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探讨
2018-03-25乔俊秀
乔俊秀
内蒙古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正文:
公路作为交通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公路建设规模及数量逐渐增加,各种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得到了有效运用。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作为常用的施工技术,有利于公路质量水平的提高。笔者将分别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研究、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要点、提高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对策。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研究
在市政路面建设中沥青路面十分常见,同时也是高等级公路的象征。与一般公路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造价相对较高,但其平整度较高。此外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在沥青路面上行车可降低噪音,确保驾驶的平稳,为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另一方面来看,沥青路面对季节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使道路美观性进一步提高,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常见的破坏类型包括:混凝土裂缝、破碎板、露骨等。长时间使用后沥青混凝土公路极易出现问题,这主要是受路面稳定性与承载力的影响,导致混凝土下沉,据此建筑施工企业应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来进行。经相关调查发现,结构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如若混凝土路面未经养护便投入使用便会影响公路寿命,在这种情况下对公路质量造成影响。
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有效进行,在公路施工中不仅应对施工技术加强管理,还应遵循科学的原则,首先,全面落实公路施工的节约性原则,在确保公路质量前提下使工程施工成本有效降低。另外施工企业还应将先进的施工技术运用其中,对施工方案合理制定,对施工企业的物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科学配置。在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中,还应全面落实国家政策,按政策来执行,以此来实现绿色施工。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复杂性,为施工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且每道施工工序均需有效完善。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工程施工方面管理力度相对薄弱,导致各种漏洞的存在,未有效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将自身利益与工程施工联系起来。此外在工程施工中工程监督力度相对匮乏,不利于施工作业的有效进行。据此施工人员应严格把握每一个施工关卡,对自检制度不断强化,完善奖惩制度,通过这一手段确保工程施工的有效进行。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要点
综上笔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对相关技术要求加以重视,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搅拌技术、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技术、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沥青混凝土碾压成型技术,为工程质量提供重要保障。详情如下:
(一)沥青混凝土混合搅拌技术
沥青作为道路施工常用的材料,在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搅拌技术应用其中,对沥青配合比严格控制,确保相关技术的有效发挥。在混凝土搅拌中,施工人员应按稳定性原则来进行,将混凝土送入热料仓,待充分拌和后方可投入到使用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拌和沥青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按顺利来添加施工材料,例如:沥青料、再生剂。为避免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烧焦,可利用空气介质来进行,以此来缓解污染。
(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技术
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运输车辆进行清理,并将杂物清理干净,为了避免混合料粘黏在车厢内,可将油水混合液适当涂抹在材料上。为了避免沥青混合料在运输中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相关人员可用油布来覆盖。
在卸料中通常会采用拌和机来进行,为了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应对车辆位置适当移动,对摊铺机与沥青混合料堆放位置间距合理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运输中,相关人员应对混合料的质量及温度严格控制,如若卸料后温度与实际标准不符,应立即调整,否则会对混合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
为确保沥青混合料运输环节的有效开展,在路面摊铺前相关人员应对下层严格检查,如若出现污染情况应立即处理,对路面摊铺平整度提供重要保障。在摊铺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对摊铺速度加以控制,确保路面摊铺匀速行驶,避免缺漏的发生,因此在进行路面摊铺过程中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频率,否则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另外,在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还应对纵向接缝严格控制,将摊铺机应用其中,使接缝问题得以解决,确保路面施工的有效开展。
待沥青混合料摊铺工作完成后应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路面压实过程具有一定复杂性,相关人员在压实工作中应保持足够的耐心,根据当地天气与气候来实施工程碾压,确保压路机的有效运行,避免不稳定运行状况的发生,避免在同一个环节过多停留。
(四)沥青混凝土碾压成型技术
在沥青混凝土碾压中,施工人员通常会分段进行,通过这种碾压方式可加强初压、复压及终压各环节的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分段碾压长度控制在30~50m,并对其进行标记,并指导专业人员开展碾压作业,为确保碾压效果与施工标准的一致性,还应按科学流程来进行。
在沥青混凝土碾压过程中,还应对碾压速度加以控制,压路机需保持匀速进行,这也是确保公路质量的关键环节。
三.提高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为确保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的提升,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公路质量管理力度,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严格控制、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加强混凝土公路路面的养护,通过有效对策来保障公路施工质量,详情如下:
(一)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确保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有效进行,施工企业应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对施工图纸内容详细阅读,如若有疑问应立即提出,通过多方讨论来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如若受施工设计图纸的影响无法开展施工,可向有关单位提出,在公路施工前还应做好复测记录工作,通过比较施工图纸来开展施工。
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对沥青混凝土材料与机械加强管理,如若沥青混凝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便会对公路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应按相关标准来检测材料质量与机械运行状况,通过这一手段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在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中工程机械作为重要的组成要素,也是影响公路施工的关键设备,因此施工人应对工程机械精度、性能进行严格判断,如若出现问题应立即维修解决,避免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
(二)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严格控制
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加强控制与管理,在材料拌和中一旦出现离析、糊料等现象需立即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对马歇尔试验频率适当增加,对沥青混合料的流值、稳定度及油石比严格控制,为后续施工的开展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中的集料不能使用亲水性的集料,同时表面也不可以附着一些夹层或者薄膜,因为这样会阻止集料和沥青之间的粘结作用导致松散。橡胶沥青的粗细集料质量须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4.8.2和4.9.2中的标准。其中,粗集料中的破碎面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4.8.7。
(三)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加以完善
为确保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有效开展,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对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加以完善,确保工程施工有据可循。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对监理制度有效健全,使工程监督水平全面提升,通过这种方法对工程施工工期与成本严格控制,确保工程施工按时完成,通过这种手段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
在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公路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应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管理,定期组织培训讲座活动,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更多新型的施工技术与理论知识,使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公路施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避免施工隐患的发生。
为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还应对施工工艺不断优化,这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据此施工人员在公路施工中按相关规定来严格制定。
(五)加强混凝土公路路面的养护
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企业还应对其开展养护管理,这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如若工程竣工后企业未对路面及时开展养护,便会导致裂缝的发生。公路养护投入成本低,且操作简单,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洒水养护来保障路面的湿润,避免水分的蒸发。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在公路养护中应根据环境来选择合理的养护方法,如若施工场地水资源缺乏,便采用其他养护方式,将塑料膜覆盖在公路路面,确保公路养护效果的提高。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创新与发展,人们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建筑施工企业遭受更多的考验。沥青混凝土施工在道路施工中作为一个重点难点,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其加以重视,直面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对施工材料与工程机械严格监测,确保材料的优质以及机械运行状况的良好,对施工技术不断优化,确保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有效开展,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