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视角下美丽乡村文化重构路径的探索
2018-03-25江信桐
江信桐
摘要:乡村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十八大上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深入剖析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规律,研究如何提炼乡村文化中的艺术元素,期望为艺术介入重塑和保护乡村文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乡村文化 艺术 重构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论点以来,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无论从时间推进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得到广泛的重视。2013-2017年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如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有进一步强调:“摄入开展农村人居住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提出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同时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手段和重点任务。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所有“美丽乡村建设”的文献,从2013-2018年总数为6544篇。通过对文献的内容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展开。大部分研究内容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农业经济、党群关系、建筑保护、环境整治、旅游开发、经济体制等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国外经验借鉴等现实问题方面展开论述,较少涉及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中国有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史,在这历史长河中传统村落一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寄居地,是中国文化的“细胞”,是历史的“活化石”“民俗艺术的博物馆”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成了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深入剖析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规律,研究如何提炼乡村文化中的艺术元素,期望为艺术介入重塑和保护乡村文化提供理论指导。
一、乡村文化发展现状评述
1.乡村“弃巢化”现象和“城镇化”现象,成为乡村文化的终结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扩展和工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城乡间生活优越性差距不断拉大等原因,导致大量传统村落的劳动力进城务工,甚至人口直接迁移。乡村“空巢化”现在急剧变成“弃巢化”。虽然各级政府正在实施各类经济对策,让原住村民返乡,但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在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政府“一刀切”的拆村并点的城镇化政策,加速了传统村落的消亡速度。脱离了乡村这个“现场”,村民的生活场所和生产活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乡村变成了记忆中的乡村。另外,一些世代相承的乡村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也逐渐消亡。
2.传统村落“商业化”过度开发,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对很多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性缺乏认识,仅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并进行产业化开发,甚至与地方政绩和经济收益挂钩。对文化遗产按照商业规律进行解构和重组,很难保证文化遗产保护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3.乡村村民对文化遗产的自爱与自信不足,导致乡村文化的消亡
在农耕社会中很多民间文化和技艺都是靠着口口相传、婆领媳做才传承下来的。现代社会中,村民一方面是出于对权威的崇拜心理,另一方面是对这种民间文化遗产内涵的认知度不高。两方面原因造成村民觉得这种生活文化是老百姓创造的,属于底层文化,所以不珍惜、不自信。
二、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评述
1.公共艺术诠释地域文化审美
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李建盛撰文《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文化空间建构》指出,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共享的艺术,既是一种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空间生产。公共艺术的这种空间性和历史性,体现着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历史性的公共性,也体现着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空间的不同建构。因此,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性。不同时期的公共艺术,体现和表达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建构着不同的文化空间和城市文化形象,并传达出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公共艺术体现和诠释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意识形态、美学话语、公共意识和文化价值。
通过李建盛对公共艺术研究可以看出,公共艺术的场所多在城市中,服务对象多为城市居民,如果将地点转移到乡村,乡村的公共环境和艺术设计同样可以发挥同等的效力,并表现出乡村文化的历史肌理。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对文化消费占比不断提高,各色文化创意园和艺术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随着消费时代的商业价值过度开发,此类的文化创意园和艺术园区多被各色餐馆、咖啡馆、私人美术馆和私人工作室等消费场所占据,这类地点的租金也水漲船高,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这给艺术家们把艺术行动带回到乡村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很好的契机。
2.公共艺术的教育作用
在王一川的《文化自信视角下公共艺术的三重维度》一文中指出,公共艺术教育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音乐厅、剧场和影院等)对公民实施艺术教育的活动,可以提升公民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利用乡村公共文化艺术设施的教育作用,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乡村村民对文化遗产的审美水平,提升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自信以及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意识及自觉性。同时,在村民中培育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和文化遗产传承人,达到民间力量参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三、乡村文化重构路径
通过艺术学的视角研究艺术重构乡村文化的路径,让艺术重塑美丽乡村,并吸引“弃巢”村民返乡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同时,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到乡村寻找精神家园,并结合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生活体验、户外拓展、民间文化、当地特色文化节庆和美食等,打造乡村生态文化经济产业链,形成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
1.乡村文化生态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遗产问题日益关注。重塑不仅是局部的、实时性的地方再造,也是整体的、历时性的地区文化生态工程。重视推进文化生态研究,把文化置于生态之中,用历史视角解读乡村文化变迁,再对文化的发展演变做系统研究,在得出一个地区文脉的演化规律的同时,侧重研究文化演变与这一地区其他生态系统如自然、经济、社会等的关系。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对乡村文化生态的重塑,让城市居民到乡村寻找精神家园,激活村民的文化自觉,进而形成文化自信,为新农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形成乡村文化经济产业致富路。
2.公共艺术介入机制与可持续机制研究
(1)加强学术研究机构和政府的双向沟通,建立有效的公共艺术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体制。
(2)建设高校写生采风基地,吸引高校师生共同参与表现乡村自然景观和传承文化遗产相关的艺术创作,并通过乡村陈列馆进行展示。
(3)邀请高校师生对村民开设艺术欣赏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讲座,提高村民审美意识。
(4)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进驻乡村,提供村民废弃村舍改造艺术村。邀请艺术家们用当地的材料和文化元素创作艺术作品,并在公共空间进行展示。驻村艺术家以生活的形式介入乡村田野调查,形成挖掘乡村文化价值——重估乡村文化价值——修复乡村文化价值的文化生态链。
(5)邀请驻村艺术家出谋划策,定期举办主题艺术节,吸引大量城市游客,形成乡村艺术服务产业链。
3.乡村文化重构的关键问题
(1)体制的问题。公共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还缺乏支持体系。公共艺术的介入现在主要是由行政体内部设立的文化旅游开发公司以校企合作和高校横向科研课题的形式展开。
(2)村民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的问题。村民素质的提升和文化自觉的培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问题,需要建立村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体系。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提高村民审美意识,转变村民价值观念,唤醒村民文化自觉并形成文化自信。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乡村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源就是“乡土文化”,在当今面临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通过艺术的手段对乡村文化进行重构和保护,高度吻合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措施,是维护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安全的现实需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AS160752)
参考文献
[1]刘歆. 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策略[J]. 科技风, 2010(6):47.
[2]李雷. 公共艺术与乡土文化自信的重建[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1).
[3]潘力. “地方重塑”与美丽乡村建设[J]. 公共艺术, 2013(4):5-9.
[4]阚如良, 王桂琴, 周军,等. 主题村落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6):108-112.
[5]施明强, 丁忠超. 转型视野下公共艺术的乡村实践[J]. 新农村, 2015(3):5-6.
[6]来洁. 寻踪诸野之美——浙江省玉环县龙溪乡“美丽乡村”公共艺术项目纪实[J]. 公共艺术, 2012(4):22-27.
[7]方李莉. 論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艺术人类学视角[J]. 民族艺术, 2018(1).
[8]王卫星.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1):1-6.
[9]魏玉栋.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 中共党史研究, 2018(3).
[10]张松. 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研究[J]. 城市建筑, 2009(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