳战略与标准”三大领域,实现以技术创新带动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进而引领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提高低碳经济指标方面的绩效。

此外,三大石油公司要提高低碳竞争力也可从以下方面作出改进:在资源基础方面,通过研究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来改变当前以化石能源等高碳能源为主的资源劣势;在低碳管理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强对污染物排放数据的监管,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借助市场化机制更好地实现减排目标。

[1] 武新霞.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2] 王伯安.我国石化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以某石化企业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8):67-70.

[3] 曾相征.中小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低碳发展路径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朱利明.大型发电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与培育路径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

[5] 王鹏仙,赵恒海.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1):197-198.

[6] 张兵兵,徐康宁,陈庭强,等.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3):567-576.

2017年我国生产黄金426t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国内累计生产黄金426.142 t,与2016年同期相比下降6.03%。2017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 089.07 t,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9.41%。

2017年国内累计生产黄金426.142 t,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369.168 t,有色副产金完成56.974 t。中国黄金集团、山东黄金集团、紫金矿业集团、山东招金集团等大型黄金企业集团黄金成品金产量和矿产金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52.24%和40.39%。2017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 089.07 t,其中,黄金首饰696.50 t,同比增长10.35%;金条276.39 t,同比增长7.28%;金币26 t,同比下降16.64%;工业及其他90.18 t,同比增长19.63%。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际黄金全年平均价格为1 255.18美元/盎司,比2016年1246.14美元/盎司增长0.73%,黄金价格正在企稳。黄金市场方面,2017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5.43万t,同比增长11.54%,成交额14.98万亿元,同比增长14.98%;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共3.90万t,同比下降43.96%,成交额10.84万亿元,同比下降41.99%。

猜你喜欢

中海油竞争力石油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力控华康中海油透平数据远传项目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中控签约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项目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