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方法研究

2018-03-25边国彬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层数宽度火灾

边国彬

第九师联拓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新疆 额敏县 834601

正文:

引言

现代建筑层数较高,在对人们进行安全疏散时,会耗费许多时间;一旦发生火灾,烟气与火势会迅速向上蔓延,增加安全疏散的难度。高层建筑的人员多,如果疏散通道处理不到位,就可能会在疏散时出现人群拥挤、甚至互相踩踏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加强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工作。

一、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许多建筑中,安全疏散出口数量有限,宽度不足,或者疏散距离比较长,这样必然会增加疏散时间。为了节省成本,一些建筑的安全疏散方式主要是以楼梯与出口为主,这样虽然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却在无形之中增加疏散的安全隐患。不同建筑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不过,楼梯之间通常会贯通地上和地下,并未对其进行明确分割。还有一些疏散指示标志缺失,或者设置不规范[1]。

在一些高层建筑中,楼梯间与走道的面积会被缩减,这样就可以扩大建筑的使用空间,然而会削弱建筑的防排烟和自然通风功能;原本具备消防功能的电梯被设计成普通电梯;在设置竖井和排烟口时,会在消防前室周围摆满竖井,排烟口则布置在前室附近,一旦发生火灾,就意味着疏散口与排烟气流会汇集。设计连通阳台时,没有考虑到其与疏散楼梯间、前室等公共部位的连接问题。

二、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措施

1、延长危险到来的时间

要合理设置防火分区,促进用户顺利撤离到安全地带。建筑层数越高,用户的撤离时间越长,而烟气和火焰的蔓延速度会非常快,因此,这就需要合理设计水平与竖直方向的防火区域,使火灾能够在一定范围得到有效控制,使其不会很快波及到用户。加强对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和消防控制系统的设计。自动灭火系统能够对刚刚发生的火灾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火势进一步扩大。灭火系统包含的种类较多,可根据建筑特征选择相应的灭火系统[2]。

2、缩短疏散开始时间

缩短疏散开始时间,能够有效保证人们充分逃生,减少人员伤亡。要在最短时间内探测到火灾的发生,并在最短时间内通知火灾发生情况,这样就可以为疏散争取最佳时机。要在建筑内设置完善的火灾探测系统,及时探测到火灾。要设置警铃与扬声器,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建筑内所有用户,教授其安全撤离的方法。

3、缩短疏散行动时间

3.1 设计完善的疏散路线

许多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内部走廊较多,这样就会导致用户在紧急疏散时比较盲目,不能立刻识别方向。因此,要合理设计疏散路线,确保安全疏散通道和方向容易被人识别。要设置醒目而容易辨认的疏散指示标志,使建筑内部人员能够清晰可见,按照标志开始撤离[3]。在设计疏散路线时,还要考虑到人们的使用习惯,尽量选择人们熟悉的路线,将路线设计在人们经常使用的地方,加强对楼梯间与疏散出口的合理设置,这样就可以方便人们安全疏散和撤离。

3.2 设计合理的安全出入口

在设计安全出入口时,需要考虑到出数量、宽度等要素,还要保证安全疏散后的出口没有阻碍。首先要加强对安全出口宽度的设计,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后确定总宽度。确保出口的宽度充足,这样就可以减少疏散时间,使人员可以尽快撤离,减少人员伤亡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场所对安全出口的总宽度会有不同的要求,在相关规定中,对于不同场所的疏散总宽度百人指标均有明确规定,体育馆、商场、学校等大型场所的指标均不同。进行高层建筑安全出入口设计时,需结合相关标准和场所的功能进行设计。第二,保证安全出口畅通无阻。安全出口很容易被一些杂物堵住或者直接被锁住,这样就使其很难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增加疏散安全隐患。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常常会在安全出口处放置杂物,或者直接封闭,这样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合理设计安全出入口,既要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设置,还要充满安全意识,最大程度保证出入口畅通无阻。

3.3 设置安全疏散距离

在设置安全疏散距离时,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的房门与最近外部出口或者楼梯间的距离是否合理。为了有效缩短疏散时间,实现人员尽快撤离,就需要对这一距离进行明确设置。要结合建筑的用户密集程度,建筑的疏散能力与建筑房间使用目的设置安全疏散距离。根据场所的不同与用户的区别,在设计安全疏散距离时就要有严格的差异。比如,学校教学楼一旦发生火灾,学生因年纪小,承受能力差,就可能会因惊慌失措而在疏散时出现混乱情况;医院中的病人在面临火灾时就会面临行动不便的问题,需要别人的帮助。总之,在确定安全疏散距离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设置距离,宗旨就是实现人们安全疏散与顺利撤离。

3.4 科学设计避难层

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避难层也是重要的设计内容,多见于高层建筑中。避难层主要是为受灾人员提供临时避难的场所。高层建筑中的人员数量大,在进行安全疏散时会耗费许多时间,随着层数的不断递增,避难层的设置就显得尤为必要。设置避难层时,可适当缩小范围,这样就可以满足安全疏散的需求。如果建筑层数超过100米,就应该设置避难层。首先可设置专用避难层,这一类型避难层是垂直交通设施和核心部位的设备,要采用耐火能力极强的墙对其进行保护,确定人均占用面积满足要求。其次是与设备层相结合的避难层。这种类型的避难层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同样需要耐火能力极强的墙保护,一般会将其在管道和设备中集中设置,并充分满足疏散人员的停留面积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安全疏散,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就要合理加强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一旦发生火灾,就要对人们进行安全疏散,要缩短疏散时间,争取最佳逃离时机,而这则离不开科学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猜你喜欢

层数宽度火灾
填筑层数对土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研究
上海发布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
MoS2薄膜电子性质随层数变化的理论研究
马屁股的宽度
遇火灾怎么办?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栓的关系
住在哪一层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