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8-03-25李晓鹏

世纪桥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李晓鹏

【摘要】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无疑是高校立德树人价值实现的桥梁与助力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尊重人、关怀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人文关怀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之势更是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对立德树人的紧密呼应,也是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立德树人;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2-0056-02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日益受到重视,将人文关怀运用于高校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也将极大地助力立德树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人文关怀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承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下,高校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寻良策、形同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在立德树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高校发展中无疑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更加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特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发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关键作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的达成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利用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主阵地,两者协调共力、同向而行才能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更加有利于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地位。

(二)人文關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被称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有其鲜明的育人本质。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仅是将其作为教育学生的教化手段,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政治型人才,在教育中慢慢地疏离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从人出发归宿于人,这是教育的规定性所在,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教书育人规律所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批评声音最多的其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关注到教育对象的主体发展层次性需要。人文关怀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以人文教育为方式的一种教育实践模式,本质在于关注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人文关怀理念是建立在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解的加深的基础之上,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与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两者的结合,可以讲是“1+1大于2”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灵魂,变得更加鲜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是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来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传输给高校学生,严肃性是其根本属性,但是在严肃性的背后是存在生活性的,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人情味”。强调灌输形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多变性、价值选择多元化的今天面临人文关怀缺位的现实问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反思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忽视体现在,一是政治性发展要求掩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仅是被当作政治教化的手段和工具,培养的政治型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服务,甚至是将人的发展置于政治发展的附庸,没有考虑到的主体需要发展的层次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人”的空场;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价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于人的忽视,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功利性价值取向形成了“只见社会不见人”的教育异化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只关注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原来的育人本质能量没有发挥出来。三是“教”的理想与“学”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教学不是单个人的自我演说也不是单个人在天际畅想,它是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称之为教学,是“主体一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思想的火花的碰撞,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思想的碰撞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教师只是充当教育要求的传声筒,课堂上就是“我讲你听”“满堂灌”式教学,教师祈祷学生对于思想道德规范熟记于心,学生则是人在课堂心已跑远,教与学之间似乎存在者难以化解的矛盾。这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警示,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由于忽视个性、忽视不同主体之间的现实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功能的抹杀。在今天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下,“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任何时候、任何教育模式对于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的忽视都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讲没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教化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真质。人文关怀正是在现实的世界的现实诉求下对于人的价值旨归,是教育精神内核的所在,更是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深化。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一)人的理念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与手段,目前在各个高校所构建的“大思政”格局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典范。“大思政”实质是思政教育的全局化、全方位化,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真”“善”“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人文关怀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位,关注学生的思想需要、道德需要、政治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的对于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需要。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同时人文关怀不能停留在教育者的口头上,要落实到实处,关怀学生的情感教育与自我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大”“上”,更要平易近人,促使每一个学生从心而发的需要。

(二)高校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

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心的和谐关系,是利我、利彼此的人文精神表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需要借助一定的环境介体,人文关怀所营造的和谐环境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欠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表现的严肃性与人文关怀的关怀感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促成学生在和谐友好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思想道德规范。在人文色彩浓郁的社会环境中,青年学生只要真情实意地接受、认同思想道德规范才会在社会中践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要求与现实途径,正是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培养青年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打造人文关怀的教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学体系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改变以往的“单方面”教化模式,换之而来的是“主体一主体”教学模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皆是主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对以往“主客二元论”教育模式的改变,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理念。教学体系是教育在发展中形成的教学模式、目标、方法等多因素的总结,是系统论观点在教育事业上的运用。高校所打造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皆是教育一部分,在高校人文关怀盛行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关键,这一富有人文关怀的教学模式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四)重视心理疏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两者是紧密结合的,心理疏导更多体现教育的方法性,具体到教育者或者是心理疏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排忧解难。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关注人的现实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是当前大学生的重要需求,在大学生面临各种压力的关键时候,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心理疏导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