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选:跨国诉讼日本细菌战21年

2018-03-25

新传奇 2018年51期
关键词:王选细菌战跨国

1995年开始,王选放弃了在日本的优厚待遇,执著而坚定地走上了对日诉讼之路。她带领一帮白发苍苍的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在日本法庭上唇枪舌剑。著名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曾说:“如果中国有两个王选,日本就会沉没。”

1987年,王选赴日本留学。

10年后,1997年,她被推选为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

王选没想到,正是这一决定改变了一群人,也彻底改变了她自己一生的命运。

自1995年开始,王选放弃了在日本的优厚待遇,执著而坚定地走上了对日诉讼之路。她带领一帮白发苍苍的细菌战中国受害者,风尘仆仆,频繁往返于中日之间,在日本法庭上唇枪舌剑;她带领一群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辗转于国内各受害地,风餐露宿,为细菌战调查取证……王选似乎永不知疲倦,始终奔波在路上,她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只为还原历史真实,让世界了解真相。

一篇报道改变人生

王选祖籍义乌,出生在上海,下过乡,读过大学,做了8年英语教师,1987年与丈夫一起赴日留学。1995年8月3日,一篇报道打破了她在日本的宁静生活。那是日本《英文时报》上刊登的一则消息:黑龙江哈尔滨召开首届关于侵华日军731部队的国际研讨会,两个日本人在会上报告了他们去浙江义乌崇山村调查731细菌战引起鼠疫流行的情况。

义乌崇山村?鼠疫?王选瞪大眼睛,一下子被吸引。

义乌崇山村,是王选父亲的老家,也是她插队生活多年的地方。1942年的一天,一架日军飞机低低飞过崇山村上空。十几天后,400多名村民痛苦地死去。一支自称防疫部队的日军来到崇山村,把这里变成活体解剖的实验场,王选家包括叔叔在内有8位亲人遇难。王选再也坐不住了。她放弃了留学美国的计划,辞去英语教师的工作,毅然回到中国。

1998年2月16日,王选在细菌战诉讼东京地方法院一审首次开庭。她在庭上说:“1987年,我到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的三重大学和筑波大学学习。这10年里,我切身感受到:在中国大多数人都知道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在日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美国人谢尔顿·H·哈里斯在他的《死亡工厂美国掩盖下的日本细菌战犯罪》一书中特别指出:特殊的谢辞应归于王选女士。她是一名真正的爱国的中国人,她将用自己的全部为日本占领中国期间的暴行受害者的正义事业而战斗。图为2005年7月,二审驳回上诉后,王选严正抗议

王选透露,这么多对日本政府提起的民间诉讼,唯有细菌战诉讼是中国受害者自己首先提出来的,义乌崇山村农民发出了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第一声。早在1994年10月8日,义乌崇山村村民王焕斌、吴利琴、王国强就向日本政府提交“联合诉状”。那年春天,王选从日本回到故乡,她自小熟悉的王焕斌叔叔告知她要为“日军放鼠疫”“烧村”的事,向日本政府索赔,她在日本,必须参与,并让她去日本联系前来崇山村调查的日本和平反战活动家松井英介、森正孝。也正是松井英介、森正孝,在哈尔滨的关于侵华日军731部队国际研讨会上,报告了王焕斌等三村民提交“联合诉状”。1995年8月3日,看到日本《英文时报》的那篇报道后,王选通过报社联系上松井英介、森正孝,和当年日军后代们“命运般地相会”。

王选就这样被“卷”入历史的洪流。

让受害者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跨国细菌战诉讼长达8年,历经40多次庭审。其间很多次,由于种种原因,受害者代表无法出席,王选作为唯一的中国人孤孤单单地站在原告席上,一次次作着法庭陈述,一次次潸然泪下。

1997年8月11日,来自浙江义乌、宁波、东阳、衢州、江山、湖南常德的108位原告,正式向日本地方法院递交诉状。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经过29次开庭,一审作出判决:认定日本细菌战犯罪事实和日本国家责任,但驳回原告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的请求;2005年7月19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经过10次开庭,二审作出的判决和一审几乎如出一辙:驳回原告方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的上诉。

这样的结果,似乎早在王选的预料之中。

早在1998年,为细菌战诉讼出庭作证的日本立教大学文学部教授上田信问王选:“为什么要参与细菌战诉讼?王选的回答让上田信肃然起敬:“打这个官司,并不在于输赢,而是通过这个诉讼,让生活在中国农村的受害者能够了解国际社会,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让他们在诉讼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最重要的。”

正是在王选的引导下,一个又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勇敢地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没有王选,没有跨国诉讼,细菌战不会如此广为人知,而他们也不可能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他们会像很多受害者一样,默默无闻,平淡地活着和死去。

2002年,王选入选当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这是对王选跨国诉讼披荆斩棘、负重前行的最好概括和肯定。

最遗憾的是没能好好陪伴家人

20多年过去了,180位原告大部分已不在人世,健在的也都已步入风烛残年。读者印象中慷慨激昂、终日奔波,似乎浑身有使不完劲的王选今年已66岁,头发花白,走路再也不复当年虎虎生风。她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细菌战跨国诉讼,堆积如山的诉讼材料和调查报告每一页每一字都记录着她的青春芳华。

回顾所来路,王选最感欣慰的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在国内开创了政府部门认定的细菌战受害者医疗救助的先河,和上海王正国创伤医学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在腾讯慈善微信平台上建立了战争遗留‘烂脚病人’救助医疗基金,对烂脚病老人实行医疗救助。这些被烂脚折磨了一辈子的老人,在社会的关爱下,干干净净度过余生。”

王选最遗憾的是,没能好好陪伴家人,对自己不珍惜。王选每次出门,都会背鼓囊囊的包、拖沉甸甸的行李,里面塞得满满的都是和细菌战有关的书籍和资料。2010年,她陪中央电视台记者到日本采访时,“腰猛地一闪,坏了”。她在日本家中躺了一个星期,“杀猪一样痛,上厕所都是爬的”。她撑着一直没有到医院拍片,去年10月大发作,在上海猛然倒下,被救护车送到医院。今年,医生发出警告:“这是七八十岁的腰,你的身体已经让你休息了。”

岁月催人,王选却依然未能停下奔波的脚步。在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完成《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等两个与抗战有关的国家级大项目后,眼下她又带领学生投入《浙江省战时烂脚病调查报告》的整理、编撰。该报告共收录了1000多个烂脚病人的调查表,以及1000多个知情者的口述历史。其中,金华的调查占很大比重,金华烂脚病人占总数一半之多,特别集中于汤溪、白龙桥、长山,这三地均为1942年浙赣会战中发生战事的地区。

记者最后问了两个问题,王选的回答让人辛酸。

“如果没有细菌战跨国诉讼,你会在做什么?”

“我会在美国或英国读博士,现在应该已经拥有博士学位。我一直想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不过,现在太老了。”

“如果没有细菌战跨国诉讼,你会生小孩吗?”

王选沉默了一会儿,坚定地说:“会!”(《金华日报》2018.11.28)

猜你喜欢

王选细菌战跨国
小小班干部
——王选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陈秋梅 跨国共谱抗疫曲
秋瓷炫和于晓光 一场跨国的情遇
王选的示弱
最后一滴雨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
王选不走
揭开侵华日军1855细菌战部队之谜
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胜利及其启示