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免疫失败分析及防控措施
2018-03-25孙法良
孙法良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250100)
最近几年鸡传染性鼻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范围几乎涉及到各个省份,老养殖区或养殖密集区域呈流行态势。鼻炎疫苗免疫率每年都在增加,2017年鼻炎疫苗使用剂量都高达9亿剂量,但是免疫失败现象随处可见。现将多例免疫失败原因病例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供养殖朋友们参考,以降低鼻炎的发病,减少鼻炎发病带来的损失。
1 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1.1 与病原本身有关
1.1.1 1962年中国首次报道鸡传染性鼻炎,1987年冯文达在北京地区分离到A型,1993年朱士盛等从青岛地区分离到C型,2003年张培君等在我国辽宁地区分离出B型,从此三个血清型在中国流行。由表1可见,2010年~2017年分离出58株鼻炎菌株,A型10株占17%,B型44株占76%,C型4株占7%,流行优势血清型发生了变化,以B型为主。三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
表1 2010年~2017年齐鲁动保实验室分离鉴定鼻炎血清型
表2 B血清亚型之间交叉保护
1.2 与疫苗本身有关
1.2.1 目前鼻炎疫苗含有血清型主要是A型或A+C型,缺乏本土流行优势血清型B型疫苗,致使含有A型或A+C型疫苗对B型菌株无保护(表3)。
表3 目前A型或A+C型疫苗对B型攻毒保护试验
1.2.2 疫苗中抗原含量不足,保护力不够,疫苗生产中抗原需要高倍浓缩,浓缩到适当含量,此时保护率最高,而且需要兼顾内毒素含量不高,保证保护率的同时要保证应激不大。由表4可见,B型菌株浓缩到5倍,保证抗原含量在50亿CFU/mL时,保护率可达93%。
表4 不同免疫剂量B型血清型免疫攻毒试验
图1
图2
1.2.4 免疫不当,首先是免疫次数不够,蛋鸡只是在70~100日龄免疫1次,只有基础免疫,无加强免疫,保护力低,且维持时间短,其次是注射部位不当,鼻炎油苗选择肌肉注射,应激大、吸收差。
2 防控措施
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贯彻“预防为主,养防并重,防重于治”的原则。
2.1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舒适环境
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良好的通风,避免鸡群过分拥挤,防止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减少各种应激。
2.2 选择高效疫苗
选择含有B型鼻炎疫苗,已达到理想保护效果。
2.3 合理免疫程序
开产前最好2次免疫,首免35~45日龄,二免80~100日龄,这样免疫,鸡群会获得较长免疫保护期。
2.4 治疗措施
鸡群一旦发病,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最好选择水性佐剂鼻炎疫苗紧急免疫,疫苗里加入头孢噻呋钠,这样治疗效果明显,且不易复发。单纯药物治疗易复发,用药治好之后,间隔几天又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