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县推动生态治水的做法

2018-03-25张彦泉何万刚张海锋

山东水利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水平原县节水

张彦泉,何万刚,张海锋

(平原县水务局,山东 平原 253100)

平原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的中部,境内潘庄引黄总干穿镜而过、水网体系纵横贯通。共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878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54万,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02.36亿元;全县总面积1 047 km2,其中耕地面积6.93万hm2。

1 基本情况

1.1 水资源情况

平原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0.4 mm,多年平均径流深41.4 mm,径流量为4 558.6万m3。年平均黄河分配量9 457万m3,南水北调引入长江水指标1 193万m3,客水水资源总量10 650万m3。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资源总量为14 816万m3,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2 824万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 640万m3。

1.2 水资源特点

平原县水资源极其匮乏,全县人均占有量211 m3,约为全国的1/10,低于全省人均水平;亩均占有量133 m3,占全国的7.4%,占全省的44%。地下水作为平原县重要的供水水源,多年平均供水量超过多年平均总供水量46%,对保障平原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生态治水的理念

2.1 生态治水的特征

1)注重生态,多目标统筹兼顾。生态治水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放到突出位置,在确保防洪除涝安全的前提下,兼顾雨洪资源利用、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环境美化、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休闲游憩等多目标。

2)注重协调,人水环境友好。生态治水遵循人水和谐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人与水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水资源能支撑、水环境能容纳、水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以上,确保人水以及环境协调统一友好共处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注重结合,多措并举系统治理。生态治水从生态学与工程学的途径综合解决水问题,将工程措施、生态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等状况,对水系进行系统治理。

2.2 生态治水思路

平原县紧紧围绕确保水安全的目标,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展”的理念,严格遵循“系统治理、生态优先、人水和谐”的原则,积极构建“水资源保障、防洪抗旱减灾、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和水工程管理”的体系,全面实施水治理机制改革、水价改革、水权制度改革、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3 主要做法

3.1 加快构筑现代水网

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循环通畅、丰枯调剂、余缺互补、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现代水网。新建王凤楼水库、坊子乡刘家阁水库、王凤楼镇水务水库等小型水库,建设内容包括库底清淤、堤防填筑、泵站灌区建设、提水泵站建设等;建设河道闸坝拦蓄工程及扩挖、清淤河渠,拦蓄汛期当地径流及黄河水,加大地表水对地下水补给,涵养地下水,以及改善农业灌溉引水条件,增加灌溉水量。工程内容包括在笃马河、老赵王河等7条河道建设14座水闸,以及河渠清淤土方约1 800万m3等,计划于2017—2020年实施,目前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3.2 加快治理防洪薄弱环节

加快推进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使重点河流防洪标准全部达到20年一遇。

3.3 加快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

着手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推广以管道灌溉为主,以微灌、喷灌为辅,灌排并举的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沿黄地域积极推进渠道衬砌,IC卡控制管道灌溉等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涉及前曹镇、三唐乡、王凤楼镇、王庙镇、张华镇、桃园街道和龙门街道7个镇街,面积1.45万hm2,建设管道灌溉工程以及配套计量设施等。

3.4 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新建龙门水库净水厂,改造城区水厂、张官店水厂和恩城水厂,优化改造输配水主管网255 km,对每个村的村内管网按一户一管标准改造和信息化建设。

3.5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进一步提高城镇生活及企业用水节水水平,严格用水定额管理。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组织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工作。

2)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工程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再生水回用率。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生态景观等要优先使用再生水。

3)通过实施坑塘补源、湿地修复等工程,加大对浅层地下水的补源及修复作用,合理利用浅层地下水,以减少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在有条件地区,实施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逐步抬高地下水位。治理坑塘16座、小型湿地4处,建设人工回灌井20处。

4)适当压减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为种植玉米、棉花、花生等低耗水农作物;在具有条件的地区,实施非农作物替代农作物,改种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生态树种,实现耕地休养生息。

3.6 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

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现代技术为支撑,加快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监控、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处置以及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集自动采集、高效传输、智能处理为一体的水利信息采集网站,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

3.7 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坚持开发保护并重、人水和谐共处,实施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按照工程建设与管理调控两手同时发力的治理思路,重点实施水源置换(主要是通过修建水库、管网配套延伸、非常规水利用等工程,对各类水资源进行统筹调度与优化配置,替代和置换超采区地下水水源)、农业节水、修复补源、压采监控等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进一步涵养水土资源,回复河湖生态功能,改善城乡环境,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4 结语

生态治水是平原县水利全面落实新时期治水方略的具体体现,是统筹解决水问题的必由之路,对于促进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存在供水节水管网体系不完善、水利信息化程度不高、群众生态治水意识不强等不足,平原县生态治水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生态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新时期,应主动从适应经济发展出发、从水利发展大局出发,积极筹建一批新的重大水利工程,持续改善水系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人水平原县节水
坚持节水
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架构
节水公益广告
人水关系学的学科体系及发展布局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果园天敌(续)
人水和谐论及其应用研究总结与展望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平原县大田栽培果树品种调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