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最美的相逢

2018-03-25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萧红鲁迅教室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坎坷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直面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与命运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搏击。

萧红与鲁迅相遇,可以说是人间最美的相逢。萧红有幸,在短暂且饱经忧患的一生中,在她醉心的文学创作事业中,在永久“憧憬和追求”着“温暖”和“爱”的旅途中,曾经那样近距离地接触过“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得遇鲁迅,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幸运与福祉,这份幸运与福祉,使她年轻的生命得以焕发炫目的光芒,成为现代文坛天空中一道美丽的彩虹。

【语句选摘】

1.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解读

这句话中,作者连用几个动词“抓”“扣”“伸”,写出了鲁迅先生走路轻快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考

大家仔细想一想,除了用“轻捷”一词外,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现鲁迅先生走路的特点呢?

2.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解读

在这里,作者精心选取了“两三点钟”到“夜里十二点”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以细腻的笔法写出了鲁迅先生热情、和蔼、有耐心的一面。

思考

你认为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一一写出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還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解读

选段中,作者连用三个“坐”,从侧面起笔,说明鲁迅先生是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的,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思考

结合语境,简单分析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

4.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解读

“整整齐齐”“压”等词体现了鲁迅先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从细节处还原和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彰显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态度。

思考

“站”字用得好不好?请结合语境,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链接】

活在人类的心里

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觑,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本来有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讲桌边,用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选自《鲁彦精品选》)

阅读手札

这篇散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选文并没有铺开去写鲁迅的方方面面,而是选择了鲁迅在教室里讲中国小说史这样一个镜头,笔调平和抒情,描写朴素自然,把平凡且伟大的鲁迅的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了。

读有所悟

1.文章第一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传达出哪些方面的信息?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的画线句子。

3.(1)文章第四段对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既突出了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也写出了北大莘莘学子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文章第五、六段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讲课声音及语调、语言进行了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_”这一特点。作者这样写,旨在用___________的写法,表现鲁迅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特点,突出鲁迅所做的工作是___________的伟大工作。

【写作训练】

请以“有多少往事可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写作对象要明确;(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猜你喜欢

萧红鲁迅教室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鲁迅,好可爱一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鲁迅《自嘲》句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