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启迪 更有远方
2018-03-25何锐南
何锐南
摘 要 在儿童诗教学实践中,儿童诗以其内涵和特征,顺应儿童的天性。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传递文字语言的能量,通过读欣赏儿童诗、写儿童诗,可以促进学生人格雏形的形成、阅读素养的提升、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以及夯实听、说、读、写、书的基础等语文学科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 儿童诗;价值;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A,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250-01
在儿童诗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儿童诗以其独特的文体特点,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塑造美好儿童心灵,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培养。现就在儿童诗教学中对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初探。
一、名正言顺,心灵书写
什么叫做儿童诗呢?在《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一书提到儿童诗,从广义上看,儿童诗包括儿童能读的诗,以及儿童写的诗。前者包括古今中外、大人小孩写的诗,但须适合小朋友阅读。从狭义上,儿童诗包括儿童写的诗,以及大人刻意为小朋友写的诗。这为我们的教学儿童诗指明了方向。
二、鲜明特征,润泽童心
儿童诗以其率直明朗的情感、儿童式的丰富想象、新颖巧妙的构思、天真而精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等特征,深得孩子的喜爱、容易为儿童接受。同时,儿童诗以其形象性、情感性和语言表现的间接性更好地反馈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率直明朗的儿童情感。儿童诗鉴于其特殊性,其情感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真实地传达出孩子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以及大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我校学生江培颖所写的诗《云》,中所说:云,/你在白天轻轻地走来/带来温暖与雪白/你点缀了蓝天/使生活多姿多彩/如果你生气了/就会变成灰灰的乌云遮住山头/但是,我相信,/你会化成彩虹/化成我们一片阳光。//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而且充满其对生活、知识和生命的热爱,并以同年人的角度,用贴近同年人的语言,引起同年人乃至作家的共鸣。通过一首诗,可以看到孩子的心灵,字与字之间便是孩子语文素养的沉淀。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说过:“写诗一定要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细腻的观察,深深的感动和奇妙的幻想。”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孩子们总是用自己创作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例如“云是会走动的鞋子”,“树竿像支长笛”,“风是树的梳子”,“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这些让儿童在奇妙多彩的天空,展翅飞翔,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人们往往认为儿童混沌初开、蒙昧无知,儿童诗所抒发感情虽然不及成人丰富、深刻,但其有新颖巧妙的构思。同样是写母亲,但小诗人能构思出“我在妈妈肚子里选妈妈”。若孩子失却了童心,纯真的诗句,大胆的想象就成了枯萎的花朵,也谈不上构思了。因此,儿童诗在生活的基础上自由的想象,依赖于巧妙的构思,使得平凡的生活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纯真朴素、真挚有趣。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诗的底蕴是少儿的童真、纯真的心灵风景。儿童诗的优美语言、词汇丰富和节奏律动为儿童学习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语言的习得、驾驭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在一次家庭活动中,有的孩子看到燕子,孩子就会脱口吟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便说道春风把柳树的叶子修剪的细细的,嫩嫩的。
(五)童稚而优美的意境。诗言志,儿童诗带给我们的是不经意的感受,具有童稚而优美。如获得省小学生诗歌节现场创作总决赛的招智聪同学所写的《夏日的海边》:海面上,/浪涛像顽皮的小孩,/水面上一片金光/跳跃不停。/那闪闪发光的浪花们,/拨开海的面紗,/露出恬静的笑脸。/大海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种色彩,/他拥有的是一种精彩。它的活力,也是博大的胸怀。
诗中的浪花,带给我们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顽皮小孩;不是波光粼粼,而是拨开大海的面纱,这也就是大海的博大胸怀。又比如东莞的另一位小诗人写的《我看清了风的形状》,把不经意的事物变成了圆形,快活的借助风车转,让自己有了形状,而且有这自己的舞姿。这些儿童诗歌,经过孩子们精妙的构思,加入了动态,创作出没有的意境,虽没有“长河落日圆”、气贯长虹的气势,但总让人感受到“炊烟缭缭”、“十里春风”的味道。
三、童诗领航,至臻素养
我们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幻美,可以陶冶学生性情,体味生活,学会抒写心灵,体现出儿童诗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同时,儿童诗天真而精粹的语言、新颖巧妙想象特征,从文字优美、声音旋律方面启蒙,更多的是消除孩子与文字的隔阂,激励孩子学习文字的热情,让孩子爱上文字,从而爱上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正是引领我们在培养学科素养,夯实听、说、读、写是、书等能力。
综上所述,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儿童诗歌的教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情,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孩子成为一个感情更加细腻、心灵更加柔软,生命更有质地的人。
参考文献:
[1]邹贤敏.重读吕叔湘走进新课标什么是语文[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