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学生学习错误源分析和纠错引导策略研究
2018-03-25郭慧萍
郭慧萍
摘 要 有统计表明,学生80%的错误来自大约20%左右没有掌握的知识上。而只有20%左右的学生把80%的精力投入到这关键的20%尚未掌握的知识上。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如何评价并有效地引导,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建构“纠错档案袋”的形式,对初中科学学生学习错误源分析和纠错引导策略进行着重探讨,提出了“差异解决,信息对照;认知源控制;后续针对评价”引导策略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科学。
关键词 纠错档案袋;错误源分析;纠错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132-02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积极参与者和自我反省者。”在平时和同事的聊天中,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个题目我已经讲解了N遍了,但这次考试还是那么多学生错了……”深入探究其中原因,正如有统计表明,学生80%的错误来自20%左右没有掌握的知识上。而只有20%左右的学生把80%的精力投入到这关键的20%尚未掌握的知识上。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如何评价并有效地引导,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建构“纠错档案袋”的形式,通过对于“某个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情况”;“对于高错误率的题目,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对于某个学生而言,某个单元学习的情况评价”等三个问题的思考,建构出四张量化表格,配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片段,着重探讨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学习初中《科学》这一命题。
二、错误源分析
(一)“纠错档案袋”建立
1.目的:建构“纠错档案袋”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一目了然看到学生犯了多少错误,犯过了哪些错误,重要的是通过汇总、分析各种信息,帮助学生合理地分析错误的根源,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错误。对于教师也可以查漏补缺,调整教学,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2.构成:
3.来源: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学生已经学习知识的程度,对于“纠错档案袋”中的错题有必要做适当的限制。一般选自作业本、考试卷。不选用来自个别学生的参考资料中的习题。
(二)分析思考的几个问题
(1)对于“某个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情况”的思考;(2)对于“高错误率的题目”的思考;3.对于“某个学生而言,某个单元中学习的情况”的思考
三、纠错引导策略
(一)差异解决,信息对照
【沉淀思考】对某个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情况?
【策略实施】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课程资源。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我把所教的班级中的学生按照以前多次考试成绩由高到低按照1:1:2的比例,分成A、B、C三个等第。对于每个等第中选择固定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某题目错题的绝对人数,以及不同等第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教师对错误的原因追根溯源,以便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补救。在近一年的实践中,我发现不同等第的学生(特别是A等和B等相比较)存在着如下差异。
1.A等第的学生比B等第的学生更加善于应用示意图思考问题。
案例1: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 o,某工厂要用它们按體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2ρ1ρ2/(ρi+ρ2)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ρ1+ρ2)/3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ρ1/ρ2)mo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ρ2/ρ1-1)mo
在这道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后密度的大小为(ρ1+ρ2)/2,而两种物质等质量混合后密度大小为2ρ1ρ2/(ρi+ρ2)。而这题的难点在于两种物质质量相等,但是却要等体积混合,那么怎么取两种物质的量呢?
