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农田灌排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8-03-25宋景朋刘均国荣姗姗
宋景朋,刘均国,荣姗姗
(聊城市水利局,山东 聊城 252000)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辖6县1市4区。耕地面积53.33多万公顷,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当地水资源总量为11.8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06 m3,分别为全国和省人均的10%和60%,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1 灌排体系现状
1.1 灌溉现状
1)地表水灌溉。全市引黄河水灌溉主要有位山、彭楼、陶城铺、郭口四处大型引黄灌区,年均引黄水量10.43亿m3,占全部水利工程供水量的55%以上。引河水灌溉主要依靠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卫河等四条骨干河道,灌溉范围主要涉及阳谷县、东昌府区等9个县(市、区),年平均引水1.5亿m3,有效灌溉面积4.13万hm2。引河灌区与引黄灌区交融灌溉用水,当引黄灌区供水困难时,以河水来补充灌溉。
2)地下水灌溉。截至2016年底,全市现有机井114 025眼,最大井灌面积43.06万hm2,全年最多利用机井106 345眼,全年地下水开采量8.135亿m3(其中农业灌溉6.388亿m3)。
3)“灌溉死角”分布情况。目前全市共存在“灌溉死角”782.93 hm2,主要分布在高唐县、莘县、冠县、茌平县等4个县。
1.2 排涝现状
聊城市位于黄泛平原区,有纵贯全市的徒骇河、马颊河和从边境流过的漳卫河等骨干排水河道。近年来,根据排水工程多年的运行情况,先后对各县(市、区)的主要18条排涝河道,采取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和配套建筑物等进行了治理。
1.3 灌排体系建设情况
市、县两级灌排体系已基本完善,但乡、村级沟渠建设还不完善,田间工程比较薄弱。近些年以来主要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其它部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随着工程实施,灌区干支渠工程配套程度较高,支渠以下末级渠道配套率低。
2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1 资金不足,末级渠系建设维护困难
1)国家没有用于田间沟渠治理的专项资金。国家和各级财政水利投资主要用于大型水利项目建设,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也主要用于干支渠的建设,没有专门资金用于乡、村级沟渠及田间沟渠建设,造成末级灌排体系薄弱。
2)受减负政策影响,灌溉水费收取标准偏低且逐年递减。目前聊城市各灌区收取的水费标准都是严格执行按省物价局批准的终端水价,每年再经市减负办审批,收取的水费仅为灌区运行成本的2/3左右。水费中包含基本水费、沉沙池区补助粮、清淤费三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水资源费、粮食价格、人工费价格逐年上涨,而各级减负办从减轻农民负担的角度,对水费收取总量采取每年递减的方式,加大了资金缺口,工程运行维护费用进一步缩减。
3)村级及田间沟渠没有专项维护资金。目前的灌区管理维护费用,只能维持干、支渠道和县级渠道的简单维护管理。灌区水费中包含的清淤费不包括村级及田间等末级沟渠的维护费用,现有末级渠系维护比较困难,淤积严重。
2.2 种植方式不利于灌排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粮食价格上涨,加上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群众的利益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地头沟、田间沟被填平种上了庄稼,造成某些地块灌时引不来水,涝时排不出水。
2.3 引黄条件变化,引黄适时灌溉受影响
2002年以来,受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影响,黄河下游河道河床下切、水位下降,客观上造成了引黄闸引水流量减小,原来的大流量、远距离输水模式难以实现。同时,由于黄河来水不稳,引水时间、引水数量受限制,再加上聊城市的地形条件,很多灌溉渠道需要逆坡送水,用黄河适时水灌溉及黄灌区末端灌溉困难,因此以黄河水补源灌溉为主将成为常态。引黄必引沙,黄河水带来的泥沙留在各级渠道中,而部分末级渠道长时间缺乏治理,渠道淤积严重,也给引水带来了困难。
3 解决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政府应切实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确保落实足额到位,真正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除此之外,各级政府要落实好水利建设基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3.2 做好群众引导工作,提高群众积极性
要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明确“谁受益、谁负担、谁管理”的原则,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一些经济条件和财政状况较好的乡镇、村,可由乡镇财政和村集体出资进行村级沟渠治理,减轻农民负担。为调动村集体及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从乡镇级留存水费或各级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进行村级和田间沟渠治理的村和群众进行奖补。
3.3 搞好灌排沟渠治理,消除灌溉死角
以“2014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为带动,科学部署、集中组织、广泛发动、强化措施,以村级和田间沟渠的治理为重点,将灌排治理结合起来,疏通末级灌排渠系,打通田间“最后一公里”,确保地通沟、沟通渠、渠通河。对于存在“灌溉死角”的县,要求所在县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在三年会战期间基本消除现有“灌溉死角”。
3.4 明确田间沟渠治理重点,优先纳入治理规划
要因地制宜,针对本地区一些常年涝洼,年年治理年年淹的地区,缺少地头沟、地中沟的地块,县、乡政府要高度关注,优先安排。县级水利部门负责指导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乡、村负责根据规划组织实施。
3.5 创新机制,推行应急治理预案模式
根据情况,在田间沟渠治理难度大的村庄、地块推行“预约治理”方式:在每年汛期前由乡、村组织各户共同约定应急治理预案,商定好该地块受灾后开沟、排水方案,工程出劳出资方案和对被占地的农户补偿方案等内容,并签订协议,一旦出现灾情时由乡、村负责组织实施。
3.6 分级负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
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市级工程的维护由市级负责;县级工程由县级负责,并且县负责督导乡镇;乡镇级的由乡镇负责,乡镇负责组织、督导村实施治理工程;村级工程的由村委会负责,各集中地块由村一级协调组织各户。特别要加强乡、村级的组织力度。乡镇政府要明确责任人分包村庄、重点涝洼区;村级要责任到人、到易涝地块。
3.7 加速土地流转,扩大农村耕地集约化规模
在目前农村青壮劳力集中到城市打工的现状下,农村实行土地流转,实行农业种植集约化经营是大势所趋。集约化经营,更易于统筹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投资、建设、管理和维护。
3.8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传统灌溉习惯
聊城市引黄灌区上游地下水丰富,应鼓励多用地下水灌溉,黄河水用于补源,让更多的黄河水输往下游地区,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引导。同时转变群众的传统灌溉习惯,鼓励群众充分利用冬季给河北送水时机,适时进行冬灌,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