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实践

2018-03-25徐莹华

山东水利 2018年4期
关键词:试点县潍坊市水价

仇 强,徐莹华

(潍坊市水利局,山东 潍坊 261061)

自2014年,潍坊市的临朐县和青州市被确定为省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以来,经过2年努力全部完成批复改革任务。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突破和成效,不仅充分调动了村集体、收益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逐步实现了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运行科学、效益显著、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而且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 潍坊市试点基本情况

潍坊市农业人口617万,占总人口的66.7%,耕地面积72.88万hm2,有效灌溉面积51.99万hm2,作物包括粮食、蔬菜、瓜果、花卉、林果、其他经济作物等。年灌溉用水量11.03亿m3,按耕地面积计算,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亩均占有量的1/7,属于资源型缺水为主,工程型、管理型、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

潍坊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种类繁多,且功能多样。长期以来,受客观条件制约,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明确,管护主体、责任、经费不落实等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临朐县和青州市是潍坊市具有典型代表的县(市),包括了山区、丘陵和平原等多种类型。因此,总结两试点县的改革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为营造试点工作良好的政策环境,潍坊市水利局、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的实施意见》,潍坊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潍坊市农田水利管理办法》,办法和意见的出台规范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加快了改革推进的步伐。为督促落实改革任务,该项工作还列入了潍坊市重点改革事项,建立了《潍坊市改革任务台账》,明确了改革任务内容和时间节点,达到了预期效果。

2 试点县工作实践

两试点县在改革探索中,在项目实施方式、资金投入机制、创新运行管护模式以及推进农田水利组织发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1 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制度

当地政府印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公开公示制度》,在小农水项目、抗旱资金项目、移民资金项目等涉农项目,探索建立管理公开公示制度,让群众在项目招标、施工进度、经费支出、监督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的知情权,提升其支持参与水利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在项目村张贴公示书,推选1~2名责任心强、有能力的村民作为农民义务质量监督员,签定监督协议,颁发监督员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督,逐步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监督机制。

2.2 完善项目补助方式

当地政府印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暂行办法》,县水利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项目量化指标评分标准》。在2014年中央财政“五小水利”和2014—2016年农田水利设施维护项目的部分工程内容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方式组织项目实施。在九山镇牛寨村和嵩山管委会沟河村塘坝建设工程中探索“以奖代补”方式完成奖补资金130万元,吸引镇级投资202万元。该项改革调动了村集体和农户自筹资金建设小农水工程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小农水工程建设,形成了更加良性的小农水建设投入机制。

2.3 产权确权和移交

当地政府印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移交方案》,新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由当地水利局、财政局对工程进行登记确权。两试点县已发放产权证书和使用证书6 798份,进一步明晰了工程产权、明确了管护主体,逐步构建了“归属清楚、权责明晰”的农村水利工程权属制度,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2.4 搞活经营权

出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搞活经营权工作方案》,采取农民用水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两种方式。对能够将机井责任到户的工程,由农民用水户自主经营管理,对园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由管理园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做到责权利有机统一,搞活了经营权。

2.5 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的长效机制

青州市结合当地情况,出台了《青州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管护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探索发展了适合市情的改革模式,财政对每眼机井每年给予300元的补助资金,拨至镇街维修资金专用账户,群众自筹资金按每年每眼机井200元一并纳入维修资金专用账户,实行储蓄式管理使用。为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的长效机制,青州市已经拨付3年的维修管护资金到镇街财政所的维修管护资金专户。

2.6 建立政府考核为基本依据的奖惩办法

实行分级考核方式,县级水利部门负责对镇街、镇街负责对辖区内管护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和定期考核。建立了政府考核为基本依据的奖惩办法,县级政府从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管理考核优秀的单位予以奖励。

2.7 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运行维护、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临朐县共成立20处镇街灌溉和用水协会,完善了协会各项管理制度,在辛寨镇灌溉协会、城关街道灌溉协会进行改革试点,在会员村实行协会代管工程和水费的管理模式,形成用水申请、协议化管理、水量核定、水费及费用结算等一系列管理程序,初步构建起灌溉工程使用、管理、维护的运行机制。

2.8 加强乡镇水利站能力建设

通过政府采购为水利站配备相应车辆、办公、仪器等办公设备,提高了水利站的服务能力,同时颁发了加强水利站能力建设项目产权证,提高了乡镇水利站服务装备现代化能力。

3 推进改革的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协会管理制度

在试点县改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协会管理制度,在村级逐步推进协会代管工程和水费的管理模式,形成用水申请、协议化管理、水量核定、水费及费用结算等一系列管理程序,初步构建起灌溉工程使用、管理、维护的运行机制。

3.2 全面加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步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和《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体制为动力,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推行农业灌溉终端水价、计量水价和累进加价制度,逐步建立工程配套、产权明晰、水价合理、计量收费的农业用水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4 结语

潍坊市两个省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运行试点县在完善项目补助方式、落实管护经费和农水合作组织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创新,市级也对改革任务进行了评估,两试点县大胆创新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的全面推广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试点县潍坊市水价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32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公布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制约及推广
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经验与前瞻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潍坊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