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沂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与思考

2018-03-25沈东峰

山东水利 2018年4期
关键词:莒南县沂水县管护

沈东峰,李 珺

(临沂市水利局,山东 临沂 276000)

在2014年和2017年山东省开展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临沂市的莒南县和沂水县作为试点县均取得较好成效,为临沂市全面完成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莒南县有小型水库143座,总库容7 856万m2,总控制流域面积249.4 km2;沂水县有小型水库140座,总库容7 002万m2,总控制流域面积296.4 km2。这些水库虽经多次除险加固,但由于过去管理体制的弊端,绝大多数处于“三无”状态,陷入“加固—出险—再加固”的恶性循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巩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成果,避免因管护缺失反复致险,莒南县、沂水县瞄准“短板”,精准发力,积极探索构建新的小型水库管理体系框架。

1 改革的主要做法

1)确权划界,上好户口,破解“权属不清、责任不明”难题。一是界定工程产权。在充分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分类对待的原则,综合考虑小型水库工程投资构成、历史运行状况、权限隶属关系等情况,确定镇街管理、发包的小型水库产权属镇街人民政府,由村集体管理、发包的小型水库产权属村集体经济组织,彻底澄清了小型水库工程产权模糊不清的问题,为水库工程依法规范管理奠定基础。目前,试点县均完成对区域内小型水库工程的确权划界、登记发证或划界登记工作。二是划定管理范围。对水库管护范围实行“红线、黄线”管理,要求所有小型水库管理范围必须达到大坝坡脚和坝端外30 m、引泄水等建筑物边线以外10 m的最低红线,并做好管护范围内的树木、违章建筑清障工作。三是确定管护主体。明确了各镇街是工程的管护主体,由县水利局负责对水库安全运行进行具体监管。同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分级管护责任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

2)加大投入,建章立制,破解“无人管理、无钱养护”难题。一是充实管护人员。综合考虑各水库实际情况,按照就近、方便和因地、因库制宜的原则,聘用小型水库专职管护人员,负责水库的日常巡查养护。水库专职管理人员的聘用可与承包、租赁主体人员相结合,并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贫困人口。目前,莒南县、沂水县分别选聘专职管护人员224名、160名,解决了水库无专职管护人员的问题。同时,通过邀请水利专家授课、到外地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管护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落实管护经费。将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省、市、县三级财政各承担1/3,资金由县财政统一管理,专项用于工程的管理维护。截至目前,莒南县、沂水县已分别由县财政落实专项管护经费250万元、162万元,用于水库的管理养护和人员基本工资的发放。三是夯实机制保障。制定出台《小型水库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对水型水库的运行管理、防汛安全、工程维护、开发经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改革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因地制宜,创新模式,破解“管理落后、效益低下”难题。一是创新“智能化”巡查模式。试点县均投资建设了小型水库巡查信息平台系统,分别为水库管理员及水利服务中心主任配备了智能手机。管理员按照既定的巡查计划实时传输照片、视频等信息,实现了水库日常管理和巡查信息快捷、便利、现场情况据时传递的效果。二是创新“专业化”养护模式。针对小型水库日常维修项目投资小、零星分散的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维修养护项目以县为单位打捆招标,由中标维修养护单位定期进行高标准维修养护,实行物业化管理、“保姆式”服务。全部小型水库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养护。三是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试点县按照“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将“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适度分离,积极探索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比如,沂水县以圈里乡西相家庄村为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将小型水库的所有权交由乡镇(街道)及村集体行使,再以签订承包使用协议的方式将管理权和经营权交由用水者协会行使。村民只要交足会费即可成为协会会员,会员优先用水并享受9折优惠。用水者协会不仅盘活了集体资产,提高了用水效能,还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4)定期考核,奖惩分明,破解“抓而不硬、管而不实”难题。一是建立考核机制。参照《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绩效考核标准》,采取常规考核与抽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有关镇街从确权划界、责任落实、人员聘用、管理房建设及配套设施配备、管理等多方面开展年度绩效考核。二是开展真督实查。对水库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进行不间断督导,采取包干制、报验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督促所包水库达到验收要求,完成一座,报验一座,并定时通报进展情况。对水库管理员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查,并与工作考核奖惩挂钩。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绩效考核情况纳入镇街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配套建立改革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镇街,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支持,并给予表彰奖励;对改革推进不力的则减少项目资金安排,并予以通报。

2 改革取得的成效

1)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通过改革,水库日常巡查、维修养护、观测记录、险情上报及时,坝体干净整洁、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水库边有管理房,管理房里有张床,工程设施有人管,防汛安全有保障”的目标。

2)群众安全有了新保障。通过对小型水库实行分级管护,并对属地镇街、主管部门、管理单位职责以政府文件形式予以确定,防汛责任得到层层落实,群众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农业发展有了新活力。通过改革,水库改变了过去“水源利用单一、渔业养殖与农业灌溉争水”的局面,走上了“水尽其用、以水养水、人水和谐”的良性轨道。目前,沂水县小型水库蓄水总量较改革前多了近800万m3,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20 hm2,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4)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新路径。在做好日常管护的基础上,注重水库景观打造,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沂水县沂城街道、泉庄等镇将水库改革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相结合,使每座水库都成为一个个靓丽的景点。

3 有关建议

1)以点带面,铺开改革。结合水利系统开展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其它县(区)全面推开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小型水库“三无”管理状态,使供水能力得到增强、综合效益得到提升、防汛安全得到保障。

2)加大投入,保障改革。根据测算,临沂市864座小型水库共需补助资金1 525.5万元,按照目前省、市、县三级财政均摊的模式,各级财政仅需投入508.5万元,总体上投入不多,但效益较大,应继续加大对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补助力度,不断取得“小工程、大作用,小资金、大效益”的良好效果。

3)探索路径,深化改革。借助改革试点,继续探索推进小型水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资产股权改革,让村集体和村民成为小型水库的股东,并根据水库经营情况获得分红收入,真正使小型水库为民谋利,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莒南县沂水县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浅析沂水油顶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
山东省沂水县东土沟钛铁矿矿床成因浅析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多措并举依法履职 不断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