A等第的学生往往画出示意图(如图1),并且把已知条件标注在示意图上,然后进行思考;而B、C等第的学生往往缺乏这一过程。
当学生画出示意图后,就能分析出要满足体积比1:1,且要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应将ρ2取全部,而ρ1取和ρ2体积相同,即为V1=V2=mo/ρ2,所以剩下的为图2中阴影部分,即为mo-m用=mo-ρ1V1=ρ1mo/ρ2=(1-ρ1/ρ2)mo,本题选C。
有调查表明,有85%的初学者不知道在解题开始时画出示意图,或不能画出正确反映习题中现象、过程的示意简图。由于缺乏形象化的支柱,他们难以发现隐含的关系,且归纳、推理难度加大,不利于解题途径的发现。因此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反复训练学生画示意图,使学生养成画示意图分析问题的良好的习惯。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把A等第的学生(或者老师)思维策略教给B、C等第的学生,是一条有效途径。
2.A等第的学生比初学的学生或者其他等第的学生在选择信息上存在显著差异。
选择信息有差异。不能认为只有题干中给出的各种数据才是已知条件。题目中某些已知条件有时以隐含在题目的文字叙述或图形中或隐含在一些术语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能识别并能预期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关键的,是对问题解决有用的,他们的注意力较多地停留在关键部分上。而学习成绩低或者刚学习的学生注意力游移不定,平均使用力量,往往因找不到相关的条件而错失解题的机会。
教学案例2:根据右图求出液体的密度和烧杯的质量。
B、C等第的学生,初读题目,似乎只有一副图,题干中没有任何有效条件。而成绩优秀的学生经过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在图中隐含了不少条件。第一观察横、纵坐标可知,起点m代表的意义为:液体的体积为零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即为烧杯的质量。第二当液体体积增加40毫升时,液体的质量增加40克。根据这两个条件就能算出液体的密度和烧杯的质量了。
对于图像类的题目,第一要素是横纵坐标的意义要知道,第二是关注图像变化趋势以及图像上的三个关键点,即“起点、拐点、终点”分别表示什么情况。这些隐含在图像中的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针对B、C等第的学生要有意识的训练他们关注这些信息,能将图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也能将题中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
3.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言语等九种智能,大多数人都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这些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复习时应考虑不同学生的特长来组织教学。
每次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相应的独立练习。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不同的情况,练习下发后,我会分三步来进行处理。第一步是自己订正,要求划出保留订正的痕迹,比如划出关键词,写出关键步骤。A等第的学生绝大部分的问题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B等第的学生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C等第的学生只能解决几个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好记号,并将找出的部分条件列在题目旁边。第二步是课堂讨论,一般是先小讨论,一带一,或一带二,即组长带二,副组长带二(一小组六人),后大讨论,整个小组将未解决的问题汇总一起讨论,还解决不了的,将题号写在黑板上。第三步是全班集体解决问题,将黑板上题目由各个小组承包解决,别的小组学生可以提问、纠错、补充,教师可以适当指导。最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讨论讨论效果进行抽查,一般抽查C等第的学生。
案例3: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练习
学生处理教师的教学信息的方式不同。处理信息有语言型和表象型之分,这是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证实的。语言型处理信息的学生擅长以语言为媒体进行处理,而表象型的学生擅长于以表象(例如图表,示意图之类)为媒体进行处理。为了适应这种个别差异,除了利用语言媒体,还得利用表象媒体。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语言性教授为主,表象型学生往往听不懂,这就要求增加利用示意图等图像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听的能力强;有的学生听不了几分钟,而让他说更能激发他的思维,保持注意力。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能通过教别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以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
(二)元认知监控
【沉淀思考】高错误率的题目?
【策略实施】有研究表明,优生善于在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后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而差生就很少有解题过程的元认知监控环节。[2]
对解题过程的元认知监控训练可通过自我提问来进行,高错误率题目,错误原因需自我分析。有研究表明,通过对学生进行解答问题的元认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明显提高。反问学生,你认为自己哪些地方受到了启发;哪些地方没有想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反问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寻找与A等学生(优秀学生)思维上的差距,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三)后續针对评价
【沉淀思考】某个学生而言,某个单元学习的情况如何评价?
【策略实施】准确地评价学生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师生反思教与学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基于这样的思考,下面结合具体的一个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根据各个单元所要学生掌握知识、能力要求,准备若干项目作答并加以评分,其结果用剖面图(类似表格四)显示。由长短的直线或起伏的折线,显示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差异。这是一种有助于把握学习成果的某一侧面,设定后续学习内容的评价方法。
从图4可看出:
对于某个学生而言,《密度》、《密度的应用》得分率分别为0.86和0.84,已经超过了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学得相对较好。而第二节《测定物质的密度》成绩却低于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应当对于这节课采取看书、做习题等补救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和学生交谈,交谈目的明确,学生也容易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师生关系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